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寧夏 > 銀川市 > 賀蘭山簡介,賀蘭山是哪

賀蘭山簡介,賀蘭山是哪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0-11 19:42:52 編輯:銀川本地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賀蘭山是哪

寧夏

賀蘭山是哪

2,寧夏賀蘭山的介紹

寧夏賀蘭山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脈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銀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寧夏與內蒙古最高峰。賀蘭山脈為近南北走向,綿延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地理界線·

寧夏賀蘭山的介紹

3,賀蘭山的介紹

賀蘭山(本名:賀戈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副主任。13-14年任教于美國肯塔基大學藝術學院。

賀蘭山的介紹

4,賀蘭山在哪 賀蘭山介紹

1、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 2、賀蘭山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以北的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1739年銀川附近發生8級地震,1561年在中寧、1709年在中衛都發生過7.5級地震。賀蘭山北段煤藏豐富,新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包蘭鐵路有支線由平羅伸至賀蘭山的汝箕溝。 3、賀蘭山是中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為塞北江南有著顯赫功勞。它不但是中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是中國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4、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異頗大。賀蘭山還是中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東部為半農半牧區,西部為純牧區。 5、賀蘭山地區垂直氣候帶較為明顯,東西側自然景觀及農業生產有很大差異。賀蘭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騰格里大沙漠和烏蘭布和大沙漠。具有氣候干燥,夏季炎熱,冬季嚴寒,雨雪稀少,風大沙多,蒸發強烈的特點;而賀蘭山東部則是銀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盛產大米、西瓜、蘋果、枸杞等,聞名中國,氣候上具有無霜期長,熱量資源豐富,日照充足,年日較差大等特點。

5,賀蘭山在哪里呀

123
賀蘭山在哪里呀?百度搜索一下:特效脫敏王第一名牌,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希望能夠幫到你吧。希望你滿意哦~
寧夏內蒙古交界另外 你說的詞是岳飛的
賀蘭山”,泛指宋、金邊界的界山,并非實指昔日在西夏邊境、今天是內蒙古和寧夏的界山的賀蘭山。

6,寧夏賀蘭山巖畫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游玩攻略 巖畫是留存在石頭上的歷史,在寧夏的賀蘭山,巖畫的存在說明寧夏在古代的文化發達程度。巖畫之中包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它是古人對于未來的暢想,還有那些關于藝術的部分,人類精神的語言。 賀蘭山巖畫 景區簡介: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 Tips: (門票價格僅供參考) 成人票 :成人門票60元+電瓶車10元。 優惠票 :在校大中小學生(不含函授、成教及研究生等)持本人學生證半價40元。 免票政策 : 1.2米以下兒童、持老年證或憑身份證65歲(含65歲)以上的老人、離休人員、殘疾人、現役軍人、記者憑本人有效證件審核后享受免門票,須購電瓶車10元/人。 游玩時間 :1-2小時 賀蘭山游玩攻略 賀蘭山削弱了世界頭號寒流西伯利亞寒流,阻擋了沙漠的侵襲,所以被稱為“父親山”,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極具遠古的韻味,所有的建筑都與山融為一體,體現了原始的古樸與自然。 賀蘭山巖畫景區有很多關于古代祭祀場景以及一些原始藝術,但到了賀蘭口遺址區才算真正的體驗原始藝術。遺址區內有原始人類居住的山洞遺址、帳址、祭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圈石墓,以及建筑遺址、明代水關、明代石砌哨臺、清代龍王廟、土地廟和羊圈圈神主廟等古建筑,巖畫藝術讓人流連忘返。 巖畫部分參觀完以后將參觀的是銀川韓美林藝術館,在這里會體驗到現代藝術與原始藝術的碰撞。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賀蘭山腳下,外觀設計獨特,與賀蘭山渾然天成。保留了古樸,原始的風貌,在這座恢弘大氣的藝術館內展示了1000余件韓美林先生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以民族傳統藝術為載體,借鑒、吸收、融合了賀蘭山巖畫的元素,創作出連接遠古到現代的獨特藝術。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黨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游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 研學游是景區的一大亮點。賀蘭山巖畫被評為了西北地區唯一一家“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研學旅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基礎,我國古代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念,古代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游學故事和作品,是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 參觀賀蘭山巖畫遺址公園,不禁感嘆到有一種故事,叫做巖畫的世界,有一段旅程,叫做觀千古巖畫,品雄渾賀蘭。

7,賀蘭山在哪里

、“賀蘭山”,泛指宋、金邊界的界山,并非實指昔日在西夏邊境、今天是內蒙古和寧夏的界山的賀蘭山。 賀蘭山是以位于今河北南緣磁縣的長10公里寬1-2公里的賀蘭山代指磁州,還是以西北的長220公里寬20-40公里的賀蘭山代指金國或廣大的北方地區?
A 賀蘭山中路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B. 賀蘭山西路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C. 賀蘭山東路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8,求寧夏賀蘭山的簡介

