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鄭州的租房市場現在是房東感覺不好租,市場行情遇冷,但租房客覺得房租還是有增無減。鄭州租房市場從2016年之后就一直處于供過于求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一般來說租房市場的房屋一般來自于幾個部分,鄭州這座城市這幾年的基礎建設速度很快,地鐵等線路的開通大大擴大了大家的租房空間就以目前鄭州開通的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為例,最北到劉莊站、最南與城郊線接通后可以直通機場,中間已經出了鄭州五環區域;最西到西四環附近,最東到龍子湖,可以說這樣無疑就讓很多租房客有了更大的租房空間,當市區的租金價格上漲的時候,大家不想承受就直接去三環、甚至四環附近租房就是了,這也是城市交通配套完善后帶來的另一種福音。
1、鄭州的租房市場怎么樣?
感謝邀請,鄭州的租房市場現在是房東感覺不好租,市場行情遇冷,但租房客覺得房租還是有增無減。前一段時間有三個朋友在紫荊山周邊找了一個社區的房子,共三間沒有客廳,一共是3000元的房租,就準備要搬過去,但是現在租的房子還有兩個月到期,托管說要想退租只能交2個月的違約金,并且2個月到期后,也只能等到下一個租客來才會退押金。
其實我朋友現在租的房子就是一個廚房的隔斷,狹長的空間只能放下一張床,還能做飯,房租是800元,現在也是三個人住在一起,其中有一個住的還是簡易的折疊床,因為實在沒有地方可以放下第二張床,朋友的折疊床,白天不占地方,晚上展開就能躺如今在鄭州的一些街頭可以看到很多房東聚集在一起,掛著租房的信息,拎包入住,單間五六百等等,然后簽訂一定的合同,加上物業費、水電費等等單間(不隔斷)也就是七八百的樣子,好小區八九百的水平,價格與往年持平,并未下降。
2、鄭州租房客為什么越來越少?
一、前幾年鄭州城中村改造,“一指沒”力度很大,造成大量城中村房屋集中拆除,原來租住在城中村的人沒房可住,也造成原住民不僅沒房可出租,自己也要租房子住,因此,住房特別緊張,市中心一個兩室的房子,月租金從一千元左右,連續長到兩、三千元。完全是出租方市場,因租房成本增加,工資增長緩慢,也造成大量鄭漂生存不下去而出走他鄉。
加上一部分經營不好的商戶也被淘汰(除了門面房貴,還有他的員工包括他們自己也需要租房住),實際上租房人群的增量在下降,二、近兩年,隨著城中村改造的逐漸完成,大量房子造出來了,原來那些需要租房的拆遷戶,不僅不用租房子了,每家還有好多套房子可以向外出租,房子一時供過于求。逐漸成了承租方市場,但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老房東)不愿意降價,新分的房子的拆遷戶因為出租的是新房,更想要高價,所以處于僵持階段。
3、為什么現在鄭州房子空的多都不好出租出去,已經降價也沒租出去?
鄭州租房市場整體上供過于求的情況從2016年之后就沒有改變過,而且隨著這幾年房產市場快速發展,房屋供應的持續增加無疑加劇了這種趨勢,這也是為何很多朋友都覺得鄭州房子空的不好租出去,哪怕是降價也沒用。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鄭州租房市場從2016年之后就一直處于供過于求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一般來說租房市場的房屋一般來自于幾個部分:安置房、商品房出租和政府牽頭建的公租房、廉租房等,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安置房還是商品房建設方面鄭州從2010年之后就開始加速了,2015年左右達到頂峰。
跟大家分享一組2018年的數據,鄭州2018年房屋實際銷售面積3712.1萬平方米,按照住宅銷售面積一般為房屋銷售70%來計算,也就意味著僅僅2018年鄭州房屋實際銷售就高達2600萬方,按照人均住房面積50平米(這個已經算大了)已經可以滿足52萬左右的人口居住,而2018年鄭州實際人口流入25.5萬,也就是說實際建造比實際需求多了一倍,
如果僅僅計算2010-2018年的房產實際銷售量我們就會發現,基本都是這樣一個規律。在房屋供應遠遠大于實際需求的背景下,那么房子不好租、租金難以上漲基本已經是事實,幾點觀察:第一、雖然鄭州連續多年保持了人口較高速的增長,但是房產銷售速度無疑更高,經過查詢后發現鄭州房產銷售增速連續多年都保持在20%左右,哪怕是在房產投資速度降低的2018年也維持了19.8%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