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藥煮30分鐘即可,但有些中藥需要煎1小時以上,三次的藥效不同,第一次的藥效更強,一般會在熬藥之前2~3cm,首先,我們在家煮中藥,要選擇砂鍋或陶瓷藥鍋,將中藥倒入藥鍋內(nèi),加入高出藥面2CM以上的冷水,將藥浸泡半小時左右再開始煎,等到中藥熬到第四次的時候,已經(jīng)幾乎沒有藥效了,就沒必要再熬了。
你知道在家怎么做中藥嗎?讓我們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在家煮中藥,要選擇砂鍋或陶瓷藥鍋,將中藥倒入藥鍋內(nèi),加入高出藥面2CM以上的冷水,將藥浸泡半小時左右再開始煎。把泡好的藥放在煤氣爐上點燃。煮沸后,用小火。中間一定要用筷子攪拌,防止藥燒焦。如果醫(yī)生說藥是固體,難煮,可以炒一會兒。小火煎20分鐘左右,在藥鍋旁邊用干凈的紗布做過濾網(wǎng),防止藥渣一起倒出,再在藥鍋中加入少量水進行第二次煎,再繼續(xù)煎。再把鍋煮開后,再燜15分鐘就差不多了。用同樣的方法濾出煎好的藥湯,將兩種煎好的藥倒在一起,晾一會兒再喝。
2、煎中藥要煎多少時間1。將中藥煮沸,瀝干水分,一般會在熬藥之前2 ~ 3cm。2、功效不同的中藥,煎煮時間不同,一般中藥煮30分鐘即可,但有些中藥需要煎1小時以上。比如附子需要先炒,有的醫(yī)生要求炒一個小時以上,有的醫(yī)生需要炒兩個小時,還有龍骨、牡蠣、貝殼或礦物質(zhì)都要煎半小時以上。解表、清熱、芳香的中藥不宜煎太久,只煎幾分鐘或十分鐘即可,含麻黃、薄荷、藿香的中藥一般建議煎煮15-20分鐘。補益類中藥,煮30-40分鐘左右即可,3、一劑中藥一般煎2~3次。等到中藥熬到第四次的時候,已經(jīng)幾乎沒有藥效了,就沒必要再熬了,三次的藥效不同,第一次的藥效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