1.賀蘭概要 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西依賀蘭山,東臨黃河。屬銀川市。1991年底人口16.72萬,有漢、回等7個民族。清屬寧夏縣。1941年易名賀蘭縣,由銀川市轄至今。西部為山地,東部平原。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溫9.7℃,極端最高氣溫36.90C,極端最低氣溫-240C,年降水量138.8毫米。農產春小麥、稻、玉米。賀蘭山區林產豐富。礦產煤炭,磷礦石。有化工、機械等工業。特產灘羊二毛裘皮、太西煤。包蘭公路、包蘭鐵路過境。名勝古跡有雙寺口雙塔、古渡遺址、自然保護區等。賀蘭縣總面積1600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7萬人,占80.8%。有漢、回、滿、蒙、土、白、壯等1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 76.1%,回族占23.6%。 賀蘭縣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縣城距銀川市中心12公里,距銀川火車站20公里,距民航機場30公里:沿山、沿河公路、包蘭鐵路、109國道和石中高速公路由南到北穿越全境。 縣人民政府駐習崗鎮,郵編:750200。代碼:640122。區號:0951。拼音:Helan Xian。 賀蘭縣交通便利,包蘭鐵路、109國道、石營高速公路、沿山公路四條主要交通干線穿境而過。本縣工業中心暖泉緊依包蘭鐵路而建。以縣城為軸心的鄉村公路四通八達。縣城距首府銀川火車站和民航新機場分別為20公里和30公里,可直達寶雞、西安、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地。賀蘭縣處于石嘴山和青銅峽兩大電源之間,電力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縣現日供水能力10000立方米,第二水廠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可提高到50000立方米,能充分滿足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創建于一九九二年的賀蘭縣馬家寨工業發展新區,位于縣城西南,109國道和石營高速公路兩側,占地1000畝,距首府銀川市僅1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公共設施配套,是興辦工商企業和從事商貿活動的理想寶地。建區以來已興建企業70家,其中三資企業3家,合資企業4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電、建材、服裝、加工、修理等行業為主的工商業體系。2.賀蘭旅游 賀蘭文化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象西夏宏佛塔、拜寺口雙塔、賀蘭山巖畫、賀蘭山東麓的漢代古墓群等等,是旅游觀光的理想盛地。新建的西湖游樂園位于寧夏銀川市高新技術開發區2公里處,距國家級著名風景旅游景點沙湖40公里。占地面積3000畝,自然水面1700畝,是一個以山、川、水、葦、魚為依托,融江南水色、北國風光、西夏文化、穆斯林風情于一體,垂釣、度假、游樂等功能齊全,獨具持色的大型綜合性游樂園。是區內外游客和商客旅游觀光、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3.賀蘭歷史 賀蘭縣原名寧夏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縣治位于寧夏府城內。1941年,因寧夏縣與寧夏省重名,更名為賀蘭縣。 西漢時置廉縣,唐、隋時屬懷遠縣,西夏、元時屬定州,明為寧夏衛地,清為甘肅省寧夏府之首縣,民國時期屬寧夏道。1928年,寧夏道改建為寧夏省,屬寧夏省。 1935年,縣駐地遷至謝崗堡(原名謝保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仍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并入甘肅省,屬甘肅省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建立,銀川專區撤銷,屬寧夏回族自治區。1972年,設置銀北地區,賀蘭縣劃屬銀北地區。1975年,劃歸銀川市管轄。 民國初年,寧夏縣轄4區16鄉,鄉下設堡,即:一區,駐金貴堡,轄金貴、通義、通貴、鎮河等4鄉共26堡;二區,駐立崗堡,轄清水、王澄、立崗、習崗等4 鄉共22堡;三區,駐掌信堡,轄常信、洪廣、于祥、豐盈等4鄉共23堡;四區,駐蘆花臺,轄蘆花、豐登、楊信、賀蘭等4鄉共19堡。 1928年,寧夏建省。寧夏縣轄區調整:原轄立崗、清水、通義堡,劃歸平羅縣;蘆花、楊信、豐登、豐盈等堡,劃歸寧朔縣。 1931年春,將平羅縣賀蘭山東麓的蘇峪口、賀蘭口、插旗口下山地和立崗、清水、通義、丁義4堡及徐合、于祥、桂文、掌信、洪廣、高榮6堡以沙窩為界的東半部,均劃歸寧夏縣;將寧朔縣的豐登、豐盈、楊信、蘆花等堡及賀蘭山東麓的沖石口、大口子、小口子(即滾鐘口)、拜寺口、黃渠口下山坡地劃歸寧夏縣;寧夏縣屬的葉盛、任春、王洪、王太、王全、楊和、魏信等堡劃歸寧朔縣管轄。 