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攻取了襄陽,劉備那一點人馬也不能保全荊州。由于孫權對荊州的攻勢,還有劉備在荊州的經營,使得曹操不得不考慮提前向荊州發動攻勢,以免荊州落入他人之手,在襄陽城下,諸葛亮勸說劉備攻打城池,奪取荊州,遭到了劉備的拒絕,在襄陽城下,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劉琮,奪取荊州,遭到了劉備的拒絕。
1、入屬地就放棄荊州,劉備能打敗魏國嗎?
戰略放棄荊州是否可行?我們今天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的話,確實應該早早放棄荊州。因為荊州是孫劉兩家的戰略沖突點,孫劉兩家就荊州問題是打得不可開交,呂蒙奪三郡、江陵之戰、夷陵之戰等全是圍繞荊州問題展開的,其中的戰損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簡單盤點一下劉備集團在荊州問題上的戰損,地盤方面:整個所占領的荊南四郡加南郡全部丟失,還連帶東三郡丟失。
都說是劉封氣走了孟達,其實孟達降魏更多的是受荊州丟失、關羽陣亡的影響,孟達擔心劉備責怪而投降曹魏,之后又引魏軍前來奪取了東三郡。人才方面:郝普、關羽、關平、潘?、趙累、糜芳、士仁、黃權、馬良、王甫、馮習、張南、傅彤、李朝、陳鳳、文布等文武或戰死、或投降,包括孟達降魏、張飛遇刺都是荊州問題衍生出來的連帶反應。
兵員方面:荊州兵團全軍覆沒;益州精銳損失殆盡,早知道損失如此之巨大,還真不如果斷放棄荊州,不僅保持實力還能賺個大大的人情。何樂而不為呢?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劉備集團會放棄荊州嗎?能放棄荊州嗎?劉備集團的戰略方針是諸葛亮設計的,即先取荊州、再取益州,橫跨荊益,再伺機雙線北伐,一旦放棄荊州,整個戰略部署則被打亂。
雙線變單線,而且還把更多的戰場不確定因素交給孫權這個盟友(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北伐時,表面上是和東吳相互配合,實際上他們由于所屬政權不同、互不統屬而配合得極差)而且大家也不要拿劉邦和劉備相比,二人所處的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同樣的方法,劉邦能成,劉備卻未必能成。劉備所處的時期,士族門閥已經登上歷史舞臺并能左右局勢發展,
曹操為什么能在群雄逐鹿的北方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迎封天子得到了士族階級的支持。曹操為什么同一北方后再難有軍事突破?就是因為曹操開始打壓士族階級,從而導致內部問題不斷,曹操晉公稱王時反對不斷,而曹丕稱帝舉國歡慶?就是因為曹丕頒布的九品中正制給予了士族階層足夠的權益。在那個時期,士族階級的力量是絕對不容小視的,
劉備從發家到做大都離不開士族階級的支持,而且劉備與曹、孫不同的是,劉備沒有一支強而有力的宗親隊伍,所以他更加依賴于士族階級的幫助,尤其是荊州政治派系。荊州政治派系絕對是劉蜀集團的主心骨,他們都是無條件支持劉備和認同劉備,相比之下,益州政治派系和東州政治派系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更需要安定繁榮,他們是堅決反戰的。
在這樣一個政治背景之下,如果劉備放棄了荊州,也就寒了荊州士民的心,荊州政治派系很有可能因此而瓦解,劉備伐吳時,諸葛亮勸不住只存在演義小說中,真實的諸葛亮根本沒勸。當劉備提出伐吳時,除了秦宓和趙云勸諫之外,其他人都沒有表態,是不敢勸還是默認?我覺得很多人不僅是默認,更多支持,甚至還可以說劉備伐吳是迫于荊州政治派系的壓力。
奪回荊州對于劉備而言是戰略主動權的爭奪戰,對于荊州士民來說更是家園爭奪戰,直到后來,荊州政治派系的領頭羊諸葛亮發表放棄荊州的言論,所以其他荊州士民也才沒有其他情緒。畢竟形勢已經不容樂觀,所以,如果劉備入蜀則戰略放棄荊州,將會寒了那些背井離鄉隨劉備入川的荊州士民的心。后果輕則荊州政治派系瓦解、重則內部問題嚴重(不排除兵變的可能),
內部都出問題了,就更別談對外軍事了!說得再通俗易懂點。一個荊州人在荊州有一套房子,然后跟著劉備去到蜀地后,劉備是不是應該給他分配一套房子,不分配的話,誰愿意跟你來??!分配的話是不是又會占掉一個益州人的房子!益州人的人心你又怎么安撫?有人可能會說可以拿荊州填漢中,漢中地大但城區小,完全不如荊州,換作是你,用二線城市的一套房換你一線城市的一套房,你愿意嗎?所以很多事情不要談理念、夢想,就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