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正兒八經被官方承認的朝代,洛陽確實是建都最多的朝代。洛陽(1531年)主要建都朝代,洛陽武則天的大周都不算正統王朝,你這來個王莽的新朝,西晉不是在洛陽嗎,無論是從神話英雄傳說的角度,還是從歷史考古斷代的角度,洛陽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之地——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釋道三教的濫觴地。
1、歷史上建都洛陽的朝代的和平時期加起來只有百余年,是為什么?
洛陽是華夏民族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有一千五百年以上建都歷史時間并不短。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晉等幾個朝代都曾在此建都,洛陽被稱作神都,其中后梁(907一923)國祚17年,后唐(923一936)國祚14年,后晉(936一947)國祚12年。在古代洛陽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物產豐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交通也特別便利特別是大運河修通之后水陸和陸路交通特別方便,中央政令容易下傳,物資流通方便,這是洛陽的優勢。和平時期商賈云集城市規模宏大,但是洛陽地區一馬平川難守易攻,在戰亂年代叛軍也容易從水陸和陸路攻擊洛陽,五代時期戰亂不斷后梁朱溫死后子孫無力阻擋后唐李純勖攻擊17年亡國。同樣后唐在契丹鐵蹄下滅亡,后晉亦如此,
2、在中國的四大古都中,古代的洛陽能排第幾?
1、洛陽(1531年)主要建都朝代: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2、西安(1001年)主要建都朝代: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3、北京(919年)主要建都朝代:遼、金、元、明、清4、南京(445年)主要建都朝代: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3、洛陽為什么會成為我國建都時間最久,朝代最多的城市?
最久一說!這個我們要從夏商周三代開始往下算。而這一次中國考古,百年洛陽五都貫洛,五大都城遺址,全部入選,首先要從最早的夏朝開始算。夏商周是一脈相承的,如果這個都沒有的話,那你沒辦法說他最久或者最早,關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有這么一段順口溜:“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而國外勢力為了閹割中國文化,整了一個西洋版,一下子讓中國少了上千年!看看哪里不一樣:西周與東周,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皇朝至此完!洛陽,出河圖洛書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僅是地理上的,更是華夏先民對祖地心理上的認同。無論是從神話英雄傳說的角度,還是從歷史考古斷代的角度,洛陽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之地——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釋道三教的濫觴地,可以說,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對于世界而言,欲探中華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間的古都洛陽,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她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華思想與文化的源頭圣地,可謂中華民族歷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國,也是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
朝代最多一說,這個如果加上清史的話,就是25史,我們現在還沒看過這個清史。所以我們只能依靠以前的二十四史為準則,可以在正史二十四史中,看一下正兒八經被官方承認的朝代,洛陽確實是建都最多的朝代,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西控函谷,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于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