1941年,從原寧朔、寧夏兩縣中析置永寧縣時,寧夏縣沿黃河的通貴、通朔、鎮河、掌政、立強及南部的許旺、楊顯、豐盈、上前線等村堡劃歸永寧縣。寧夏縣更名為賀蘭縣,下轄以數字序號為名的10個鄉。即一鄉(駐習崗堡)、二鄉(駐保家戶)、三鄉(駐通昌戶)、四鄉(駐牛王廟)、五鄉(駐立崗堡)、六鄉(駐白雀寺)、七鄉(駐常信堡)、八鄉(駐譚渠團莊)、九鄉(駐龍王廟)和十鄉(駐王井子)。 1949年9月寧夏解放,在原有10個鄉的基礎上,組建為10個區,45個鄉。1950年1月,撤銷第四、第六2個區,調整合并為8個區;5月又由8個區調整為5個區,鄉數未變。 1951年將第四區的登南、北塔2鄉及鎮北堡、滾鐘口、沖石口、南水等地劃歸銀川市管轄。此時的5區43鄉如下:(1)第一區,駐金貴堡,轄金貴堡、保家戶、南寨子、潘昶東、潘昶西、保南、通昌西、通昌東、王澄西、漢佐等10個鄉;(2)第二區,駐立崗堡,轄立崗、立崗南、立崗西、立崗東、清水、清水東、通義、王澄、王澄北、通吉、張亮北等11個鄉;(3)第三區,駐常信堡,轄常信、常信南、丁南、丁北、高榮、洪廣、洪廣南、洪廣西、于祥、五渠等10 個鄉;(4)第四區,駐習崗堡,轄習崗、得勝、張亮、桂文、徐合、解放、豐登、西佐、西湖等9鄉;(5)第五區,駐蘆花臺,轄三渠、蘆花、蘇峪3個鄉。 1955年10月,撤區并鄉。原第一區各鄉并為金貴、金貴南、漢佐、潘昶、通昌、王澄西等6個鄉;原第二區各鄉并為立崗、立崗西、通義、清水、張亮、王澄、京星等7個鄉;原第三區各鄉并為常信、丁義、高榮、洪廣、于祥等5個鄉;原第四區各鄉并為得勝、解放、習崗、桂文、西湖、豐登等6個鄉;原第五區各鄉并為蘆花、蘇峪2鄉。 1956年6月,將26個鄉合并為12個鄉,即:原金貴、金貴南鄉合并為金貴鄉;原通昌、潘昶鄉合并改名為新勝等8個生產合作社合并為習崗鄉;原豐登、西湖、解放3個鄉合并為解放鄉;原通義鄉和清水鄉惠農渠以東部分合并為通義鄉;原張亮、王澄和王澄西鄉的一部分合并為王澄鄉;原立崗、立崗西、丁義3個鄉和清水鄉惠農渠以西部分合并為立崗鄉;原洪廣、高榮2個鄉合并為洪廣鄉;原桂文、常信、于祥3個鄉合并為常信鄉;蘆花、蘇峪、京星3個鄉保持不變。1957 年,習崗鎮改為習崗鄉。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縣組建為政社合一小4個人民公社。由金貴、潘昶地區組建前鋒公社,駐金貴堡;由立崗、清水、通義地區組建星火公社,駐立崗堡;由習崗、張亮、豐登地區組建紅旗公社,駐習崗堡;由常信、洪廣、金山地區組建躍進公社,駐常信堡;蘆花鄉劃歸銀川市戰斗公社。1959年2月,4個公社以駐地更名。1961年重新劃分為金貴、潘昶、立崗、常信、習崗、洪廣、豐登、通義、四十里店等9個公社;同時在原立崗公社黃河邊附近組建國營金星農場。1963年從常信公社劃出靠賀蘭山地的3個生產大隊,增置金山公社。 1965年,銀川市的通貴公社劃歸賀蘭縣。1970年,通貴公社劃回銀川市管轄。 1980年,習崗公社城鎮部分析出,組建為習崗鎮。后撤銷所有公社建制,全改為鄉。1985年,金貴、洪廣、立崗3鄉改置為鎮。 1988年2月,撤銷習崗鄉,并入習崗鎮;此時,全縣下轄習崗、金貴、洪廣、立崗等4鎮,潘昶、常信、豐登、通義、四十里店、金山等6鄉和國營金星農場。 (* 資料出處:《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馮茂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銀川) 2000年,賀蘭縣轄4個鎮、6個鄉。總人口178458人,各鄉鎮人口: 習崗鎮 44987 金貴鎮 17612 立崗鎮 18811 洪廣鎮 13431 潘昶鄉 16576 豐登鄉 12320 四十里店鄉 13378 常信鄉 15363 通義鄉 10929 金山鄉 4418 南梁臺子虛擬鄉 4685 暖泉農場虛擬鄉 4197 寧夏原種場虛擬鄉 175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10月1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95號)將賀蘭縣的豐登鄉劃歸銀川市金鳳區管轄。賀蘭縣轄4個鎮、5個鄉:習崗鎮、立崗鎮、洪廣鎮、金貴鎮、四十里店鄉、通義鄉、潘昶鄉、金山鄉、常信鄉。 2005年,賀蘭縣轄4個鎮、1個鄉:習崗鎮、立崗鎮、洪廣鎮、金貴鎮、常信鄉。4.賀蘭地理 賀蘭文化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象西夏宏佛塔、拜寺口雙塔、賀蘭山巖畫、賀蘭山東麓的漢代古墓群等等,是旅游觀光的理想盛地。新建的西湖游樂園位于寧夏銀川市高新技術開發區2公里處,距國家級著名風景旅游景點沙湖40公里。占地面積3000畝,自然水面1700畝,是一個以山、川、水、葦、魚為依托,融江南水色、北國風光、西夏文化、穆斯林風情于一體,垂釣、度假、游樂等功能齊全,獨具持色的大型綜合性游樂園。是區內外游客和商客旅游觀光、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

