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炒青,既好看又好喝,好看是茶葉完整,湯色清澈,泡開成片成朵,好喝是茶香濃郁,尤其是豆香味濃厚,茶葉不苦澀(在我們朋友圈始終把苦澀味過重是當成衡量茶葉質量的條件之一)。最后烘干的時候要小火烘干,翻看均勻,受熱均勻,同時要復烘一次,第二天等茶葉回軟以后再復烘一次,干度不足的茶葉是放不久的。
1、自己怎么炒茶葉?
群里面的幾個愛茶的朋友,看上小碎里面綠化帶的茶樹發芽了,然后他們就是懷著好玩的興奮心情,到處打聽做茶的辦法,我們就想了一套最簡易的辦法,讓他去自己動手做炒青茶葉,另外這套方法也適合其他類茶葉的自己家庭動手。首先說明一下,這套方法僅僅是提供給茶葉愛好者自己用的炒青簡便方法,第一,將采摘的茶青,整理一下,愛好者采摘茶青和專業的農民是無法比的,不但慢而且雜質還多,小區的茶葉嫩度均勻度也不及專門種植的,所以將老葉雜物茶梗之類清理一下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將新買的炒鍋再煤氣灶上開鍋,炒茶是不能用家庭用的油鍋的,要不然泡起來會有油煙味,以及泡茶時水面有油污,開鍋后用單雙硬脂酸甘油酯(炒茶專用油)增加潤滑,并汽化。
這種專用油淘寶有,幾塊錢一包,第三,將每鍋青葉控制在二兩左右,放到熱鍋中,掌握鍋溫在青葉在鍋里能夠“滋滋”響,因為溫度過低和青葉量大都會造成青葉紅梗紅葉而產茶青臭味(就是生普的味道,在綠茶中普洱是垃圾茶葉的代表),不停地翻動,可以考慮用顛鍋方式翻動,用工具攪動也行,注意翻面,受熱均勻,避免出現焦味火過大的情況,等茶青熟透倒出備用;第四,將所有殺青好的茶葉集中在一起放桌子上揉捻,揉捻到出現泡沫或者出現茶漿為止,注意事項是嫩的茶葉揉捻力度不要太大,揉捻力度要均勻;第五,復烘,將揉捻好的茶葉在炒鍋中小火烘干,火小,時間比較長,注意要不斷翻動,受熱均勻。
2、怎樣炒茶葉好看又好喝?
我只聊綠茶,前兩天剛剛回答過業余的茶葉愛好者自己動手做手工炒青的做法,現在也同樣聊聊這種比較簡單的制茶辦法。自己動手炒青,既好看又好喝,好看是茶葉完整,湯色清澈,泡開成片成朵,好喝是茶香濃郁,尤其是豆香味濃厚,茶葉不苦澀(在我們朋友圈始終把苦澀味過重是當成衡量茶葉質量的條件之一),從采摘開始,注意采摘完整斷葉斷芽比較少,同時采摘的茶葉要勻稱,一朵大一朵小的老師傅都做不好,另外蒂頭老葉茶蒂茶花奈葉等雜物挑選干凈,愛好者做茶和專業做茶不同,專業管理的茶園長勢好,茶芽收攏緊像毛筆頭一樣,管理差的茶葉容易開葉包芽不緊同時奈葉魚葉容易老化,做茶的時候往往會變成碎片碎葉。
殺青的時候對火候掌握是最要緊的,火過旺則容易出現焦味,甚至是苦味,火過低則出現青臭味(普洱才八十度,青臭味的典型代表),出現紅葉紅梗出現酵味,揉捻時候看殺青好茶葉的干濕度,新手很容易造成是不均勻,一邊焦一邊又不熟,所以我要求的是小鍋炒,每鍋都二兩青葉(普洱神茶工藝要求低就是一鍋青葉太多),濕度均勻的青胚揉捻手法不宜太重,青胚不宜太干,仍舊是防止茶葉太碎(在我們的觀念里面普洱一直是反面教材,做成品壓餅還要撬碎)。
最后烘干的時候要小火烘干,翻看均勻,受熱均勻,同時要復烘一次,第二天等茶葉回軟以后再復烘一次,干度不足的茶葉是放不久的,其實茶葉沒有想象的那樣貴,現在的茶園旅游都可以自己動手參與茶葉采摘加工體驗,茶葉的加工原理也沒有賣普洱的那樣吹噓的神秘,綠茶黃茶就是將青葉脫水干燥,茶香可口不苦澀,紅茶青茶是因為茶青的等級(普通紅茶)做綠茶不合適了,就通過發酵來減輕苦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