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揚州在中國如雷貫耳的時候,惠州起碼有99%的中國人沒有聽說過,如果不是蘇東坡來過惠州,寫過幾首詩,99.99%的中國人都不會知道惠州,在揚州坐火車可以到那里,我就不查了,但惠州除了西藏、青海、新疆和寧夏,其他省份都可以到達。
1、惠州市為什么叫惠州?
惠州是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境內上古時期已有人類,先秦時期有“縛婁”古國。西漢前期近百年間,處于趙氏南越國治理之下,隋開皇十年(590年),設循州總管府,那時候惠州叫循州。管轄歸善、博羅、河源、海豐四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循州改稱龍川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為循州,南漢乾亨元年(917年)改置禎州。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之諱,把州名改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為惠州路,明、清為惠州府。1949年12月設東江專區,1950年1月撤銷,1958年4月,惠陽縣析惠州鎮置惠州市(縣級)。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惠陽地區建制,分設惠州、東莞、汕尾、河源4個地級市,惠州市管轄惠城區、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
2、揚州和惠州哪個城市強?
揚州我只去過一次,當時揚州還沒有火車,要到南京中轉,而我是在惠州坐火車到的南京,所以,惠州比揚州開通火車早,也遠比揚州發達,在揚州坐火車可以到那里,我就不查了,但惠州除了西藏、青海、新疆和寧夏,其他省份都可以到達。當然這也不是惠州有多大的能耐,而是地理位置使然,和吸引全國各地移民使然,未來高鐵和航空運輸也也是要比揚州發達,我查了一下,去年揚州-泰州機場客運量是238萬人,比去年增加29萬人,惠州平潭機場客運量是188萬,比去年增加96萬。
揚州泰州兩個經濟大市共用一個機場,而惠州機場只是復航三年的軍民兩用機場,說明惠州這個經濟總量根本無法和揚州和泰州相比的城市,外來人口和城市交往比揚州和泰州多得多,明年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九州之一的揚州不是行政區,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揚州不說一千年,也起碼有五百年是中國的經濟中心,揚州在中國如雷貫耳的時候,惠州起碼有99%的中國人沒有聽說過,如果不是蘇東坡來過惠州,寫過幾首詩,99.99%的中國人都不會知道惠州。
所以把惠州和揚州來比歷史文化,那也太羞辱揚州了,揚州理應各方面都比惠州發達!下面我說說對揚州的感覺,揚州瘦西湖很美,不大不小,很適合徒步漫游,可是門票太貴了。本來惠州開通了到揚州的火車,想帶老婆孩子去賞春花,現在門票該是超一百了吧?當年吃個灌湯包就要16元,還有其他惠州西湖是中國最早取消一切門票的西湖,想想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