9,賀蘭山 祁連山 南嶺 等山脈東西側

寧夏平原:四川盆地。南嶺 南,西:阿拉善高原:兩廣丘陵,北。(都屬內蒙古高原)祁連山 南:秦巴山地:祁連山地(屬青藏高原):江南丘陵。秦嶺 南,北。秦巴山地 南:河西走廊(屬內蒙古高原),北,北:關中盆地(“八百里秦川”,屬黃土高原):黃土高原賀蘭山 東
河西走廊南。北:漢中谷地。北:東南丘陵南。北東:兩廣丘陵:柴達木盆地,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南。西
賀蘭山西:內蒙古高原東:黃土高原祁連山南:柴達木盆地北:河西走廊南嶺 南:兩廣丘陵北:江南丘陵秦巴山地南:漢中谷地北:黃土高原 南嶺 南:兩廣丘陵北:東南丘陵
山脈中屬于東西走向:天山—秦嶺—南嶺!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山脈,經祁連山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所以答案就是:d 和b ,是正確的!你提問,是不是有些不確定啊?

10,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

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   賀蘭縣地處素有“塞上江南”美譽的銀川平原腹地,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轄區縣。東臨滔滔黃河水與陶樂縣相望,西依巍巍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南以銀川郊區為鄰,北接平羅縣。以下是寧夏賀蘭旅游景點介紹,歡迎閱讀。   華夏西部影視城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是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著名影視城。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故被譽為“中國一絕”。華夏西部影視城已逐步將單純參觀型的旅游點發展成既有觀光價值,又有為游客制作影視片及餐飲、購物、陶藝、騎射等多樣化服務的娛樂型旅游區。它最突出的服務是讓游客充當明星自由表演,錄制成碟,在個人的家庭影院中欣賞。這在世界各地影視城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誰會想到一座被遺棄于西部荒漠的明代古堡,雖沒有秦都唐宮,那樣氣派壯觀的廢墟遺址,卻會在數百年后的今天閃爍出那么耀眼的火花。   在這里,朱時茂和叢珊脫穎而出,姜文穿著大襠褲伸手摘走“百花獎”的桂冠,鞏俐坐著“我奶奶”的轎子顛進了世界的行列,喜劇明星葛優也首先從這里亮相,陳道明、周里京、謝添、劉曉慶、斯琴高娃、林青霞、王馥荔、周星馳、張世、王玉梅、趙雅芝等影視明星都在此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在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華夏西部影視城,現已拍攝了包括《紅高梁》、《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等 50多部影視劇,而且至今片約不斷,如果你有幸趕上拍片,你就有機會瀟灑做一次群眾演員 中國影視外景地可謂數不勝數,但像鎮北堡這樣一個彈丸之地一時間能夠誕生這么多的影視片和影視明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華夏西部影視城公司所屬鎮北堡西部影城,自1993年成立以來,已接待國內外攝制組近五十家,主要影片有《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虎兄豹弟》《老人與狗》《五魁》《賀蘭雪》《大話西游》《雙旗鎮刀客》《紅河谷》《新龍門客棧》《黃河絕戀》《絕地蒼狼》《大漠豪情》。現在,鎮北堡已成為中 國西部題材和古代題材的電影電視最佳外景拍攝基地。今天,聞名遐邇的張藝謀,姜文、鞏俐、葛優等人就是從這里升為國際明星的;而更多影視界的巨擘,如謝晉、陳凱歌、騰文驥、馮小寧、陳家林、劉鎮偉、謝添、斯琴高娃、陳紅、朱時茂、劉曉慶、馬景濤、周里京、王馥荔、王玉梅、寧靜、周星馳、蘭潔英、朱茵、莫文蔚、吳孟達、張世、趙雅芝、任達華、成奎安、何家勁等也曾在這兩座廢墟中書寫過夢想。   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 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故被譽為“中國一絕”。   蘇峪口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西北50千米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9300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擁有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八百余種,是寧夏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山體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獨特。近萬公頃的范圍內,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櫻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尤其是當您踏入國家森林公園的深處,登上青松嶺的峰頂,人處在蒼茫林海之中,低頭看百丈懸崖,放眼望郁郁蔥蔥。古松立于峭壁之間,殘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濤陣陣,云霧蒙蒙,宏偉險峻的景觀給您一種回歸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   櫻桃谷景區全長2千米,因其遍布了櫻桃等名貴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時分,桃花盛開,姹紫嫣紅;盛夏季節,碩果累累,芳香迷人。櫻桃谷是由造山運動產生,谷地景色與山脊風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線天”、“雙獅峰”、“飛來石”等景點,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無窮魅力。從這兒拾級而上,那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甘甜爽口的櫻桃山杏、曲徑通幽的林間小道,都會使你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是那么的親近、和諧。   賀蘭山陽光索道,是建設在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寧夏第一條高山旅游觀光索道。它全長1200米,高差近百米,往返運行約20分鐘。乘坐索道,從山腳直達風景秀麗的“青松嶺”,輕松悠閑的觀山岳、聽松濤、看飛瀑,盡情領略賀蘭山的自然風光。   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的著名詞句,使賀蘭山的名字廣為天下人所知。登上青松嶺放眼望去,林木蔥蘢、云騰霧漫、氣象萬千。在蒼茫林海之中,還能看到奔跑的馬鹿、跳躍的巖羊、嬉戲的藍馬雞。   滾鐘口   俗稱小口子,位于銀川市西北方向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歷史上曾是李元昊的行宮和民國期間寧夏軍閥馬鴻逵的避暑山莊,現為賀蘭山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滾鐘口風景秀麗,林木蔥籠,共有70多種常綠樹和落葉林,尤以初春時節景色最美,山花爭艷,泉水淙淙,山腰綠蔭蔥蔥,山巔白雪皚皚,這就是名聞遐邇的“賀蘭晴雪”。景區內古禹王臺、興隆寺、晚翠閣等清代所建的寺廟,布局巧妙,錯落有致。賀蘭山前有筆架峰,峰上有望海亭,站在亭中遠眺,銀川市的平原景色一覽無余。   滾鐘口山巒起伏,巖石峻峭,林木蔥蘢,巍峨秀麗。在西夏時,就是“西夏古名勝地”。當時,李元昊曾于山溝北部建造了一處規模宏大的避暑宮苑。現在在這片參差錯落的20多處建筑遺址上,散落的磚、瓦、器物殘片遺物,還俯拾即是。   明清時,這里也大興土木,建造廟宇、樓閣,修建了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斗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這些建筑依山臨險,隨勢自然,錯落有致。