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國企重鎮,因此知名國企還是比較多的。此外青島的造船、造車、遠洋產業起步都比較早,而這些企業早期都是國企,因此基于制造業立足的青島有著眾多的國企,而且很多都是業內龍頭,北京上海深圳回青島的,隨便幾年經驗,拿到的薪資就可以秒殺在青島干了十幾年的。
1、青島市有哪些比較知名的國企?
青島是國企重鎮,因此知名國企還是比較多的。已經品牌化的國企:海信、雙星、澳柯瑪、青島啤酒、青島港、青食等,非品牌化地方國企:國信集團、青島鋼鐵、海潤集團、華電集團、頤中集團、青島紡織集團、青島旅游集團、華通集團、青島國投、青島機場、青島交運、青島城建、青島地鐵等。集團化區域總公司有:中國中車(中車四方)、中國遠洋(青島遠洋)、中船重工(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集集團(青島集裝)、中國海運(青島)、中國一汽(青島)、中國重汽(青島)、華潤置地(青島)等,
其他普遍性企業(各大城市都有):中糧、中鐵、中石油、中石化、新華書店等。青島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品牌之都稱號的城市,當時有五朵金花之稱的海爾、海信、澳柯瑪、雙星、青啤,這當中除了海爾全都是國企,而且海爾也是當初國企改制轉型而來,其前身是青島冰箱廠,一般來說走品牌化路線的都是民企,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扎堆,其民企占比至少8成。
所以像這種情況在國內是比較罕見的,因為青島實施計劃單列以來,沿海絕大多數城市民營企業還沒有起步,更沒有品牌化之說,因此以制造業為主,產品多為貼近生活的家電、服裝、飲品,故而早早就奠定了品牌化地位,此外青島的造船、造車、遠洋產業起步都比較早,而這些企業早期都是國企,因此基于制造業立足的青島有著眾多的國企,而且很多都是業內龍頭。
糾錯:很多人說青島銀行、利群集團都是國企,其實不是,青島銀行在股權變動之前,大股東是香港結算中心,二股東是意大利最大銀行圣保羅銀行,三股東是羅斯柴爾德金融控股集團。而現在青銀幾大股東都是青島當地企業,大股東海爾、二股東國信、三股東即發,全都是土生土長的青島本土企業,一家銀行光是私企和個人持股比例就累計超過了85%,毫無疑問跟國企是不搭邊的,
道師先問一句:啥叫“待遇比較好”?有的人覺得月入8000就叫比較好,而有的人覺得月入20000都不算好,還有的人覺得月入5000但是考勤不嚴格按時上下班就是“待遇非常好了”!青島的狀態其實很簡單!1、總部在青島的大公司也就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雙星軟控特銳德東軟載波這些了通常職級越高待遇就越高,而且升職機會較多,但是一般都比較勞累。
996或者886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里有娃需要陪的、有二胎的不建議考慮!個人娛樂不考慮就是要錢多的,建議考慮以上公司!2、大企業在青島有巨大基地的,比如南車四方、歌爾聲學這些,雖然不是總部,但是都有較大的中心,可以考慮,但是工作壓力也不?。?、國企大公司在青島的分部,比如銀行、證券、移動聯通這些,你進的去嗎?4、外企在青島的分公司,沒幾個好的吧,關鍵是職位天花板在那擺著,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了!5、各種創業公司,制度朝令夕改的、天天喊變革、求穩定的不適合,敢闖的可以試試,
最終就一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公司很少,基本都很累,很多都是像狗一樣累,而且人到中年后,除了幾個總部在青島的公司,也沒得公司去了。而北京上海深圳回青島的,隨便幾年經驗,拿到的薪資就可以秒殺在青島干了十幾年的,這就是事實,當然,還是建議先去大公司吧,畢竟以后實在熬不住了,跳槽可以去民營中小公司,可以干個管理層!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