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建在海邊或者大河邊,這樣大的水源就很容易獲得,而且對周圍的影響也較小,如果不在水源邊上,核電站(其他熱電站也一樣),需要建巨大的冷卻塔來提供冷卻,這又是一筆投入。核電站的建設那可是國家行為,并不是誰想建就可以建的了的事情,縱觀全球核電站的建設多在沿海地區,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萬一。
1、核電站為什么選擇建在大連?
因為大連有海。1、正常工作下,核電站和其他熱能電站一樣,需要一個冷卻用的最終熱阱,學過基本的熱力學知識都大概知道,熱力循環做工必須有一個熱源一個熱阱(冷源),在熱量從熱源傳到熱阱的過程中,其中一部分能夠被拿來做功變成機械能,然后是電能。核電站大概這個轉換效率是33%,這就意味著大約有2/3的熱量是要釋放到環境中的,這個量很大,因此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水”來進行冷卻,
核電站建在海邊或者大河邊,這樣大的水源就很容易獲得,而且對周圍的影響也較小,如果不在水源邊上,核電站(其他熱電站也一樣),需要建巨大的冷卻塔來提供冷卻,這又是一筆投入。2、事故下如果在水源邊上,可以提供應急冷卻水一般來說電站設計的時候就非常充分地考慮了相應的安全設計,但是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如果廠內應急設施水源不夠用的時候,如果附近有冷去水,那當然更安全,比如福島核事故中,就使用了海水注入,來保證堆芯的淹沒和冷卻,
2、南陽的核電站建設怎樣啦?
核電站的建設那可是國家行為,并不是誰想建就可以建的了的事情。主要是涉及到安全問題,最大的核事故就是地處前蘇聯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幾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至今那里方圓幾十公里仍然是空無一人的地方。南陽在十幾年前,當時的地方領導為了發展經濟,解決當地電力供應不足問題,確實很積極,向上級審請核電站的建設、投資項目。
并且地方政府的前期準備工作也已經展開,征收土地,三通一平等土建工作已經展開,大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國家批文一到,名正言順就可以舉行開工典禮儀式。孰不知天不隨人愿,日本強烈的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將福島核電站給全部震壞、沖刷損毀掉,遠在萬里之遙地處中國腹地的南陽核電建設項目,尚未得到上級的審批就戛然而止,胎死腹中。
南陽地處南襄盆地中央,人口超千萬,并且勤勞智慧,這里氣侯四季分明,處于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線上,土地肥沃,絕大部分是平原,農民精耕細作,自古以來就是國家的糧倉。尤其是小麥產量占全國的百分之二點四上下,這絕對是在全國幾百個地級市中絕無僅有的,南陽還是南水北調中線的水源地,一渠清水直達京、津、冀干旱缺水地區,解決了北方人們的用水困難問題。
南陽核電項目的終止,絕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縱觀全球核電站的建設多在沿海地區,目的就是為了預防萬一。靠地方領導拍腦袋,心血來潮,終究還是受個人政績所驅使,缺乏長遠的謀劃,不是題主昨天提出這個問題,南陽核電站的建設早已被人們忘記了,以上所談內容,本博既不是掌握內情的人,也僅僅是通過本地媒介報導,所了解到的一些公開報導出來的消息,若有出入,還是以官方發布的消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