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措施有哪些
(一)防火預案:
若發生火災,幼兒園安全領導小組應立即做出積極反應,并按以下預案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
1、一發現火情,首發者應立即向其他員工大聲呼喊,并用消防器材滅火。
2、其他員工及時通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迅速到位,組長用廣播進行指揮,副組長傳達指令,協助做好調度工作。
3、值班人員立即打開火災疏散信號
4、后勤人員立即到火災出事點協助滅火,廚房人員立即關閉煤氣。
5、門衛(當日后勤不值班的人員)打火警電話“119”,聯系急救車,并切斷電源。
6、組織各班快速有序撤離,避免幼兒推擠。
7、災情被控制后,組長將事件經過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匯報。
(二)防食物中毒預案
1、幼兒園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現象,食堂應立即停止經營,食品應立即停止讓幼兒食用;
2、后勤值班人員立即向鎮防保所報告,內容包括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癥狀等;
3、后勤副園長立即撥打“120”,組織人員協助衛生機構搶救病人;
4、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有關措施。
(三)外出活動安全預案
1、幼兒園組織教師或幼兒外出學習、參觀,要提前三天報送中心校審批,經批準后方能組織。
2、外出前,各年級組應派人事先前往參觀地點踩點查看,確定無危險因素,并確定行走路線。
3、如需用到機動車輛,應選擇有行駛執照、有車牌的、能正常使用的車輛;如需要家長接送,應以《家長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長,并提出需注意的安全事項。
4、外出時,由三位行政帶隊,簡單——大班段,羅巧巧,付浪浪——中班段,肖雪——小班段,后勤人員協助各班教師、共同負責幼兒的出行安全。
5、幼兒入園、離園時,后勤在門衛值班的人員要在大門口巡視,幼兒入園、離園后及時關閉大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幼兒園;幼兒園大門保持上鎖關閉狀態,有外人進入時,必須查明身份,做好記錄后方可入內。
2. 幼兒園食品安全防護措施
1、膳食達標。幼兒園應針對各年齡段制定營養充足、比例合理的帶量食譜,保證每日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等攝入量達標。不得以含乳飲料代替奶類;不得提供含食品添加劑的飲料和含轉基因的食品。
不得以包、餃、糕、團、餅、酥、卷、條、飯、粥 、饅頭、粽子、燒賣、蔬果凍等糕點外的食品代替點心;不得提供糖果和油炸食品,盡量減少甜食。至少每季度進行1次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至少每年開展1次營養監測,指導家長科學喂養。
2、種類豐富。幼兒園應根據本地區、本季節市場食品供應情況,結合伙食費標準等,合理地選擇食品種類和數量,盡量減少采購反季節蔬果,實現蔬果肉類零庫存。
中西餐結合,餐點色、香、味、形適合嬰幼兒,每天保證谷類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及制品、蔬果菌藻和純能量食物等5大類食物供應,并按照同類互換、多種多樣的原則調配每日膳食,做到每餐提供湯菜、每周內不提供重復菜品、每1-2周更換帶量食譜。
3、科學進餐。幼兒園原則上應提供三餐兩點,合理確定就餐時間,其中早餐不得晚于8:30,嬰小班晚餐不得早于16:40、中大班晚餐不得早于17:00。創設寬松、愉快的進餐氛圍,安排好進餐環節,餐前半小時不組織運動,每餐進食20-30分鐘、餐后休息10-15分鐘,不得催食、包食。
4、分類管理。幼兒園應單獨設置食品貯存場所,并配置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等設施。食品貯存應當分類、隔墻15cm、離地20cm存放,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擺放,不同區域應有明顯標識。
散裝食品應盛裝于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內并加蓋儲存,在貯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商及聯系方式等內容。嬰幼兒與成人的食品及原材料分開存放。
5、定期盤點。食堂物品入庫、驗收、保管、出庫必須專人負責,核對數量,檢驗質量,簽字確認,手續齊全,物、據、帳、表相符。庫存日清月結,盤點后相關人員均需在盤存單上簽字。
食堂應根據日常消耗確定合理庫存,發現變質和過期的食品應按規定及時清理銷毀,并辦理監銷手續,杜絕變質、臨期、過期、三無食品入出庫。庫房每日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