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區(花山區、雨山區)人口79.5萬馬鞍山轄三縣三區,花山區常住人口45.4萬人、雨山區34.1萬人、博望區18.6萬人、當涂縣47.6萬人、含山縣39.5萬人、和縣48.6萬人。分縣區來看,和縣常住人口最多,為48.8萬人,其后是當涂縣48萬人、花山區45.8萬人、含山縣39.9萬人、雨山區34.3萬人,博望區常住人口最少,為19.3萬人。
1、馬鞍山的人口有多少?
數據顯示,2019年末馬鞍山全市常住人口236.1萬人,比上年增加2.4萬人,同比增長1.03%,比2010年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已考慮區劃調整因素)增加15.8萬人年均增加1.8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77%。城鎮人口占比近七成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1萬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63.2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1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72.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30.88%。
同2018年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上升0.87個百分點,分縣區來看,和縣常住人口最多,為48.8萬人,其后是當涂縣48萬人、花山區45.8萬人、含山縣39.9萬人、雨山區34.3萬人,博望區常住人口最少,為19.3萬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2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81%;女性116.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19%,
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29。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32.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3.77%;15—64歲人口162.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8.99%;65歲及以上人口40.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7.24%,值得一提的是,與2018年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1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20個百分點,相當于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及以上老人,表明我市人口老齡化程度正持續加深。
2、馬鞍山人多嗎?
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交通和人口兩個因素,2018年末,馬鞍山常住人口為233.7萬人根據安徽省統計局最新數據,2018年末,馬鞍山常住人口為233.7萬人,排在阜陽、合肥、宿州、亳州、六安、安慶、滁州、蕪湖、淮南、蚌埠、宣城之后,位列全省第12位,主城區(花山區、雨山區)人口79.5萬馬鞍山轄三縣三區,花山區常住人口45.4萬人、雨山區34.1萬人、博望區18.6萬人、當涂縣47.6萬人、含山縣39.5萬人、和縣48.6萬人。
3、馬鞍山的房價怎么樣?
關于馬鞍山的房價怎么樣這個問題,我覺得以2016年時間點作為劃分,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2016年之前馬鞍山房價是洼地,確切的說,2016年上半年之前,馬鞍山房價相對周邊南京、蕪湖、合肥一兩萬、兩三萬一平的均價來說應該算是比較低的了。2016年初,秀山新區的均價大約4000多一平;市區的均價大約在5000多一平,
到了年底,馬鞍山房價開始緩慢上升,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馬鞍山2016年的成交均價最高為12月,為5626元/㎡,最低是2月,為4829元/㎡。二、2017年開始馬鞍山房價迅速上漲,2017年,馬鞍山各大樓盤價格開始飛速上漲,均價普遍在7000元/㎡以上,成交均價最高的在7月,為7818.23元/㎡。對比2016年12月的價格,可以發現2017年均價漲了1804.25元/㎡,漲幅為32.1%,上漲速度之快、上漲幅度之大,令人始料未及,
比如深業春天里,16年均價大約5800一平,17年均價達到8000一平;秀山信達城,16年均價5500一平,17年均價8200一平;2017年漲幅最高的是濱江郡,漲幅高達68.1%;其次是凡爾賽公館,漲幅高達55.8%!其中,東方城、信達城、安糧城市廣場、綠地臻城、馬鞍山萬達等5家樓盤漲幅都超過40%!三、2018年有漲有落兩極分化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