山內的三座山峰之上,還建有三座造型優美、小巧別致的白色-式塔。   滾鐘口經過歷代修茸建設,已成為一處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春夏之際,景區內滿谷高杉,一片蔥綠。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山澗里一縷清泉涓涓流淌。“筆架山”、“望海亭”、“獅吼”、“臥虎”、“仙人指路”等奇石神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山中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綠草如茵,絢麗多彩,是最舒坦幽靜的休息之地。   西夏王陵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 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陜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后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在方圓53平方公里的陵區內,九座帝陵布列有序, 253 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 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為“神秘的奇跡”、“東方金字塔”。為了讓海內外人士了解西夏歷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奧秘,在不斷加強陵區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著力開發了以三號陵為中心的游覽區,相繼建設了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能夠展現西夏深厚歷史文化的景點 神秘的西夏陵是銀川西部賀蘭山下的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是人們領略西夏文化、尋古探幽的旅游勝地,它以誘人的魅力和與中原地區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古跡而具有無限的吸引力。   裕陵 <1號陵>考古調查稱1號陵。位于西夏陵區最南端,俗稱“雙陵”之東側。陵主李繼遷,廟號太祖,墓號裕陵,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祖父。生于宋乾德元年(963年),卒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黨項族平夏部落首領,西夏王朝奠基者。自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起,抗宋自立,逐漸強大。宋雍熙二年(985年),誘殺宋將曹光實,襲據銀州(今陜西榆林南),自稱定難軍留后。宋至道二年(996年),邀擊宋軍于浦洛河,進圍靈州(今寧夏靈武市西南)。宋師以五路出擊,無功而返。次年,遣使求和,授定難軍節度夏州、銀州、綏州、宥州、靜州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使。宋咸平五年(1002年),攻陷靈州,改稱西平府,定為都。次年,攻西涼府(今甘肅武威),早吐蕃大首領潘羅支襲擊,中流矢,次年死。子德明繼位,尊為光孝皇帝。孫元昊建國后追謚神威,廟號太祖,墓號裕陵。   嘉陵 <2號陵>考古調查稱2號陵。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約30米處。陵主李德明,李繼遷之長子,系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宋景德元年(1004年)嗣位。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遼封為夏國王,遂建宮闕于鏊子山(今陜西省延川縣西)。宋天禧四年(1020年),遷都懷遠鎮(今寧夏銀川),改稱興州。次年,遼封為大夏國王。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封為夏王,同年卒。李德明與宋、遼和好,集中力量開拓河西,戰勝回鶻,取得甘州、瓜州、涼州,奠定了西夏版圖。子元昊追謚光圣皇帝,廟號太宗,墓號嘉陵。   泰陵<3號陵>考古調查稱3號陵。位于西夏博物館西南,俗稱“昊王墳”,是旅游者經常參觀的一座王陵。塋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雖遭破壞,但仍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西夏帝王陵墓。陵主李元昊,小字嵬理,后改姓嵬名氏,更名曩霄,自稱“兀卒”(意天子)。性雄毅,多大略,曉“浮圖佛學,通蕃漢文”。宋天圣六年(1028年),率兵襲破回鶻夜洛隔可汗,奪取甘州(今甘肅張掖 ——)。24歲被立為太子。宋明道元年(1032年),父死襲位,去唐、宋朝廷所賜“李”、“趙”姓,號“嵬名氏”。稱帝,立年號,更衣冠,立官制,制禮儀,建蕃學,置十二監軍司,又命大臣野利任榮創制文字(西夏文)。宋寶元元年(1038年),筑壇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年號天授禮法延祚。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慶利元年(1041年)及二年,大舉攻宋,與宋軍分別戰于三川口(今陜西延安西)、好水川(今寧夏隆德縣西)和定川寨(今寧夏固原中和鄉),皆獲勝。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與宋議和,并稱臣于宋。宋冊封其為夏國王。夏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1048 年),因奪子寧令哥妻,在沒藏訛龐唆使下,被寧令哥刺死。在位17年。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墓號泰陵。   泰陵布局   泰陵是整個陵區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歷經千年,地面建筑雖遭嚴重破壞,但陵園的闕臺、陵臺基本完好,陵城神墻、門闕、角臺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整座陵園從南到北的遺存有:   闕臺   闕臺:位于陵園南端,于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東西相距離20米,由黃土筑成。闕臺正方形,邊長8米,高7米,上部內收,頂部有一小臺基,其上散有殘磚瓦,推測為原有建筑。闕臺是低齡區別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碑亭   碑亭:位于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闕臺北34米,東西兩碑亭相距80米。1987年考古工作者正是發掘東碑亭,臺基呈圓角方形,四壁呈三級臺階式。臺基地邊長21.5米,頂邊長15.5米,高2.35米。四壁臺階以繩紋磚包砌,石灰勾縫,局部磚尚存。有三個人像碑座出土(應為四座,存三毀一);還出土有西夏文殘碑360塊,殘片文字最多的僅5字;還有瓷、銅、鐵碎片及泥塑殘塊等。   月城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東西長方形,東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墻基寬約2米,高0.7米,占地約10畝,北與陵城南墻相貼。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墻正中有門,石道兩側有石像生基址。   陵城:四面城墻(俗稱神墻)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向距180米,東西相距160米。城墻墻基寬3米,用黃土分段夯筑,各段基如須彌座狀,故又稱須彌座式神墻。陵城四周城墻正中辟門為門闕,門址寬約12米,每個門闕由三個圓錐形夯土基座組成,從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飾殘件推測,曾建有門樓。城墻四角各有角臺,角臺有磚瓦殘存。在南神門內約25米偏西處,有一用黃土墊實的臺基,直徑20米,高0.7米,其上建筑無存,周圍地面殘存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構件,此為獻殿。   