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方人,在廣東茂名生活二十年,離開廣東四十多年了。曾回廣東茂名兩次才覺得廣東白話,在一些生活用語上與普通話是有差異的,用普通話的直白表達套用廣東白話,與廣東人交流是有些繞嘴,而且也很難達到廣東白話的意思,我在山東臨沂遇到廣東人,與他們交談時,他們對我說的廣東白話持肯定的態度,就是在相當部分的語音表達上存在點問題。
1、廣東人說話好聽嗎?
其實粵語是傳承自華夏大地最早的官方語言~雅言!早于秦始皇一統中原之前,當時各諸侯王均要上朝面圣周朝天子,天子面前各諸侯語音各異,溝通不便,于是各國約定俗成雅言為當時之官方語言。孔子曾曰:通雅言者,文人學士也,后秦一統天下,平定南夷,在現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設立膠州郡,雅言傳至南粵大地。雅言作為官方語言一直沿用到南宋,后蒙古入主中原,宋朝被滅,中原雅言被徹底胡化,衍生出現時普通話的雛形,但南粵地區依然沿用雅言,被民間保留至今,后來被稱為粵語…因而有“南宋之后沒華夏”一說,
所以,無論是唐詩宋詞或文言文,用粵語朗誦,比用普通話更為壓韻,更具神韻。粵語傳承華夏文明,蘊藏古漢語精髓,應繼續代代相傳,致于好聽與否則見仁見智,現在全國普及普通話,有人說粵語低俗,應要鏟除,這是沒文化的極端表現,我們并不反對推廣普通話,但也不能興此而亡他,把老祖宗的產業盡數丟棄。請記住:粵語傳承自華夏最早之官方語言~~雅言!,
2、普通話要怎么練好,我廣東人,說話老是帶后鼻音,卷舌?
他們在我們這邊與當地人交談時,也遇到了些生活用語的障礙,例如他們到超市買香煙,他們把煙說成鹽,結果被當地人誤解了,只好用手示比劃了一下,本地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實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生活用語,方言就是一個地方的品牌,無須刻意的去模仿他人的表達方式,否則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價值,廣東山東一字之差千里之遙,各自都有自己的魅力。
3、在廣東的外來朋友最接受不了廣東人說的哪句話?
我是老廣州了,這里實話實說:改革開放之前,廣州也有外省人,不過少,也叫外省人撈仔,撈頭,撈婆,撈妹。因為老輩人這樣叫開了,小輩的也跟著叫了,不含任何歧視,凡是說普通話都說撈,外省人被這樣叫他也不覺得歧視,叫他的時候也是很爽快的應一聲,就像一個外號。因為那個年代沒有什么歧視不歧視的,階級兄弟感情也很好,鄰里感情也很好,
改革開放之后大量擁進廣東的外省人,除了自食其力做工廠的,其他基本上是做啄地的,做劏死牛的(這些工種自己腦補),魚龍混雜。這時候“撈”字有了質的改變,老實說開始有歧視意味了,北姑、撈頭都是歧視代名詞,廣州語言真的是博大精深,一句話里多種含義,是一個包容、實在的好地方。你是一個好人,有素質的人,無論你來自何方,就算叫你一聲撈仔,撈妹,也只是一種區分來自何處的昵稱,并沒有任何歧視含義,因為是你的人品讓人無法歧視;如果你人品太差,惡習滿身,廣州人就習慣說撈仔撈妹就這樣,這時候赤裸裸的歧視就出來了,把一個人的缺點歸納到一個群種,在他們眼里這些外來群種就是這種習性,
4、好不容易學會粵語,為啥根本聽不懂廣東當地人說話?
很多人都以為廣東人就說粵語,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其實廣東人以客家話為主,廣東大部分都是說客家話的,但是呢你們說粵語他們也會聽而已,廣東其實有一半的人不會話粵語,不是所有廣東人都會說粵語的,粵語發源地其實在廣西梧州市,廣西人說粵語遠比廣東人多,但是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是廣東人就會說廣東話,其實不是這樣的,廣東會說粵語的人占60%左右,而廣西會說粵語的達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