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攤經濟秒殺許多深圳白領,是偽命題乍一看,十分勵志,不過仔細想想,卻發現有些不對。像我16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在學校簽了一家深圳這邊的公司(技術人員方面發展的儲備干部),上班后天天開銑床,周六加班,還得倒班到手4000來塊,天天機械的重復著。
這個得以行業為大前提了。像我16年大學畢業來到深圳,在學校簽了一家深圳這邊的公司(技術人員方面發展的儲備干部),上班后天天開銑床,周六加班,還得倒班到手4000來塊,天天機械的重復著,干了3個月,沒進一步的工作安排。后面就果斷換了,在一家旋挖機制造廠做設計,(其實也就是出出圖,小改,畢竟都是成熟的產品)工資也就4000來塊,
2、地攤經濟秒殺深圳白領,大家怎么看?
一、地攤經濟秒殺許多深圳白領,是偽命題乍一看,十分勵志,不過仔細想想,卻發現有些不對。眾所周知,出攤,每天付出的勞動至少是12小時,這和上班的辛苦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我們要分開來算。地攤,每個月總收入,往多了說,20000塊,按照小時單位薪資對比,時薪54元。合到八小時工作制,一個月9800元,而且地攤沒人給交五險一金,那么算上這個,他稅后能拿到的工資是8085元(這還是有公司給交一半的數)。
在深圳,高嗎?刨掉房租,8000元也就在深圳勉強夠活,所以真的不高,因此,問題里說的這個“秒殺”,這個預設的立場,是不成立的。二、地攤經濟風吹不停,靈活就業的確有好處記得上一次大規模宣傳還是在去年上半年,疫情稍許好轉的時候,其目的是促進基礎消費,防止經濟萎縮,后來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后,逐漸消失。所以,為什么現在還要提這個問題,很值得深思——什么情況下,才會把這些拿出來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很顯然,地方財政緊張,提供不了那么多就業崗位,
而地方政府提供不了崗位,就必須給予人民可行的方向,防止集體失業,造成危機。如此一來,這些老生常談才會逐個被擺到臺面上,因此,鼓勵大家搞地攤,為的是靠大量的小規模私人交易,盤活消費經濟。三、地攤經濟保障欠缺,并非長遠之計且不論工作環境、條件、時間等問題,畢竟很多人的工作都不容易,就說一個問題--制度保障問題。
一個真正長遠的工作,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擺地攤,則不一定,要知道,擺地攤可能是違法的,要被城管嚴查。嚴查的后果,可能是你擺攤的家伙事成本還沒收回,就被沒收了,所以,地攤經濟說起來好聽,其實并不一定是一個合法的生意。一個不合法的生意,最大的問題是隨時可能被取締,所以,短期來看,擺攤還行,但并非長遠之計。
3、畢業兩年,在深圳月薪多少才算正常呢?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也是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沒有之一,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在這樣的前提的下,我不明白題主是學什么專業的,但是至少在這樣的城市生活成本自然不低,如果沒有房子,一個月吃喝拉撒睡至少在5000元左右。
根據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深圳市2018年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總體來看,2018年深圳市平均薪資指導價位為6413元/月,以下為行業平均薪資:以下是學歷平均薪資:所以按照題主的意思,如果是本科畢業兩年,依照以上數據,那么平均薪資應該在12000左右為宜,否則生活在這個大城市將會很累,
4、對于在深圳白領工作來說,月薪8000塊是什么水平?
在深圳月薪8000是什么水平,如果要說是什么水平的話首先要看你目前的自身情況了。最重要的一點在深圳是否有房:第一類:有房(無房貸)或無房有公司免費宿舍:那8000的月薪已經可以了,吃,穿應該不愁了,買喜歡東西也不用怎么猶豫第二類:有房(有房貸):每月還完貸款基本就只剩生活費了,但是也差不多,最起碼有屬于自己的家了,前期省著點,還完貸款就好了,而且工資也不會一直是8000第三類:租房:那月薪八千基本不剩什么了,拋去房租,吃喝基本就是月光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