陵臺   陵臺:陵園北高矗立約20米的一個塔狀凌錐形夯土臺,用黃土密實夯筑而成,八面七級,夯土臺有椽洞。陵臺周圍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當、滴水等建筑物殘塊。獻殿與陵臺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形似魚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長50米,北端為一盜坑,直徑20米,深約5米。   安陵   安陵 <4號陵>考古調查稱4號陵。位于泰陵西約2公里的賀蘭山山腳下,陵園東、西、北三面環山,面積約10萬平方米,坐北朝南。陵臺八面五級,高15米。陵園布局與泰陵相同,由闕臺、碑亭、月城、獻殿、陵臺、墓道等部分組成。嫌遺存碑亭一座。安陵墓主涼祚(1047年 ~1068年),元昊妃沒藏氏之子。1048年國相沒藏式兄沒藏訛龐唆使元昊長子、皇太子寧令哥殺死其父,復誅寧令哥,立涼祚為帝。周歲即帝位,改元延嗣寧國。沒藏氏立為太后,因帝年幼,母與舅沒藏訛龐執政6年。其間與北宋、契丹時戰時和。性好佛,西夏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役使兵民數萬建承天寺。實行親宋政策,仿宋朝官制,增設職官,起用漢人,調整州軍,與宋互市。1068年12月病卒,在位20年。謚昭英皇帝,廟號毅宗,墓號安陵。   獻陵   獻陵 <5號陵>考古調查稱5號陵。位于泰陵(3號陵)北2.3公里,面積10萬平方米,破壞嚴重。陵城方形,邊長183 米,陵臺夯土已被后人取做他用。該陵有碑亭3座,西邊一座,東邊南北兩座,南小北大。西碑亭出土西夏文殘碑63塊,東碑亭出土漢文殘碑26塊。陵園主李秉常(1061年~1086年),為毅宗涼祚之長子。1068年宋冊封為夏國主。   西夏大安二年(1075年)15歲時,始親國政,實行聯遼政策。西夏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七月,李秉常憂憤而卒,年26歲,在位20年。謚康靖皇帝,廟號墓宗,墓號獻陵。   顯陵   顯陵 <6號陵>考古調查稱6號陵。位于獻陵西650米處,陵園緊依荷蘭山腳,西北兩面環山。獨特之處有馬蹄形外城,南面開口,東西墻前端至月城終止,陵園的闕臺、碑亭、月城、獻殿、陵臺、墓道等布局與其他黃帝陵園相同。陵園主李乾順(1083年-1139年)為惠宗李秉常之長子。西夏天安禮定元年(1086年)即位,年僅3歲。國政由其母梁太后和其舅梁乙浦操縱。1087年被宋朝冊封為夏國主,1088年被遼冊封為夏國王。西夏永安二年(1099年)親理國政,實行結遼抗宋抗金。后來金以土地相誘又背遼附金。推行“尚文重法”的治國方針,貞觀年間刻印的《貞觀玉鏡桶》是一部依法治軍的軍事法典。加強了軍事力量,擴展了領土。西夏大德五年(1139年)卒,年57歲。在位54年。謚圣文皇帝,廟號崇宗,墓號顯陵。   1972年~1975年,寧夏文物工作者正式發掘顯陵,墓室為多室土洞式,由墓道、甬道、中室、東側室、西側室組成。墓道全長49米,墓道甬道兩壁有武士像壁畫。墓室內出土有甲片、銅泡飾、銅鈴、瓷片、鐵釘、珍珠。發掘前此墓多次被盜,出土遺物不多。   壽陵   壽陵 <7號陵>考古調查稱7號陵。位于獻陵北3公里。陵園面積8萬平方米。陵園已被現代建筑破壞,僅剩闕臺、碑亭、月城、陵城部分神墻、陵臺。壽陵墓主李仁孝(1124年~1193年),為崇宗乾順長子,16歲即帝位,改元大慶。李仁孝統治時期,放糧賑饑,減免阻水,同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西夏人慶元年(1144年),令州縣各立學校,并立大漢太學,親釋典。人慶三年(1146年)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發展科舉制度,購買儒家典籍,組織人力翻譯出版西夏文儒家經典著作,于翰林學士院內設有翰林學士、翰林待制和翰林直學士。封西夏文字創制者野利任榮為廣惠王。天盛年間,修成法律《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這是我國第一部以少數民族文字制定、頒布的法律。大興文治,整傷吏治,進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統治機構,加強了封建統治,使夏國“典章文物,燦然成一代宏規”。西夏乾祐十四年(1193年)仁孝卒,年70歲。謚圣祖皇帝,廟號任宗,墓號壽陵。   莊陵   莊陵 <8號陵>考古調查稱8號陵。位于7號陵西北,相距500米,緊靠山腳。莊陵墓主李純祐(1177年~1206年)為任宗仁孝張子。西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即位,時年17歲。西夏天慶元年(1194年)初金冊封為夏國王。李純祐是西夏歷史上“能循舊章”的“善守”之君,竭力奉行對內安國養民,對外附金和宋的方針。但此時蒙古突起于漠北,嚴重威脅西夏國的安全。西夏國內上層同志矛盾重重,1206年,其侄李安全在純祐母羅太后的支持下,自立為帝,純祐“死于廢所”,年30歲,在位14年。謚昭簡皇帝,廟號桓宗,墓號莊陵。   康陵   康陵 <9號陵>考古調查稱9號陵。位于7號陵東北。地上建筑除陵臺外其余建筑無存,陵臺已坍塌過半。康陵墓主李安全,為仁宗仁孝弟越王仁友之子,崇宗乾順之孫。西夏桓宗天慶十二年(1205年),與桓宗母羅氏合謀廢桓宗自立,改元應天。六月,羅氏為子請封冊于金,金冊封為夏國王。蒙古多次用兵西夏,并破克夷門,進圍中興府。李安全親自登城激勵將士守御。蒙古兵引黃河水灌城,城中居民淹死極多。李安全遣使乞援于金,金拒絕出兵。李安全只得向蒙古納女請和,夏金關系趨于破裂。西夏光定元年(1211年)夏齊王遵環廢安全自立。同年8月安全死,年42歲,謚靜穆皇帝,廟號襄宗,墓號康陵。   賀蘭山巖畫   分布于賀蘭山東麓山前、溝內巖壁上的鑿刻圖畫。賀蘭山巖畫自1965年以來就陸續有人發現。1983年文物部門正式組織調查,此后經近十年的工作,在賀蘭山東麓至衛寧北山一線共發現巖畫地點20多處,巖畫近萬幅,收集記錄巖畫資料3000余幅。依據巖畫分布狀況,賀蘭山巖畫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山前草原巖畫,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北段的石嘴山區、惠農縣境內;②、山地巖畫,主要分布賀蘭山中北段,多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③、沙漠丘陵巖畫,主要分布于賀蘭山南段衛寧北山。賀蘭山巖畫的內容,主要有:動物巖畫,種類有羊、馬、牛、鹿、狗以及少數禽類和爬行動物。這類巖畫占了賀蘭山巖畫的絕大部分;人物巖畫,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體、器官等圖像;天體巖畫,有太陽、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巖畫,有弓箭、盾牌、車輛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為數不多的建筑、植物、符號巖畫以及時代較晚的文字題刻等。賀蘭山巖畫的題材,以狩獵、畜牧為主要內容,另外舞蹈、交媾、爭戰、械斗等也是巖畫中常見的題材。賀蘭山巖畫的鑿刻方法主要為敲鑿法、磨刻法和劃刻法。在賀蘭山腹地,平羅縣白芨溝上田村一處巖洞中,還發現了用赭石顏料繪制的巖畫,約31組。關于賀蘭山巖畫的年代問題,一種意見認為可分三期,第一期,春秋戰國前;第二期,秦漢至南北朝;第三期,隋唐至西夏、元。也有人認為,巖畫是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在許多重要問題上,如巖畫的時代、巖畫內容的理解等,仍處在探討階段,尚難定論。   拜寺口雙塔   位于賀蘭縣金山鄉賀蘭山拜寺口北坡臺地上一處西夏寺院遺址內,東南距銀川市約50余公里。兩塔東西對峙,相距80米左右,均為八角形密檐式磚塔,由塔身、塔剎兩部分組成,塔身表面均裝飾影塑彩繪。   東塔通高39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以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塔身之上為塔剎,由剎座、相輪和剎頂組成。塔身一層壁面平素無飾,二層至十三層及轉角處皆有影塑彩繪裝飾。   西塔通高40米,由十三層塔身和塔剎組成,除第一層較高外,往上各層之間距離逐漸收縮,一層塔身面南辟一券門,從券門可進入塔心室,塔心室平面呈圓形;二至十三層塔身每層八面各開一長方形佛龕,龕內各塑一尊彩繪造像,或坐或立,千姿百態。塔身之上為塔剎,由剎座、相輪和剎頂組成。剎座為八角形須彌座。   拜寺口雙塔經考證,始建于西夏,1988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1,知道賀蘭山嗎

