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難做不僅僅是鄭州,在大多數省會城市都是如此相信在鄭州待過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對于鄭州的的商業情況有了解,應該來說2015年之前鄭州的商業環境相對來說還是好一些的(起碼我身邊的生意朋友是這樣跟我講的),但是從進入2016年之后,鄭州的商業環境突然變了。
1、大家有沒有感覺鄭州生意特別難做?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鄭州作為河南的省會城市應該算是商業環境最好的地區了,不過確實有很多朋友感覺到鄭州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今天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生意難做不僅僅是鄭州,在大多數省會城市都是如此相信在鄭州待過一段時間的朋友應該對于鄭州的的商業情況有了解,應該來說2015年之前鄭州的商業環境相對來說還是好一些的(起碼我身邊的生意朋友是這樣跟我講的),但是從進入2016年之后,鄭州的商業環境突然變了,
2016年這個時間段也是鄭州房價飆升的的一年,房價飆升背后帶來的就是租金的增長,而鄭州這座以傳統企業和服務業為主(主要是餐館和服裝)城市不得不說對于租金的依賴性是很大的。就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小區周邊的服裝店和餐飲店更換的是最頻繁的,往往生意半年左右就要換門頭了,包括小區原來生意不錯的燴面館也走了,了解后都是因為房租暴漲(不是10%的漲而是20%左右),包括一些原來的鄭漂一族隨著房租的上漲也有部分逃離,所以個人覺得生意難做的根本在于成本的大幅提升包括居住成本和生意成本等,
無論什么生意都講究個人氣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尤其是作為省會城市,按理說應該是最不差人氣的,聚集了全省最有錢、最多人口的聚集地,但是正是這樣的城市往往會使得很多人來尋求機會,尤其在很多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大多數的人都會把注意力放在餐飲、服裝等這些低風險的領域,按照我的觀察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到2016年下半年,我周邊小區就開了很多家的餐飲店和服裝店,可以說在需求沒有明顯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這么多小門店無疑加劇了競爭環境。
到2017年之后我又發現很多門店都已經轉手了,無疑門店過多超過負荷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一些小門店,想要盈利持續經營來聚集人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朋友把這些傳統的小門店作為跟互聯網一樣的快速掙錢機器,本身就是錯誤的。最后,想說的是生意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雖然說生意如今的門檻在降低,但是做生意掙錢的門檻在不斷提高,畢竟如今是買方市場的環境會越來越激烈,
2、我現在手里有2萬塊錢,想在鄭州擺地攤,一天收入500-700,做什么生意?
典型的紙上談兵、癡人說夢。第一,連做什么都不知道呢,就想著日入500-700,哪怕是假設,也得先有個對象;第二,對于擺地攤的生意來講,兩萬數目不算小了,這個檔的可選空間有多大?競爭有多大?目前市場上都在賣什么?生意怎么樣?每天盈利情況如何?你得做深入的調研;第三,搬磚掙錢不如利用杠桿,兩萬塊也能做不少事情,好好想清楚你的生產模式,整明白你的盈利模式,可別做竹籃打水的事兒,要不然,又白忙活一場,青春也耽誤了,
3、在鄭州做什么生意最掙錢?我本人是在德化新街商場上班的,看到做生意的都很掙錢?
俗話說:生意做遍,不如賣飯。我覺得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我現在做鹵菜4年多,養活3個孩子,去年又供了一套房,挺知足的!其實以前也做過其它生意,服裝、家電、中介,有苦有甜,最后不做的時候沒有少壓貨,現在老家還放一堆呢,現在做鹵菜,損耗小、庫存小,就兩冰柜的庫存、不夠了就去市場上拿貨,鹵出來的產品最多賣兩天,基本沒有什么損耗,利潤也還不錯,五香的:像豬頭肉、豬蹄、豬耳、豬尾、燒雞、雞腿、雞爪等等這些產品,因為在市場上時間比較長了,利潤也就45%-55%;像周黑鴨系列的鴨貨,利潤非常可觀,基本在65%-80%之間,素菜利潤就不用說了,利潤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