野釣鯽魚想全面的避開小魚是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的來減少小魚鬧鉤的幾率,本人喜歡野釣,更喜歡野釣鯽魚,這些年也總結了些許減少小魚鬧鉤的經驗,其實這些小方法經常野釣的都知道,我寫出來僅供樓主參考下。在分析白天鯽魚無疑是進食的,夜間鯽魚依然進食。
1、野釣鯽魚怎么避開小魚?
野釣鯽魚想全面的避開小魚是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的來減少小魚鬧鉤的幾率,本人喜歡野釣,更喜歡野釣鯽魚,這些年也總結了些許減少小魚鬧鉤的經驗,其實這些小方法經常野釣的都知道,我寫出來僅供樓主參考下:1、打窩時盡量使用酒米,顆粒一般都是腥味的,容易招小魚,但顆粒在水底融化慢,容易留魚!2、餌料盡量使用本味或者香味的,拉爾做釣的話盡量掛大餌,拉完餌后用手再搓一下。
搓餌也要搓大餌,加快餌料到底的時間,減少小魚吃餌的機會!餌料偏硬要好一些!3、這個是從別的平臺上學來的,就是在鉤子上纏上一層我們日常用的棉棒上的棉球,具體大小可以自己多實驗幾次,在鉤子上纏上棉球后,拉爾做釣,及時有小魚鬧鉤,棉球上也始終存有餌料,錯開小魚口。主抓鯽魚頓口!4、鉤子換大兩個號的,比如正常做釣用三號袖鉤,
2、釣鯽魚怎么避免鰱鳙?
題主的提問讓我想起了和一釣友在釣鯽魚遇到鰱魚鬧窩的經歷。那是在前年,一釣友在百公里外的小型水庫里爆護了一次大板鯽,由于沒過癮,于是約我一同前往再次野釣,酷愛野釣鯽魚的我遂爽快應邀前往,在釣點,釣友用酒泡的麥粒打了窩子后遂迫不及待地用麥粒掛鉤傳統釣。我則是用酒米打了窩子,用“九一八”加“野戰藍鯽”開了一份有一定霧化效果的面餌掛鉤臺釣,
剛開始我頻繁的提竿,在提竿提了近二十竿時中了一尾二斤多的白鰱魚,是魚鉤鉤在魚身上的,隨后好像捅了鰱魚窩一樣,白鰱魚連連上鉤,全是掛在魚身上的。,白鰱魚鬧窩令我煩惱不已,釣友那邊斷斷續續的上鉤著大板鯽,見我這邊鰱魚鬧窩,遂送過來一些酒泡的麥粒餌讓我掛鉤釣鯽魚。我換成麥粒餌后鰱魚倒是不鬧了,但是鯽魚上鉤的頻率較低,
于是我又用用“九一八”加“野戰藍鯽”開了一份狀態較硬的面餌掛鉤施釣,在作釣的過程中減少了揚竿提窩的頻率。在這樣的調整之下,鯽魚開始頻頻上鉤,基本上竿竿中魚,“雙飛”的情況也不少,通過那次的經歷,我總結出在鰱魚密度大的水域臺釣時防止鰱魚鬧窩的三點經驗:一、盡可能的不使用霧化狀態好的面餌,以防止霧化的狀態招誘大量鰱魚入窩;二、使用狀態較硬的面餌施釣,或者用酒泡的麥粒、玉米粒等素餌作釣。
3、釣鯽魚時怎樣避開小麥穗魚鬧窩?
多謝您的邀請,對于釣鯽魚,避開小麥穗魚鬧窩這個為題,確實是個頭疼的事,因為釣鯽魚的餌料對于小麥穗,和小穿釘魚都很有吸引力,而且小麥小麥穗的食譜,比鯽魚的食譜,還要廣,什么都吃,在確定這個前提之后。我們就可以確定,用調換餌料的方式是無法將小麥穗魚避開的。那么我們就分析一下鯽魚和小麥穗的生活習性,鯽魚;不管是冬天冰釣還是春天冰開化之后依然進食,進入夏季食欲依然很好。
秋季依然適合垂釣鯽魚,那么小麥穗呢,冬季食欲不好,也就是低溫下沒有鯽魚覓食能力強。這就確定了冬季基本沒有小麥穗鬧窩,冬季釣鯽魚不用為此事著急。按溫度分析,到了夏秋季水溫高鯽魚沒有小麥穗活躍,此時小麥穗鬧窩厲害,基本無法控制。基本不是調換魚餌可以解決的,在分析白天鯽魚無疑是進食的,夜間鯽魚依然進食。小麥穗魚白天超級活躍,
晚間溫度下降或是其他原因。晚上活躍度大大降低,晚上很少能釣到小麥穗,但是鯽魚晚上很活躍,可能是水溫的原因等等。從上述分析,冬春季釣鯽魚基本不會受到小麥穗影響,只有夏秋兩季受影響嚴重,在下秋兩季影響嚴重的原因應該說水溫高,更適合小麥穗進食,那么我們采用野釣方式,基本可以避免小麥穗過來掃蕩,個人一些看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