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約1億人口,高考人數是山東的兩倍,是江蘇的三倍,但河南卻只有一所211大學,所以請珍惜坐在你身邊的每一位河南朋友,他們都是翻越千山萬水才能來到你的身旁。在古代,河南是中原地區的核心區之一,也是歷代中原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的變動在歷代不是很劇烈、頻發,所以,河南人口的遷出,多隨著朝代的更替、政治中心的轉移而發生。
1、現在的河南是怎樣的一個狀態?
施一公教授老家是河南的。提到河南他是這樣說的:河南之于全國就像中國之于世界,他給了河南一個粗略的定位。隨著中部崛起戰略的展開和實施,上升期的河南,仍處在大而不強的尷尬境地,雖然經濟總量全國第五,但全國最低工資的頭銜也讓河南人汗顏,更讓大多數河南人感受不到發展帶來的雨露甘霖。我們甚至懷疑,亮眼的數據是不是某些人吹出的肥皂泡,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河產業發展不充分,科技含量不高,利潤率的特點,最主要的是地區發展的不均衡。其他各地相較于鄭州,就像河南相較于東部強省,舉全省之力發展的鄭州,財政收入是其后面十地市的總和。下面各縣更是面對動則上百億外債壓力,機構幾乎不能運轉,還談何發展?即便如此,身為河南人仍會思河南,憂河南,關注河南的發展,并對河南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河南也會乘中部崛起的東風順勢啟航。河南會利用自己中原腹地的區位優勢,交通樞紐的有利地位成為全國商品集散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讓河南直通歐洲,航空港的建設更是拉進了河南和世界的距離,河南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隨著東,中,西部產業轉移和對接,有可能讓河南成為中國工廠。但河南農業大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定位也會對河南第二產業的發展受到土地資源瓶頸的制約,
所以河南的出路在第三產業,而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強大正是取決于第三產業的比重。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這些年,河南不斷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就在于夯實基礎教育,做強高等教育,以期扭轉河南教育薄弱的局面,2018年,河南兩所高校入選國家“雙一流”項目建設,2019年河南率先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有河南各級政府的領導,有河南億萬人民的努力及對河南的熱愛和眷戀,對河南的不離不棄,河南終將迎來她發展春天,恢復其應有的歷史榮光!,
2、河南平頂山現在發展怎么樣?
平頂山20年前在省里面還是很有錢的!像神馬集團!姚孟電廠!大大小小多少的煤礦!寶豐酒!等等!聽說在河南好車平頂山先有!但隨著新能源的出現!加上煤資源的減少!現在平頂山經濟在走下坡路!而且人才人員流失嚴重!我聽說在鄭州落戶上學的數平頂山的最多,這些都是讓我們平頂山落后的原因。但這兩年平頂山重視環境!一直在綠化!在轉型!希望平頂山多點思路!吸引在外地發展的游子回鄉創業!多提供就業崗位,多發展新興產業!或者提倡傳統文化重視文化保護!發展旅游!等等!像馬街書會!趙莊魔術之鄉都可以利用起來!但我們發現這么多好資源卻沒有好好利用!不知道平頂山以前的錢都用到那了?如果我們平頂山要出一位像前段時間退休的太原市長那么有魄力的有眼光的領導絕對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個人見解還望見諒?,
3、去過河南的朋友,說一說在河南的感受如何?
有人說如果把中國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國的美國,廣東是中國的歐洲,東北是中國的俄羅斯,而河南是中國的中國,雖然是開玩笑的比喻但似乎也有幾分道理呢!曾在河南工作生活了兩年多,河南給我的感覺非常不錯,這里的人很真誠實在友善,樂于助人!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位于中國中部,東接安徽、山東,北接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1億,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