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很多,主管部門要出臺一個政策,一定要多方面考察,警慎而行。簡單就是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高考錄取不再分一批和二批,院校身份也不再區分一本和二本,鄉教育組改為中心校,其實只是換個名稱而已,都是縣教育局在鄉一級設立的教育管理機構,負責上傳下達,連接橋梁作用。
簡單說,就是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高考錄取不再分一批和二批,院校身份也不再區分一本和二本。2018年起,廣東高考將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兩個招生錄取批次合并為“本科批次”;由原來的一本二本每個批次“7 4”個志愿,變更至15個平行志愿,每個志愿可填六個專業;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從高到低的排序情況和院校志愿順序投檔,由高校擇優錄取,
這次改革的意圖是什么?1、此次調整之后弱化院校分層,不再明顯區分院校層次,使得高考更加“人性化”。淡化院校層次同時也使得院校的生源競爭更加平等,是一項有利于高校招生改革的舉措,2、在全國推行“新高考”改革浪潮中,廣東省提前發聲,改變志愿模式為新高考改革做鋪墊,讓將來參加“新高考”的考生有參照模板,逐步引導學生向新的模式靠攏。
這次的改革對高考有什么影響?1、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取消批次不再按學校批次身份報考,強化了學生的選擇權,也更加注重考生的意愿,多選擇空間降低志愿填報了對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考中,減少對院校的關注,但多平行志愿也使得院校之間分差越來越小,考生需要注重在考場上分數的把控,才能在分數與志愿的權衡中占得先機。
2、站在學校的角度來看,現在絕大部分學校都用一本率來衡量一個高校的好壞,改革之后廣東將不再有所謂的“重本率”,減少了學校之間的攀比,讓學校更加注重學生教育這塊、還原了教育的本質,3、站在志愿填報的角度來看,“大小年”現象出現的概率接近為0,撿漏的機會將大幅度降低。表面上看來學生在填報志愿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實際上這樣的合并壓縮了部分考生的選擇空間,加大了志愿填報的難度,尤其是在一本線附近的考生,向上選學校還是向下選專業,需要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考生填志愿需要注意什么?1、從錄取層面來說,院校錄取分數會更趨近于扁平化,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之間的分數差距越來越小,考生填報時應當格外考慮專業分數,甚至更多的去考慮院校的轉專業以及第二學位政策。同時大量的高校錄取分數扁平化會導致高分段院校錄取分數整體上揚,高分段考生報考更需要謹慎,2、從分數層面來說,往年一本線左右院校,廣東省本地院校分數很有可能會向上浮動,外地院校向下浮動。
二本本地院校分數很可能提升明顯,要合理利用好自己的分數、才能如愿進入一所好大學。3、從考生填報技巧來說,填報更需要注意梯度的設置,改革之后、原本是一本邊緣高校,在原來的“7 4”模式下可以用來保底,現在在選擇上更需慎重,外加上學生有了更多選擇之后,還需要對大學專業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才能填出一個合理的志愿。
2、中國教育是否會取消英語?為什么?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有必要去學,可以增加交流,但是舉國逼學生去學,只有我們了,還作為高考的主科,也只有我們了,在我們落后的時候學習英語有它的好處,我覺得現在不應該把英語當成高考的主科,有語言天賦和興趣的孩子可以學,不要逼著孩子都學,小學初中學一下就可以了,高中沒必要,要考外國語大學的自己去專研就可以了,
3、教育組改成中心校有什么作用,取消會怎樣?
鄉教育組改為中心校,其實只是換個名稱而已,都是縣教育局在鄉一級設立的教育管理機構,負責上傳下達,連接橋梁作用。按照一般配置,應設置中心校長、報帳員、辦公室主任,最多再設個業務員,由這些人分別負責全鄉教育的領導,經費管理及報賬,政務事務及材料,學籍管理及業務檢查,按照級別來說,中心校只是縣教育局下設的科室,但因為管理人數較多,所以權力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