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 賀蘭山脈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銀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寧夏境內的最高峰。賀蘭山脈為近南北走向,綿延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界線。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崖谷險峻。向東俯瞰黃河河套和鄂爾多斯高原。山體西側地勢和緩,沒入阿拉善高原。 賀蘭山植被垂直帶變化明顯,有高山灌叢草甸、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種類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陰坡的青海云杉純林帶郁閉度大,更新良好,是賀蘭山區最重要的林帶。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楊、白樺、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種。動物有馬鹿、獐、盤羊、金錢豹、青羊、石貂、藍馬雞等180余種。1988年國務院公布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保護區,面積6.1萬公頃。 賀蘭山自然資源豐富。山前沖積平原上草場遼闊,是寧夏灘羊的重要產區,所產灘羊二毛皮古稱“千金裘”,毛色細潤,卷曲如云。山區富含優質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礦區。另外還有磷灰巖、石英砂巖、灰巖、粘土巖等礦產,其中小滾鐘口生產的粘板巖質地細潤,清雅瑩柔,用它雕成的賀蘭石硯是寧夏“五寶”之一。 賀蘭山是溫帶荒漠與溫帶荒漠草原的分界線,又是西北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水嶺。高聳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對保護富庶的銀川平原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賀蘭山山間有數個東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賀蘭口、蘇峪口、三關口、拜寺口,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帶西夏名勝豐富多彩,有西夏陵園、滾鐘口、拜寺口雙塔等名勝古跡和獨特的沙湖風景區。賀蘭山東南端為青銅峽,峽谷在藍天和黃河映襯下呈現青銅色。相傳大禹治水時,劈開賀蘭山,引黃河北流。現建有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賀蘭山西側有內蒙重鎮巴彥浩特,蒙古語為“富繞的城”。 銀川市境內賀蘭山東麓,分布著極為豐富的巖畫遺存。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賀蘭山巖畫被大量發現并公布于世后,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1年和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巖畫委員會在亞洲召開的兩次年會,都選擇在銀川舉行。1996年,賀蘭山巖畫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際巖畫委員會將賀蘭山巖畫列入非正式世界遺產名錄。

