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一名湛江人,對年例還是比較了解的,下面我給大家說說年例的發展歷史。湛江年例在粵西地區有特色,而吳川的年例在湛江地區更加瘋狂,這個習俗一個人,兩個人又或者三個人傳說你可以選擇不相信,但這是留傳了幾千年的文化,無數的人在現場見證過或者經歷過,無一個人覺得不神奇的。
1、湛江和茂名,哪里的年例更隆重?
各有千秋,年例在粵西各地習俗各不相同,而相對于隆重當屬原清代高州府地區。雖然吳川在湛江管,但老一輩在說解都會帶上高州府等名詞,而年例在我吳川素有“年例大過春節”的說法,所以在吳川當地,吃才是最重要。晚上宴請在吳川年例當屬重頭戲,吳川人特別注重年例宴席的“表現”,他們舍得全年掙錢在年例花錢,手頭拮據的也要擺一、兩臺宴請親友,而闊綽人家花幾萬甚至十數萬元擺十臺、幾十臺,全席山珍海味是更是常見事情,而吳川年例宴席豐盛更是聞名粵西,
家家戶戶基本一年賺來的錢幾乎全用在了年例上,而菜式不斷改變,除傳統的炸子雞、魚丸、腰卷、八寶飯、五香扣肉等菜式外、名貴菇類、大蝦、水魚、海參、帶子、白鯧、鮑魚、雞包魚翅湯也是年例常見之菜式,有的還有清蒸大龍蝦、原盅雪蛤,幾百元一瓶的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和軒尼詩、XO等洋酒,甚至每人一盅冬蟲草原盅燉品也上了年例的餐桌。
2、請問廣東湛江女孩的禮金要多少合適呢?
從題主的問題來推斷:題主一方面應該不是廣東人,另一方面應該是男孩或者是男方的家人,既然是外鄉人,我覺得針對題主的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了解湛江當地風俗習慣咱們國家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截然不同的風俗習慣,甚至于在同一座縣城的不同鄉鎮,也會有不同的風俗。比如我的家鄉在中原某省,到外地讀大學前,我一直以為粽子都是甜的,到了外地之后,居然發現還有肉餡的,
我曾經以為中國人過年都必須吃餃子,元宵節一定會有燈展,到了湛江我才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國人春節都要吃餃子,而且,這邊春節的年例是最隆重的節日。因此,既然南北、不同地區風俗差別如此之大,涉及到婚姻終身大事,更應該打聽清楚,否則,可能弄巧成拙,我有一個同事就是上個月結的婚,娶得本地姑娘,據他講,湛江不同縣市區的風俗都不同,禮金也不完全相同,在這一方面,尤其要和女方的家長、尤其是老人多多溝通和商量。
二、關于禮金的數額,作為男方不宜主動,畢竟是嫁姑娘,這方面還是應該由女方提出禮金數額比較合適,原因有三:1、如果男方提的禮金數額過少,低于女方的心理預期,會讓女方家人產生不好的想法;2、如果男方提的禮金數額過多,雖然女方絕不會有意見,但男方會感覺壓力比較大,可能會因此影響小兩口之后的感情。3、最佳方案,就是由女方家人提禮金數額,
事前可以先和女友商量,探探口風和當地大致的禮金水平,如果感覺懸殊比較大,可以先和女友達成一致,再由女友去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其實,禮金數額的多少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女方家人想通過男方的禮金數額看到男方的家境和愛心,現在很少有女方家長在禮金數額上獅子大張口的,大多只是象征性的提一點,然后又會作為嫁妝陪嫁。
3、湛江年例游神,有的人嘴上穿幾支令箭而不會流血是怎么回事?如何評價這種習俗?
第一次接觸到穿令箭,是從我一個朋友發表的朋友圈看的,記得當時她放了好幾張照片,照片里面記載的是從幾歲到六七十歲的男子,每個男子臉上都穿透著一根到幾根類似鐵的東西。雖然我也是粵西地區的,從小到大都經歷過年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現在還記得當時看那照片震驚的表情和觸動,復雜,不解,迷惑的內心,后面我就她朋友圈的這組心情問了我很多的疑惑。
例如: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呀?他們嘴這么粗的針是他們自己穿過去的還是誰穿過去的?會不會流血?把針取下來之后會不會有個大洞?會不會流血,留疤痕?等等等的問題,朋友一一解答了我的疑問,今天在問答看到這個提問,我也說下我對這個習俗一點點見解。1.這是比珍珠還要真的事實,并不是下文有人說是假的,是魔術,因為這個在粵西地區的某些地方的傳統節日,毫不夸張說,這種節日比過年看得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