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在武漢已經不錯了,至于談及“生存”二字。我家在武漢,而今年兒子去太原上大學,從此與太原有了聯系,從飲食方面,我和兒子都選擇在武漢,武漢薈聚全國各地口味,本地也有特色食品,從氣候來夏天住在武漢很難受,太熱,但有空調也能過得去,冬天呆在武漢也難受,濕冷的透骨開空調也沒啥用,冬天愿意在太原,十一月供暖后北方比南方好,從通行來太原目前只有一條地鐵,不怎么方便,而武漢己通了近十條線,比太原方便,武漢也比太原大,玩的吃的都比太原多,年輕人還是愿意在武漢,工作機會也多,到全國各地都方便。
1、在武漢月薪6000怎樣生存?
6000在武漢已經不錯了,至于談及“生存”二字?武漢人均到手薪資才4200都不到,也就是說至少50%的人連這個數字都拿不到,你的6000至少也超過七八成人了。雖然武漢高薪人群很多,但別忘了越是大城市,收入差距比越夸張,就比如深圳,月薪四千和月薪一萬的一樣遍地都是,所謂高薪不過是高薪群體比例高,并不意味著全民高薪。
武漢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排名28位,并不屬于高收入城市,只不過近些年企業多了,競爭激烈了,市里也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才,所以薪資待遇漲速較快,同時也吸引了不少高層次人才,然而這些人只能代表他們這個高收入行業或者高精尖群體的收入水平,代表不了老百姓,普通工作者的薪資目前仍然是3000-5000為絕大多數。你的收入已經不低了,如果你都為生存發愁,那其他80%的人又該如何生存?當然如果你是因為買了房子需要還月供,那就另說了,武漢主城均價2萬,隨便一套80平的房子月供都要五六千起步,那你這收入還貸夠不夠都是問題,就不用談生存了,
但既然敢買房,就應該理性評估自己的償還能力以及資金分配,我相信一個月薪六千的人至少這一點還是能搞明白的,所以無非不還貸一身輕松,還貸以后生活就要過的要苦一點。但至少自己有了自己的家,但是極端來說,如果你既沒買房也無負債,每月六千還覺得不夠花,那問題就在于你個人的世界觀以及消費理念了。賺六千想過一萬的日子,那當然是不夠花的,
2、為什么有的人一定要在武漢生存?
謝邀,這個問題別人怎么樣我不清楚,不過我可以說下我自己。我們家戶口是武漢市的,但是從老家到武漢市中心也得2-3小時車程(公共交通),所以別人一般問是武漢本地人嗎?我說是,但是稍有猶豫,我們那講話跟武漢話完全不一樣,但卻是屬于武漢,大學害怕掉檔所以留在武漢讀書,四年大學和一年多的工作時間算是我真正待在武漢的時間。
我很喜歡武漢,大家都說武漢是最大的城鄉結合部,但我還挺喜歡這里的煙火氣,不過武漢的工資水平確實比很多城市低,但在武漢感覺大家都還挺窮開心的,我并不是說不能離開武漢去別的城市,很多人也說趁年輕應該出去闖一闖,何況我父母早早去廣州打工,也一直勸我去廣州發展,我糾結了很久還是沒有去。從小我就是留守兒童,跟著親戚過活那就是圖個溫飽,什么都是自己獨立著來,雖然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有些辛苦,但是自由慣了,這么多年我都是一個人在過自己的人生,雖然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廣州能陪父母,去廣州能賺更多的錢,去廣州本科直接落戶,父母巴不得我在那邊找對象那個直接生活在那,雖然我適應能力很強,我去了我能保證自己能適應,但是想想需要重新適應新環境,需要重新建立社交圈,父母總會讓我回家催著找對象,還必須應付那邊的很多親戚就覺得很煩心,更重要的是不喜歡廣州這個地方,本土吃的不對我胃口,如果在廣州找對象,我不想在廣州定居,廣州給不了我歸屬感,但如果我在武漢本地找對象我愿意在武漢住,
3、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