12,賀蘭山是什么地貌

由陸相紅色砂礫巖構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種地貌形態。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砂礫巖層巨厚,垂直節理發育。
賀蘭山是中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為"塞北江南"有著顯赫功勞。它不但是中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是中國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異頗大。賀蘭山還是中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東部為半農半牧區,西部為純牧區。 賀蘭山地區垂直氣候帶較為明顯,東西側自然景觀及農業生產有很大差異。賀蘭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騰格里大沙漠和烏蘭布和大沙漠。具有氣候干燥,夏季炎熱,冬季嚴寒,雨雪稀少,風大沙多,蒸發強烈的特點;而賀蘭山東部則是銀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盛產大米、西瓜、蘋果、枸杞等,聞名中國,氣候上具有無霜期長,熱量資源豐富,日照充足,年日較差大等特點。 賀蘭山地勢高峻,具有獨特的山地氣候特征,冬季嚴寒,夏季溫涼,降水偏多,年日較差小,氣候多變等特點。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頂逐漸增多,即山下200毫米逐漸增加到山頂4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山下為8度左右,山頂為負1度。無霜期較短,山下180天左右,山頂只有124天。一年四季以冬季最長,山下187天,山頂為316天;夏季最短,山下部僅出現3至31天;海拔2100米以上無夏季,春秋相聯,夏季氣候宜人。 賀蘭山日照充足,熱量資源比較豐富,根據2010年統計,年平均日照在3000小時以上。歷年平均氣溫穩定≥10℃的日數海拔2900米處為38.2天,積溫478℃;海拔1112米的銀川平均氣溫穩定≥10℃的天數為172天,積溫為3298.1℃,平均無霜期122-170天。賀蘭山的降水量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現象,平均每上升100m,降水量增加13.2毫米。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山體上部豐雨年其降水量可達600mm,欠雨年則不足200mm。降水的年內分配也極不均勻,全年降水量的60-80%集中在6-8月份,但隨海拔升高年內降水分布趨于均勻,如山地中段海拔2000m以上林區,6-8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量的60-70%,2000米以下到山麓地帶則占70-75%。歷年2000米以上的中山區平均蒸發量為900-1000mm,淺山及洪積扇為1000-1200mm,北段的低山區為1200-1400mm。由于年蒸發量與年降水量的差值巨大,因而空氣很干燥,從中段高山向南北段的低山和東部坡麓,干燥度由2.0增加到8.0。 賀蘭山東坡多風且風速較大,山體上部尤為顯著。主風向在山體上部為偏西風,中下部為偏北風.隨海拔升高,大風日數增多,由平均54天增到158天,一般刮7-8級以上大風的日數每年有24天左右。賀蘭山高山氣象站曾記錄到風速>40米/秒的大風。
文章TAG:賀蘭山簡介賀蘭山簡介

最近更新

  • 武當劍術,武當劍術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常見劍術還有白鴻劍、飛龍劍、簡丹、太乙玄門劍,當然還有你說的太極劍,建國以來逐漸開放,有各種武當系統武術學校的教授和武當的教練,”因此,武當劍術同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武當劍的主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資產管理計劃,結構化資產-2計劃資產管理人不屬于本規范

    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如果有中間份額,在計算杠桿率時應計入優先級份額,資產管理人應該在,結構化資產管理計劃定義為“結構化資產-2計劃”合同另有約定資產-2-1資產管理按合同約定,資產管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最近流行歌曲,最近流行的歌曲

    最近流行的歌曲萬水千山2,最新流行歌曲有哪些最新流行歌曲如下:1、《牽絲戲》。《牽絲戲》是由Vagary填詞,銀臨、Aki阿杰演唱的古風歌曲,發行于2015年,歌曲高潮“蘭花指捻紅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半支蓮,一種花卉又名叫半支蓮的

    一種花卉又名叫半支蓮的太陽花,別名:半支蓮、松葉牡丹、大花馬齒莧、死不了http://baike.baidu.com/view/66173.htm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太陽花,別名: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友善,善良的人!請相信我們

    papersoftskindarefullofsensational新聞報道,這種問題經常發生,這種麻煩經常發生,這個音箱的盒子是手工制作的,手感柔軟,善良,仁慈,友善有同情心,心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什么是初心,能不能告訴我你上大學的初心是什么

    能不能告訴我你上大學的初心是什么2,什么是初心1,能不能告訴我你上大學的初心是什么學習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去大學里面看看,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2,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點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躲藏的反義詞,躲藏的反意詞是什么

    躲藏的反意詞是什么暴露,公開躲藏的反義詞:現身。露頭。暴露。透明。明亮。出現。出頭。呈現。展現。披露。顯現。顯示。顯露。流露。表現。敗露。透露。露出現身暴露暴露。再看看別人怎么說的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6

  • 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孟郊

    本文目錄一覽1,游子吟孟郊2,古詩游子吟全詩3,孟郊的游子吟詩句4,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5,孟郊游子吟1,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前四句描寫的是(母親在兒子臨行前編織衣服)的情景:后兩 ......

    銀川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惠来县| 宜兰市| 辽阳市| 乐业县| 韶关市| 洪湖市| 岑溪市| 神农架林区| 津市市| 彭州市| 宜都市| 称多县| 黄浦区| 丰县| 团风县| 兴文县| 泸州市| 梧州市| 和硕县| 海南省| 北辰区| 清原| 衡东县| 黔南| 桐庐县| 普陀区| 会昌县| 五家渠市| 余干县| 黑山县| 若尔盖县| 微博| 武威市| 商都县| 宜兰县| 安多县| 瓦房店市| 清河县| 日喀则市|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