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是湖北副中心城市,又是湖北自由貿易區之一。宜昌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人口400多萬,2017年GDP達到了3800多億元,位居湖北第三,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在湖北第二,僅次于武漢,在湖北,宜昌處于第二陣營,落后老大哥武漢,和襄陽競爭的水深火熱,是目前湖北發展最好的普通地級市之一。
1、宜昌是二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
在湖北,宜昌處于第二陣營,落后老大哥武漢,和襄陽競爭的水深火熱,是目前湖北發展最好的普通地級市之一。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分界處,東部和荊州市和荊門市相鄰,南與湖南省石門縣相接,西毗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和襄陽市,宜昌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249平方公里,人口400多萬,2017年GDP達到了3800多億元,位居湖北第三,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在湖北第二,僅次于武漢。
2、想在湖北找個城市發展,宜昌和襄陽哪個更好?
關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之間的角逐,襄陽與宜昌已經糾纏了許多年,前些年宜昌的經濟總量更高些,但最近幾年,襄陽市不但實現了反超,并且正在進一步拉開兩者之間的經濟總量的差距。所以,誰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目前形勢已經是比較明朗的了,而你知道,擁有三峽這樣堪稱世界奇跡工程的宜昌市為何會在競爭湖北第二大城市當中遺憾敗北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襄陽市因為哪些優勢條件爆冷贏了宜昌市呢?宜昌與襄陽,這兩座城市的強勢產業是完全不同的。
宜昌多以電力,裝備制造以及旅游產業為自己的支柱產業,而襄陽則是以汽車產業、農產品加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為支柱產業。從兩者的企業來看,大家都各有優勢,綜合實力屬于旗鼓相當的水平,但總的來說,還是襄陽市的產業更加豐富一些,當然,這不是襄陽市超越宜昌市的主要原因。其實,襄陽市之所以能夠險勝宜昌,與它的地形是有很大的關聯的,
與宜昌市不同,襄陽市所管轄的范圍之內幾乎都是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形,也是最適合經濟發展的地形。所以,在湖北省漸有一主二副的苗頭之后,得了不少優勢資源的襄陽市的經濟發展就如施了肥的幼苗一樣,迅速的成長了起來,甚至早早的超越了湖北省曾經公認的第二大經濟強市,還有一點,與宜昌市相比較而言,襄陽市的交通更加發達,交通信息網也更加密集。
所以在這兩點的加持之下,襄陽市竟一舉就超越了宜昌市,奪得了湖北省第二大城市的稱號,除此之外,襄陽市現如今整座城市的規劃科學規范,就是比之武漢都不差。尤其是襄城區,環境更是不一般的好,加之與武漢、宜昌相比,襄陽市的物價也要更低一點,所以在最近幾年當中,襄陽市在湖北省的受歡迎程度比之宜昌市熱度更高。很多外地人也多喜歡到襄陽市買房定居,總而言之,宜昌在湖北的第二大城市爭奪當中輸給了湖北,每一個原因造成的答案都非常現實,
3、襄陽和宜昌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哪個城市發展更有前景呢?
湖北一主兩副的城市格局,就是大武漢一個超級大城市,再加宜昌襄陽兩個大城市。如果比較襄陽和宜昌哪個更有發展前景,我認為毫無疑問,地位更高、區位更好的宜昌遠比襄陽有發展前景,襄陽的前景應該和荊州黃岡差不多,宜昌曾經是省會級城市,作為三峽省籌備辦的省會籌備建省,雖然三峽省沒有建成,但是準省會的經歷還是給宜昌留下不少豐厚的遺產。
三峽集團、葛洲壩集團兩大央企總部都在宜昌,四大銀行三峽分行都是省級分行,擁有獨立的計劃管理權,更重要的是,宜昌已經越來越成為湖北第二大交通樞紐。作為長江翻壩的億噸樞紐,這樣的物流不是襄陽可以幻想的,宜昌海陸空交通并舉,特別是長江航運和機場,都遠勝襄陽,以前,襄陽的優勢是鐵路樞紐,鄭州鐵路局曾經在襄陽設立鐵路分局,因為漢丹線和襄渝線在襄陽交匯,加上現在漢西高鐵和鄭萬高鐵也在襄陽交匯確實有些鐵路樞紐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