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想進入國企單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搜尋目標國企的招聘崗位,看到要大專生的,就投簡歷去試試,要抱著不怕吃苦的精神,從基層開始干。我這兒討論的是大國企的正式工,不是臨時工,如果你不是這些特定行業的專科生,那就不太妙了,據我所知,國企招“大專生”的崗位,要么是非常基層比較辛苦的、要么是耍了一些手段的(比如什么第三方派遣之類的),再要么就是因人而設的崗,這個你懂的。
1、大家都是怎么進國企的?
我是2008年10月大四上學期,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中石化的,學校招聘學校經過了各種審核都比較正規有保障。我大學學的石油工程,那幾年油價還沒經歷前幾年低谷,各大石油公司都卯足了勁招聘專業人才,雖然在大學沒怎么學習,還是靠著那幾年的大環境找到了一份工作,那時候我們班全班三十五和人,除了一個沒麻煩畢業證和考研的全部都進了石油公司,都是央企。
有人覺得好,可是石油行業是艱苦行業,特別是我們這些搞上游,原油勘探開發的,都在一些偏遠地區,比如我們單位就在一個鄉鎮上,每天上下班需要坐兩三個小時的通勤車,上班環境也不好,特別是一線員工,每天和原油打交道,原油里有很多揮發性化學物質對身體不好。天天身上一身的原油,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幾天幾夜的野外搶險,無論刮風下雨,炎熱寒冷,
2、國企怎么進?國企就是事業編嗎?
國企≠事業單位,兩者主要區別如下:事業單位和國企哪個更好?這個問題可謂見仁見智。相對來說,事業單位更穩定,兩者主要區別如下:一、定義不同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企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二、控制權不同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三、性質不同1、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
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后,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2、國企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四、特征不同事業單位:1、提供公共服務;2、屬于非公共權力機構;3、屬于知識密集型組織;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
3、大專生如何才能進入到國企單位中工作?
國企招聘有個特點,那就是卡學歷很嚴格,比如說某崗位要985統招本科,你學校不是985,再優秀也沒用的,因為簡歷人家直接拒收,國企就這么簡單粗暴,這就叫國企范兒。所以,大專生想進國企,你只能去應聘那些招聘要求是“大專生”的,否則基本沒戲,其實特定專業的大專生還是非常吃香的,我有個高中同學,當年過了本科線,但放著本科不讀,非要去讀電力專科,畢業后直接進入電力部門工作,現在爽的不要不要的。
如果你不是這些特定行業的專科生,那就不太妙了,據我所知,國企招“大專生”的崗位,要么是非常基層比較辛苦的、要么是耍了一些手段的(比如什么第三方派遣之類的),再要么就是因人而設的崗,這個你懂的,所以,大專生想進入國企單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搜尋目標國企的招聘崗位,看到要大專生的,就投簡歷去試試,要抱著不怕吃苦的精神,從基層開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