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將來的發展上還是會重視農業,發展食品工業,繼續成為我國的糧倉、廚房。河南如何從現在的農業大省轉化為農業強省,學校源自1902年創辦的河南大學堂,先后經歷了河南高等學堂、河南高等學校、河南公立農業專門學校、國立第五中山大學農科、河南大學農學院等辦學階段。
1、河南農業大省以后怎么發展?
感謝邀請,其實河南以后發展早在十幾年前就確定了思路,那就是建設中原城市群,隨后也是不斷調整規劃。先說河南的農業河南作為我國糧食產量第二的省份,農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劃定的耕地紅線是18億畝,而河南則要在2020年達到1.2億畝的紅線,現在河南也是我國第二大食品工業省份,2017年食品收入一萬多億。
所以河南在將來的發展上還是會重視農業,發展食品工業,繼續成為我國的糧倉、廚房,再說河南工業的發展富士康在2008年入駐鄭州對河南而言是承接工業轉型的一個標志,簡單的來說就是河南現在是以制造業、重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也是為了讓更多人就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河南就要引進一些金融、科技、高新技術這樣企業,提升第三產業比重,
在2018年河南第三產業貢獻率也超過50%,所以河南以后就是引進更加有活力的工業企業。最后說河南城市發展的總體布局中原城市群就是一個整體的框架,包括著鄭州大都市區以及之下的鄭汴一體化和鄭許一體化,像將洛陽設為副中心城市,鄭州南站建在港區東南也可以看做是服務于城市群的,在發展上,先是鄭州建設大都市區,再是用城際交通連接核心的九大城市,最后就是向外進行輻射。
所以河南在以后的發展中還有繼續增大增強中原城市群,這也納入到了十三五的規劃中,總之,現在的河南就像是幾年前的沿海發達省內,雖然是農業大省,但同時也是工業大省、人口大省,所以在以后的發展中還是會守住農業,發展工業,解決一億人的富裕問題。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2、河南如何從現在的農業大省(劣勢)轉化為農業強省?
河南如何從現在的農業大省轉化為農業強省?河南是農業大省,作為河南人,我深有體會,但是大而不強也是不爭的事實,河南要想擺脫這種大而不強的現狀,我覺得還是要向我們的鄰居山東省學習一下,要說農業強省,山東省實至名歸要說農業的發展,河南起步絕對比山東早,起點也不比山東低以我們河南周口為例,我們這里有全國最大的國營農場-黃泛區農場素有“中原明珠”的河南省黃泛區農場,是1951年1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創建的,直屬于中央農業部農墾處,可見河南農業的起步之高農場位于豫東平原,地跨周口市西華縣、扶溝縣(全國最早的規模化農業大棚素菜種植基地)兩縣,地勢平坦,非常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種植八十年代的時候,農場都是飛機打農藥了,黃泛區農場有自己的機場,還有十幾架農用飛機,大型的機械設備更是不計其數,糧食生產在80年代的時候已經全部機械化了,那個年代全國小麥1/8的產量都來至這里農場最鼎盛時期,擁有多個全國第一的稱號,全國最大的糧倉,全國最大的蘋果種植基地,全國最大的冷庫群,而發展到今天,農場的輝煌早已不在八十年代時,開著卡車走2小時都走不出去的蘋果園,早已砍伐殆盡,原因就是隔壁山東從日本引進了富士蘋果,無論是口感和產量都優于我們這里農場種植的紅星蘋果和金帥蘋果,面對山東蘋果的崛起,河南選擇了放棄蘋果種植,而不是去選擇更加優良的品種來改良當年我們這里種植的紅星蘋果,有點像現在的花牛蘋果,成熟的時候特別的香,當時因為不耐長途運輸,不耐儲存,成熟后短時間內就要吃掉,要不很容易壞掉,就因為這一缺點,完敗了當時山東富士蘋果目前河南黃泛區的果園規模已經大不如從前了,果樹種類也少了,只有桃子和梨還算成規模,但是不注重品牌推廣,即使桃子和梨口感和品相都很好,在國內知名度也不高。
以上就是河南果樹種植大而不強的一個縮影,即使果樹種植的歷史非常悠久,但一直固步不前,原地踏步,不注重果樹品種的改良和品牌推廣,幾十年如一日,相比后起的山東,“山東富士”“山東大櫻桃”已經成了人家水果的一張名片了,除了果樹種植,河南省的蔬菜種植也要向山東鄰居學習學習了要說蔬菜種植,河南的起步絕對是早于山東省的,因為80年代的時候,我們黃泛區農場扶溝縣區部就開始在中央農業專家的指導下開始規模化種植了因為距離農場近,我們這里的農民也都跟著農場搞農業蔬菜大棚,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村里很多家都搞蔬菜大棚種植,我家里每年也種很多菜,那個時候,每到蔬菜成熟的季節,全國各地的大卡車來我們這里收蔬菜,村里最寬的一條路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大卡車,那場景至今記憶猶新!我們一個村子蔬菜種植就這種規模了,當時的農場和扶溝縣的蔬菜種植規模可想是多么的輝煌而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呢?很多村子已經不再有農民搞蔬菜大棚種植了,我們村也早已沒人種菜了,農場也放棄了搞蔬菜大棚,都是種一些便于管理的應季蔬菜,只有扶溝縣還有不少村民在繼續種植蔬菜大棚,但是和二十年前的規模沒多大差別,甚至大棚都和二十年前的一樣,還是那種塑料薄膜大棚,而此時的山東壽光早已是現代化的日光玻璃棚了,差距已經是越來越大了,而山東壽光的蔬菜已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了這些年,很多河南的菜農都跑到山東壽光去種蔬菜了,我們村也有幾戶人家現在在壽光種菜,壽光蔬菜有了規模加上政府的扶持和注重品牌推廣,當蔬菜有了品牌效應后,不僅能賣的上好價格,慕名而來的蔬菜收購商也多,有了收購商就不愁蔬菜滯銷,這就解決了農民種菜的后顧之憂而當前河南的蔬菜種植還停留在一家一戶的小農種植層面上,分散的種植無法集中起來,無法達到產業集群效應,這就是現在河南蔬菜種植無法做強做優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