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經濟整體上還算可以的,在當年的陣痛之下,還沒有完全倒下、還能做成今天的模樣,已經是很不錯了;6、黃石著名的大型企業有。湖北黃石是1951年建市的,是湖北省武漢市以外的第二個省轄市,現在的十幾個地級市、直管市當時還都是地區行署和分管的縣,湖北建市最早的另外一個地級市是十堰市;黃石是因為境內有鐵礦、有銅礦,有鋼鐵廠、冶煉廠,還有水泥、煤礦;十堰是中國的第二家特大型汽車制造廠二汽落戶這個山區地界了;2、計劃經濟年代,黃石、十堰這樣的因廠建市的地方自然沒得說的,都是國家統購統銷的,都是央企、國企、特大企業的,那時叫部屬企業,黃石有四、五家,央企十幾家,礦山、鋼廠、冶煉廠、水泥廠、建材廠、礦建公司、井巷公司、地質探礦隊遍地都是,黃石的經濟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在省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在湖北是有名的黃老二了,牛氣得很的,黃石的底蘊甚至比相鄰的省會城市南昌、合肥、長沙都要厚實的,更別說湖北省內的其他農村地區了;3、然而,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大浪淘沙呀。
1、黃石的龍港鎮怎么樣?
外地人進龍港第一印象就是堵,從下街堵到辛田,一年內不堵的天數基本沒有,陽新縣曾經下過一個工作組專門給龍港治堵,好了幾天,工作組一走堵得更厲害,當然辦法也想了錢也花了,搬了車站到下街,洋港公交一半走官莊,辛田建商貿城,各種分流還是堵。這是癌癥晚期了,除非重修一條過境國道其它辦法基本沒治,第二就是極其排外,外地人想在龍港發展基本沒有不被欺負的,一個龍港街各種大哥名號估計比北上廣加起來還多。
第三就是兩大姓問題,龍港之爭在于兩大姓之爭,肖劉之爭是歷屆老大難問題,其它雜姓必須選邊站,不選邊肖劉一起欺負你,最后就是窮,鐘山上現在還有讀不上書住危房的特級貧困戶,整個龍港基本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去了,整個龍港沒有經濟實體,養不活龍港本地年輕人,顯出一股死氣。要治好也不難,衛生院后修條路到高速口,河東走官莊修條路到高速口,
2、湖北黃石的未來發展前景怎么樣?
資源挖出財富,大冶枯竭了。同時,黃石依賴于此的大型冶金廠礦大幅萎縮,制造行業曾經的大量中型國企,因錯失改制良機,也幾乎倒閉殆盡,那么,現在,黃石有什么優勢呢?地理區位,離武漢近,一直被吸血。吸血不只是大企業總部搬去武漢,還會造成本土中小企業難以成長,比如,黃石各單位的網絡信息工程多被武漢公司承接,大樹底下難長草,
武漢要沖新一線,一時半會沒有機遇外溢,還將不斷地吸納周邊。政策層面,省府著眼全局均衡發展,重點支持一主兩副,黃石也得不到特別的項目扶持和政策傾斜。所以,靠客觀條件,短期內黃石發展成大城市不太可能,既然,黃石失去了曾經的優勢,又缺乏額外的扶持,奚落和埋怨沒有用。未來,只有跟其他城市展開同質化競爭,套路無非是:對內不斷優化城市軟硬環境,對外大力招商引資,
同質化競爭關鍵在人,超越要靠全市上下的倍加努力。當然,首先是干部素質和干勁,市級領導只能看水果湖的安排,相信他們吧,如果全市各級各單位重視人才,機制有活力,干群比別的市更積極進取一些,黃石GDP還是有望前追幾名的。其實,覺得黃石目前的發展勢頭還算可以,黃金山開發思路清晰,電子產業異軍突起,日漸成勢;城市建設,奧體中心等幾園幾中心,建筑氣勢不凡,變化一年一個樣。
市區南拓北接,街道跟大冶城區連成片了,若加上花湖,咱們生活的這個城市(叫黃石或大冶),街巷相連的聚居人口或超100萬,從衛星夜光圖看,黃石比襄陽小不了多少,卻比宜昌城區大。黃石GDP增長速度每年還是略高全國平均,總量雖不大,人均并不低,說明自身在不斷發展進步,所以,不必悲觀和責難,要團結不要分裂,忘掉黃老二,重新打精神。
3、湖北黃石經濟到底什么樣?著名的大型企業有哪些?
1、湖北黃石是1951年建市的,是湖北省武漢市以外的第二個省轄市,現在的十幾個地級市、直管市當時還都是地區行署和分管的縣,湖北建市最早的另外一個地級市是十堰市;黃石是因為境內有鐵礦、有銅礦,有鋼鐵廠、冶煉廠,還有水泥、煤礦;十堰是中國的第二家特大型汽車制造廠二汽落戶這個山區地界了;2、計劃經濟年代,黃石、十堰這樣的因廠建市的地方自然沒得說的,都是國家統購統銷的,都是央企、國企、特大企業的,那時叫部屬企業,黃石有四、五家,央企十幾家,礦山、鋼廠、冶煉廠、水泥廠、建材廠、礦建公司、井巷公司、地質探礦隊遍地都是,黃石的經濟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在省內都是數一數二的,在湖北是有名的黃老二了,牛氣得很的,黃石的底蘊甚至比相鄰的省會城市南昌、合肥、長沙都要厚實的,更別說湖北省內的其他農村地區了;3、然而,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大浪淘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