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南港的發展在于產業的引進想要看詳細的港區規劃,可以到鄭州港區官網看規劃公示。17年發布的鄭州最新版城市總規劃中,鄭州是一主一城的格局,對于不太了解航空港的人來航空港就是機場和富士康,對于太了解航空港的人來南港除了一個園博園,就是工業和廠房,試問,你們真的了解南港嗎。
1、鄭州航空港區南區如何?
看圖說話,這就是南港的建設標準。對于不太了解航空港的人來說,航空港就是機場和富士康,對于太了解航空港的人來說,南港除了一個園博園,就是工業和廠房,試問,你們真的了解南港嗎?鄭州與河南省把主要發展資金都投在港區,而港區把五年來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在了南港,現在已經可以確定,港區的CBD就在南港,區管委會的家就在南港,所以港區的未來在南港,如果誰現在還要說南港不如北港,那他得有多不了解航空港!北港離鄭州近又如何,北港有大使館又如何,南港的責任與使命絕對要甩北港幾條街,
2、鄭州航空港房價未來會怎么走?
2017年發布的鄭州最新版城市總規劃中,鄭州是一主一城的格局。其中一主是主城區,一城是航空城,也就是所說的航空港,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打造一座城,如此說來,鄭州的未來是要走向“雙城模式”的。雙城模式在國內并不鮮見,很多資源型城市比如包頭、大慶、東營都是這種格局,但這些更多的是老城和新城的關系,也有一些沿海城市,比如青島也是這種格局,這主要是因為城市規模的擴張而形成的。
真正跟鄭州模式類似的,只有一個天津,天津主城之外,還有另一個市區:濱海新區,青島主城和西海岸新區,現在靠海底隧道相連天津主城和濱河新區距離40公里,遠超鄭州和航空港那么鄭州的雙城模式能否實現呢?航空港是否真的能成為一座城?規劃的非常自信,主要來自于對航空港的定位。鄭州航空港,是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臨空經濟示范區,設立的目的,是探索航空經濟的發展,也給河南這么一個內陸省份創造了一種機會:發展大機場,定位國際貨運樞紐,從而打造一個航空大都市,
鄭州想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立足,在高校和互聯網IT產業落后的情況下,發揮地理區位優勢,走高端制造業最為實際,而航空港也定位于此。“東方孟菲斯”,是鄭州的目標,從基本面上看,航空港總體定位還是靠譜的,當然理想很美好,能不能實現就不一定了。而且產業定位是一回事,房價又是另一回事,那么先往好處想,假如真的實現了,航空港的房價上限會是多少呢?房價上限還是先拿天津市區和濱海新區的例子來看一下。
可以看到,濱海新區的核心區房價,最高的區域和天津主城區的外圍是差不多的,但高于主城的遠郊區域,如果換算到鄭州,大概是航空港的核心區域,和鄭州四環附近的房價是差不多的,要高于鄭州的遠郊區域。目前鄭州的四環附近,南四環外大概一萬二左右,北四環最低的也差不多這個價,而航空港起步區的房價現在9500-10000左右,也有更低的,整體看低20%以上。
從這個角度看,航空港的房價水分并不大,這里說的是航空港的起步區域,那么價值高地在哪呢?我認為還沒開始建設,它大概在河東區域。河東有兩大價值高地總的來說,假如雙城模式真的能實現,那么目前港區的房價水分并不大,尤其是以航空港的市政設施和各種環境來看,其實超過鄭州很多新區,如果再看一下青島的房價,也差不多是類似格局。
以前發過文章曾說過,鄭州主城區并不是以環來劃分房價的高低,而是要看具體區域,外圍核心區比里邊的房價高很正常,而同樣的邏輯,航空港的核心區雖然不能跟鄭州核心區比,但超越遠郊以及一些市區的邊角料區域也是非常合理的。而最終能達到什么水平,還要看“雙城模式”是否能真正實現,當然目前的港區有著自己的問題,有先進之處,也有一些不足,尤其是產業和人口導入上的速度還是很慢的。
這里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實現雙城模式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一個老城作為基礎,缺陷所謂的基礎,也是先以天津或青島的例子來對比。天津濱海新區能成型,除了規劃早,發展時間長,新區級別高以外,以塘沽為基礎非常關鍵,再加上港口經濟的發展,一步步走到今天,雖然不能說特別成功,人氣也稍顯不足,但單論GDP幾年前就已經破萬億,比整個鄭州都高,能說它一無是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