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籍貫是五原,五原在漢朝也是郡,但是五原對應的地名再今天的鄂爾多斯,而呂布出生的縣是在今天的陜北榆林下屬的綏德。漢朝的郡和國是同級,都是相當于今天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級別,如果下水道井蓋都換成這種沒有回收價值的,可以從根源上杜絕偷井蓋的現象。
1、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棗莊蘭陵王的“梗”是怎么來的?
石家莊趙子龍,駐馬店袁紹對應的不應該是棗莊王高長恭,而應該是棗莊諸葛亮,或者棗莊王朗吧,亳州曹操,北京張翼德,杭州孫堅,綏德呂布,只有劉備的老家到現在還是叫涿州,沒有變化。不過石家莊在漢末的時候,還是叫常山,駐馬店還叫汝南,棗莊還叫瑯琊,而且,這些名字和古代的名字不一定能完全對應的上,因為行政區劃不僅是經常改名字,更是經常回調整轄區范圍。
比如曹操的老家是譙,但是譙原本是縣,屬于沛國管轄,所以曹操當時自稱一般都是沛國樵人,就是這個意思,曹操稱魏王以后,才又調整了行政區劃,單獨設置了譙郡。比如后來的桓溫,就是譙國龍亢人,漢朝的郡和國是同級,都是相當于今天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級別。比如張翼德自稱燕人,就是因為燕在漢朝也是封建王國,劉備后來曾任平原相,三國演義給弄成了縣令,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平原也是封建王國,平原相等于是廳局級干部,不是縣處級。
郡縣制所說的郡,在漢朝是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單位,也就是今天的省的級別,雖然當時已經有了刺史部,也就是州,但是這個屬于監察區,不屬于常設的行政區劃單位。所以,趙云自稱常山趙子龍,也就是說我是河北人的意思,汝南袁紹也就是今天說的河南袁紹,當然,因為歷史上的行政區劃調整非常頻繁,所以原來的很多情況就變了。比如曹操的檔案和身份證上肯定要寫籍貫是沛國譙人,但是沛縣現在隸屬于江蘇徐州,而譙縣已經是隸屬于天的安徽亳州了,
所以,曹操等于從江蘇徐州人,變成了今天的安徽亳州人。與此類似的還有呂布,呂布的籍貫是五原,五原在漢朝也是郡,但是五原對應的地名再今天的鄂爾多斯,而呂布出生的縣是在今天的陜北榆林下屬的綏德。也就是說,在漢朝的時候,呂布還是個內蒙人,但是今天就是陜西人了,此外,籍貫這個標準寫法實際上從古至今一直都沒有變化,也就是精確到一級行政區下面的縣。
比如曹操的檔案上在漢朝要寫沛國樵人,而在今天就要寫安徽亳州,諸葛亮的籍貫也是要寫山東棗莊,潁川司馬懿當時的檔案要寫河內溫縣,而今天要寫河南焦作。當然,劉備有些變化,他原本是燕國涿縣人,也就是北京人,雖然說是河北郊區,那也是北京戶口,子女在北京參加高考的。現在就不行了,成了河北人,進北京也要辦進京證的,子女就只能在河北參加高考了,
2、一條馬路85%井蓋被偷,怎么現在還有偷井蓋的?
近年來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人們都以為小偷即將失業,想不到這些人還是陰魂不散。事情經過6月5日,西安灞橋區環衛工發現柳亭路的下水道井蓋85%不翼而飛,工人將井蓋重新安好,結果第2天又丟了好一些,環衛工人不得不吐槽,安裝蓋子的速度還沒有小偷快。看法1、鑄鐵井蓋易被盜,鑄鐵的出售價格大概在每噸1500~2000元之間。
從圖片看,該型號井蓋為球墨鑄鐵長方形井蓋,每個重量在8-10公斤左右,偷100多個就能賣上千元,熟練的話,每天可以偷好多個…2、大量偷盜極易破案,一般偷個把井蓋的,因為不容易發現丟失難以破案,像西安這次一口氣丟那么多個,沿途有眾多的攝像頭,必然很快就能發現竊賊蹤跡。3、偷井蓋應當以危害公眾安全罪起訴,
小小的井蓋,雖不起眼,但是每天因為下水道井蓋丟失,造成的人員傷亡為數不少。如果僅僅以單個井蓋的價值來定罪,很可能小偷連刑事責任都不用負,4、加快新型復合材料井蓋推廣,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復合樹脂等新型材料制作的下水道井蓋,強度超過鑄鐵井蓋,結實耐用,而且沒有回收價值,如果下水道井蓋都換成這種沒有回收價值的,可以從根源上杜絕偷井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