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信8.0.16版本、蘋果13(IOS15.2系統)、華為mate40(HarmonyOS2系統)為例,自查是否和和患者軌跡相同的方法:打開【微信】,進入【國家政務服務】小程序。點擊【同行密接成員自查】。點擊【查自己】。這樣就可以看到自己是否與確診病例軌跡重合。
7.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 自查
1、打電話查:為群眾查詢機動車、駕駛人相關信息提供方便,實現交通管理工作信息化,機動車、駕駛人綜合管理相關信息查詢系統已于2017年10月11日正式開通運行,號碼為9600100。
初次營運證辦理所需資料:
1、負責人身份證明,經辦人的身份證明和委托書;
2、《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申請表》;
3、聘用或擬聘用駕駛員的機動車駕駛證、從業資格證及其復印件;
4、機動車輛行駛證、車輛檢測合格證明復印件;擬投入運輸車輛的承諾書,承諾書應當包括車輛數量、類型、技術性能、投入時間等內容;
5、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文本;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營運證過戶需要的資料:
1.目標公司執照、道路運輸許可證;
2.現公司的執照、道路運輸許可證;
3.登記證書、行駛證、照片;
4.過戶申請表、委托書、經辦人身份證;
5.公章
8.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自查
第一步:自查賦碼原因
1、近10天內是否有境外旅居史(包括港澳臺地區);
2、近7天內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名單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
3、近期是否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且未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
4、近期是否與公布的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活動軌跡有交集等情況;
5、近期是否有新冠涉疫快遞、包裹或物品接觸史。
第二步:主動向當地社區進行報備
1、有以上5條情況的居民,暫不接受降碼申請,須主動向社區報備并配合落實健康管理措施,健康管理措施結束后會自行轉為綠碼。
2、紅碼人員,在流行病學調查核實的基礎上,禁止出行,采取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管控措施。
3、黃碼人員,在流行病學調查核實的基礎上,限制出行,非必要不外出,必要的出行(如開展核酸檢測或者緊急就醫)須規范佩戴好N95/KN95醫用防護口罩,不聚集,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步:提交資料申訴降碼
滿足防疫規定且具備降碼條件的居民,或在實施健康管理措施之后健康碼未轉為綠碼(或黃碼)的,可按以下兩種方式進行降碼申訴:
方法1:線上申訴渠道
黃碼或者人在外省但湖南省健康碼為紅碼的人員,建議通過“健康320”小程序進行申訴降碼。
方法2:線下申訴渠道
居民在達到降碼條件后(完成隔離或健康監測,并有相應頻次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或有賦碼錯誤的證據),需將申訴材料以書面(圖片)形式向當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報備,當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接到申請后,將初審符合降碼條件的人員資料統一匯總后通過“在線文檔”上報至區疾控中心申訴降碼。
申訴資料內容包含:
①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居住地、近10天旅居史(有疫情發生地市的旅居史可重點描述到區、街道、小區)等。
②湖南省居民健康碼(截圖要顯示出姓名、核酸檢測結果)、行程碼截圖(行程卡手機號碼要與健康碼上顯示的一致,綠色箭頭下方須顯示有近7天到達或途徑的城市);
③相應次數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詳見下表);
④健康碼降碼防疫承諾書:模板由村(社區)、區疾控中心提供。
⑤其他佐證資料,如改退票記錄、居住地村(社區)居委會、工作單位或學校開具相關證明等。
備注:
1、根據屬地原則,線下申訴解碼應向現住址地所在社區、區縣疾控申請解碼;
2、紅碼核酸采樣檢測原則上應在隔離場所內開展,黃碼核酸檢測可在做好嚴格防護的基礎上自行前往長沙市各類黃碼定點核酸檢測點進行采樣檢測。
9. 國家政務平臺大數據查詢客服
12345投訴還是有一定作用,通過12345平臺,將投訴轉到相關的職能部門,并要求相關部門限時作出說明并回答投訴問題。
相關資訊
熱線簡介
12345服務熱線各地情況。都不同,一般由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所設立的方式不同,一般包括電話12345、網絡12345等方式。
12345服務熱線一般用于:
1、對行政職能職責、政策規定、辦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務信息的咨詢;
2、對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投訴以及意見和建議;
3、對行政職權范圍內非緊急類管理、服務方面提出的求助;
4、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公共財產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5、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揚。
注:各地實際不同,以當地政府文件為準[3]
政務服務“總客服”
運行情況
2021年10月12日,北京12345企業熱線服務功能上線滿兩年,反映了超過13萬件經營發展中遇到的疑惑和訴求。[12]
相關法規
中央法規
2018年5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建立“12345”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以設區的市為單位,除110、120、119等緊急類熱線以外,將各部門非緊急類政務熱線以及網上信箱等網絡渠道整合,納入12345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統一管理,建立“統一接收、及時分流、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評價反饋、行政問責”的運行機制。[4]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印發。《意見》要求,加快推進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并,2021年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并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并后的熱線統一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同時,優化流程和資源配置,實現熱線受理與后臺辦理服務緊密銜接,確保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合理訴求及時得到處置和辦理,使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得更快、分得更準、辦得更實,打造政務服務“總客服”。[2]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作了明確規定,第九十七條提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開通全國統一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中共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和市政務局、市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合作建立了12345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從6月1日起正式開通并投入使用。[10]
各地法規
各地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各地實際,制定了不同的關于市民服務熱線的行政法規,如《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條例》、《徐匯區“12345”市民服務熱線管理辦法》、《大寧路街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管理辦法》……[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