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廣東坐公交車是不投幣的好不好。可以跟別人換過零錢再投進去啊,我有時候會問,但人家說沒有,真的笑死人了.....你說你不是慈善機構,我也不是慈善機構......公交車是大眾型的......為了這兩塊錢你在這里跟我爭,我都掏了多少了,真是的。
1、你知道在廣州每個月360元生活費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嗎?
公司每月補貼360元生活費給我,一日三餐我是這樣安排的:早餐套餐,酸奶 雞蛋 炒粉 粥共2.2元;中餐,小葷4元 青菜1元 米飯0.5元長5.5元晚餐,①小葷3元 青菜1元 米飯0.5元長4.5元②藕餅 土豆餅 湯共4元每天12元ⅹ30=360元妥妥滴[呲牙]看看下面我今天的三餐,晚上下大雨晚餐就一瓶奶,每天營養足夠了!。
2、在廣州,最窮的時候你是怎么度過的?
謝謝邀請,自己沒有在廣州待過,沒辦法說最窮的時候怎么度過。但是,很多時候生活的壓力是你前進的動力,工資壓力廣州再怎么說也是一線城市。題主5000元的月薪支撐一個四口之家確實很辛苦,題主思考過一個問題嘛?怎么利用自己的時間充實自己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或者通過兼職賺錢。欠著幾萬塊錢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于自身未來有什么規劃,
3、女子在義烏坐公交車拒投幣,回應司機沒帶手機有10塊錢也不投,還辯稱:我在廣東從來沒有投過,你怎么看?
女子在義烏坐公交車拒投幣,回應司機沒帶手機有10塊錢也不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此事發生在義烏的一輛公交車上,視頻中,一身穿白衣的女子坐在公交車中間的位置,下面是公交車司機和女乘客的對話女子:“本來要跟你講的,因為我之前也有坐車,也沒有問的......”司機:“原來你不投幣是有道理的是吧?”女子“對!不光是你這里,我在廣州(東)坐這種車我從來也都沒有投過幣。
”司機“坐這種車從來沒投過幣是吧?”“對!”公交車司機師傅用手機支付,哪知女子更囂張:“我沒有手機,有手機我還不刷嗎?”“你不是說有10塊的零錢嗎?可以跟別人換過零錢再投進去啊,我有時候會問,但人家說沒有,真的笑死人了.....你說你不是慈善機構,我也不是慈善機構......公交車是大眾型的......為了這兩塊錢你在這里跟我爭,我都掏了多少了,真是的,
我在廣東坐公交車是不投幣的好不好?”公交司機師傅:“那你到廣東去好不好,這里是義烏,義烏坐公交車有規矩”。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看女子的照片也是個年輕人,而且還去過廣東,那應該見過世面,公交車需要投幣,需要給親,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那么,為什么不給呢,不給也就算了,說的話還真的是振振有詞,臉不紅氣不喘的,
真的是給年輕人丟臉,中國改革開放一來,一直注重教育。看她的照片,年紀應該不大,至少九年義務上過吧?就算真沒念過書,哪怕是目不識丁的農村人,也會給公交車錢,對于這個女子,我們都明白她不缺錢,誰都不會缺坐公交車的錢。她卻的是素質,是品德,是教養,是文明,真不知道這種人是怎么活這么大年紀的,強烈呼吁對于此女子限制做公交車,
4、你有沒有接觸過廣州人?在你印象里廣州人是怎么樣的?為什么?
我是新廣州人,老家江西,2004年跳槽到廣州前后工作17年了,作為外省人,廣州儼然已是第二故鄉,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喜歡廣州、熱愛廣州,也早已決定余生就在廣州了。喜歡并愛上廣州當然很大原因在于廣州本地人好相處,低調,從不排外,更不會眼紅發展得好的外省人,這一點我深信長三角任何一個城市無法企及,由于歷史原因,上了點年紀的很多廣州本地人文化水平不高,但盡管這樣,他們也多盡可能努力地在與外地人的溝通交流中試圖認真地用普通話,生怕你這個外地人聽不懂而感到內疚。
當得知你在廣州工作和生活有一些年頭了,他會很真誠地征求你的意見:我講白話可以嗎?(白話即當地粵語之意),得到你的同意之后,他便舒了一口氣,順順當當地用粵語與你交流,間或有一些在他看來比較生僻的粵語,他還會觀察你的表情,懇切地問你:懂不懂?[捂臉]我初到廣州那幾年這種現象屢屢發生,現在想來有趣得很,心底里不禁涌現出對廣州人真可愛的一種評價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