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區的人口數量也不適合修建地鐵。最后就是南陽的經濟實力有限,地鐵造價太高,并不是每一個大城市,都有地鐵今年7月份,國務院關于提高城市建設地鐵的門檻,GDP要超過3000億,城區人口要超過300萬,地方財政收入要超過300億,這三個指標,南陽沒有一個達標,所以,南陽注定與地鐵無緣。
1、為什么南陽沒有地鐵?
并不是每一個大城市,都有地鐵今年7月份,國務院關于提高城市建設地鐵的門檻,GDP要超過3000億,城區人口要超過300萬,地方財政收入要超過300億,這三個指標,南陽沒有一個達標,所以,南陽注定與地鐵無緣。根據最近的地鐵建設條件,我國至少有50個城市達標了,但是為什么至今才37個城市開通地鐵?因為并不是條件達標了,就能開通地鐵,開通地鐵要與城市的規劃、定位、人口吸引力、財政支出、城市級別等因素密切相關,
簡而言之,我國三線城市里面,只有徐州和洛陽開通了地鐵,在城市規劃里面,洛陽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徐州是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南陽,顯然低了和一個級別。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國絕大部分城市的地鐵都是虧損運營的,所以,敢于開通地鐵的城市,必然需要雄厚的財力作為支撐,而非省會城市,都非常吃力,即便是省會城市,如果財力不雄厚,也一樣會被叫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包頭和蘭州,我的觀點是:南陽在未來五年之內沒有開通地鐵的可能性目前,我國爭對地鐵不達標的三線城市,推出了一種比地鐵造價更便宜的軌道交通形式,就是云軌。云軌的造價只為地鐵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一條地鐵每公里的造價是6-12億元,而云軌的造價僅為2億元一公里。目前,我國已經規劃云軌或者已經開通的城市,包括,桂林、衡陽、柳州、銀川、安陽、九江等,
2、南陽適不適合修建地鐵?
感謝邀請,我認為南陽現在不適合修地鐵,不僅僅是達不到標準的問題,而是城市發展程度還不適合有地鐵這個燒錢的公共交通。首先來大概看一下南陽的城市規模,我用地圖粗略估算下主城區大概是140多平方公里,兩個最遠點的直線距離是16公里,而鄭州1號線的設計總公里是45公里,相差非常大,所以南陽相比之下城市規模較小,修建地鐵沒有這個必要。
再看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陽的面積,洛陽擁有1號2號線地鐵,但是新的項目也因為達不到標準而停止,我將洛陽的主城區面積算的比較小,但也有250多平方公里,并且洛陽市區常住人口達240萬,是南陽的兩倍多。因此南陽市區的人口數量也不適合修建地鐵,最后就是南陽的經濟實力有限,地鐵造價太高。南陽2018年GDP達3500多億元,2017年公共財政支出400多億,而地鐵的造價每公里過億元,根據每個城市的不同大概是每公里2-3億元,這還不算后期的運營費用等等,
3、南陽會修建地鐵嗎?如果修了,綜合實力有機會成為河南第二嗎?
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比較好回答,南陽修地鐵是早晚的事兒,時間問題,在城市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軌道交通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有效手段,南陽現在已經1200萬人,市區人口已達200多萬,面積又是河南省最大的,市區每當上下班高峰期,堵車已成常態,修建地鐵已經迫在眉睫。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我覺得綜合實力的提升與是否修地鐵沒有直接的關系,最終還是比的是城市GDP,經濟的發展速度,
南陽現在是河南省綜合實力第三,洛陽是第二,省會鄭州是第一沒法比,南陽要想成為第二,必須把洛陽PK下去,這樣的勝算有多少呢?咱們來對比一下:一、產業結構不同,GDP差距明顯2019年洛陽的GDP突破5000億,而南陽還不到4000億,差距1200億,產生這么大的差距根本在于兩個城市產業結構的不同,洛陽是工業城市,工業基礎雄厚,南陽是農業城市,工業基礎薄弱,近些年在大力發展旅游業、畜牧業和中草藥等產業,以此來彌補工業發展的短板,但此非一朝一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