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繼續留在信陽,其實答案很簡答,因為和信陽熟了,和信陽人熟了,有了自己工作的圈子,習慣了信陽懶散的生活方式,會吃會玩,工資夠花,所以即使有不如意的地方,也很難割舍下信陽,再去陌生的天地去闖蕩了,而且信陽環境好,簡單一句我在信陽住慣了,我想這是大多數留在信陽的人留下的原因。
1、信陽這個城市發展的怎么樣?
信陽這個城市按說是優勢極大、潛力巨大,但是并沒有發展我心目中的高位。地處鄭州、武漢、合肥三大省會城市中間位置,區位何其明顯,何其優越,卻沒有給當地帶來多大成就感。雖然獲得過中國宜居城市榮譽,可是經濟發展相當緩慢,信陽處于豫皖鄂毗鄰地區,擁有中心城市之機遇,完全可借助公路樞紐、鐵路樞紐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2、想移居信陽,信陽有什么優缺點?
信陽是個宜居城市,環境好,空氣污染小,生活節奏也慢,四季分明,交通方便,信陽人不排外,愛交朋友,絕大多數人都很熱心,信陽的美食也多,僅僅一頓早點都有很多選擇,還有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都是名不虛傳的好茶。信陽的確是個養老宜居的好地方,缺點就是信陽沒有大型的工廠企業,旅游業發展也很緩慢,商業也基本上達到了飽和狀態,物價指數偏高。
3、同屬黃淮四地的信陽,駐馬店,周口,商丘,哪個市發展潛力最大?
同屬河南省地處黃淮地區的駐馬店市、周口、信陽、商丘市,都是農業大市和經濟欠發達地區,至于說四市誰最有潛力比較而言我認為駐馬店潛力較大。1、區位優勢駐馬店地處黃淮平原腹地,兼有南北之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態環境與生物種群多樣,發展農業的條件得天獨厚;承東啟西,貫南通北,是東西部物資流通、信息交流的“中轉站”;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國道及省道縱橫駐馬店市全境,南距武漢機場280公里,北距鄭州機場160公里,
優越的區位優勢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2、資源優勢自然資源充裕,駐馬店實有耕地面積約1200多萬畝,年均水資源總量105.9億立方米,飼料飼草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礦藏種類30多種,其中一些非金屬礦藏資源儲量豐富且基本處于原始狀態,極具開采價值,二是農副產品資源豐富。駐馬店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素有“河南糧倉”、“中原油庫”和“芝麻王國”之美譽,
糧食總產量居全省第二;油料總產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其中芝麻居全國第一位?,F已建成600多萬畝優質小麥、260多萬畝優質花生、100多萬畝優質芝麻生產基地和全省、全國最大規模的良種豬基地、優質食用菌養殖、種植基地,三是旅游資源優勢獨特。駐馬店北有被譽為“中原盆景”的嵖岈山;南有國家級森林公園薄山湖;西有省級風景名勝區銅山;東有全國最大的平原湖宿鴨湖,
享有“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縣竹溝鎮、著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等,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和重要的旅游景觀。3、產業、產品競爭優勢,駐馬店市的醫藥、卷煙、建材、輕紡、生物制品、電氣儀表等工業產品,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為加快駐馬店工業化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4、成本優勢,一是土地成本相對較低。
駐馬店作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范區,土地、稅收等政策環境寬松,企業前期投入成本相對降低,二是電力資源充足,無拉閘限電現象。三是勞動力資源豐富,工資水平較低,為創造低交易成本、低生產成本、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5、環境優勢一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相繼竣工和投入運行,交通、通信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為駐馬店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硬件環境,
二是政策環境優化。多年來,駐馬店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為發展經濟營造了良好的軟環境,6、后發優勢,駐馬店作為欠發達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有發達地區可資學習的前車之鑒,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供采用,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可供運用,有結構調整帶來的要素流動可供使用,有對外開放帶來的市場機遇可供利用,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形成少交學費、少走彎路的跨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