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年味為什么有人說最濃呢。年味,中國的春節(jié),東西南北中都有年味,北方的年味是餃子,南方的年味是年糕,是湯元,北方趕大集,南方逛廟會,四川人的年味,不但有舞龍燈,逛廟會,趕場等等傳統(tǒng)儀式,更多是把生活的味道搞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義,或許這就是人們感覺四川的年味更濃吧。
1、據(jù)說四川過年最有年味,是這樣的嗎?
年味,中國的春節(jié),東西南北中都有年味,北方的年味是餃子,南方的年味是年糕,是湯元,北方趕大集,南方逛廟會。而四川的年味為什么有人說最濃呢?個人想吧!四川的年味在四川人的骨子里,四川的年味,首先是“臘味”,在四川,幾乎家家戶戶在春節(jié)前一,二個月就開始灌香腸,熏臘肉地準備年貨了,除了制作這些家常,還有風干雞,醬板鴨,醬肉,醬牛肉等等,形形色色幾十上百種干貨,更豐富四川人過年的滋潤生活,也增添更多的味道,四川人過年不會吃餃子。
四川的年味是“茶味”,春節(jié)假日,或朋或友,以茶相聚,以茶相邀,談天說地,看山觀景,相互一敘“龍門陣”,興致高昂,還可打麻將,斗地主助興,飯時,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轉(zhuǎn)轉(zhuǎn)會,互走人戶,四川的年味是“鄉(xiāng)味”,除夕將至,從南到北,千里之外的游子陸續(xù)從千里之外,擠火車,拼汽車,紛紛踏上返鄉(xiāng)團聚的旅途,攜老扶幼中,無不大包小包負重而行,包中絕少不了他鄉(xiāng)特色產(chǎn)品,漾溢燦爛的笑臉上不時飄出幾聲“椒鹽普通話”,每個人都把在外一年的辛勞丟下,帶回家去的是滿滿幸福。
四川的年味是“家味”,每年臘月二十左右,就開啟了團年飯的節(jié)奏,宗族大戶,父母子女,叔伯弟兄,一家一家輪著辦,自家廚房,蒸炸煎燉,滿屋飄香,孩子們的歡笑和大人們的祝福也就融合在一起,四川人的年味,不但有舞龍燈,逛廟會,趕場等等傳統(tǒng)儀式,更多是把生活的味道搞得有滋有味,有情有義,或許這就是人們感覺四川的年味更濃吧!。
2、說起家鄉(xiāng)的年味兒,有哪些美食最具有代表性呢?
每次一說到那家鄉(xiāng)的年味兒,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時候燒豬頭啊,燒豬蹄的…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家家都在忙著燒啊洗的,那時候不管你去哪家串門,人家都會問你家豬頭豬蹄都燒好了嗎,年貨都備足了吧?不管你走到哪兒了,那濃濃的臘肉飄香,都不由得停下腳步用鼻子聞上一聞…到了大年三十,我們的餐桌上都是以雙菜為好,要不八個菜,要不就是十二個菜,
但最為代表性的菜就是臘豬頭啊,這是我們土家人必不可少的,寓意有吉有慶,有頭有臉。土家三下鍋,原名合菜,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魚頭火鍋,寓意年年有余!再就是雞鴨肉火鍋,寓意有雞有鴨,萬事大吉人人夸吃完飯后,道家長家短,走東家串西家,往常沉寂的山村也只會在此時此刻變得鬧騰起來,溝溝里的小溪水頓時也變得無比歡樂,就連樹林里的小鳥也不時的跑出來熱鬧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