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一座區域發展非常均衡的省份。湖北是一座比較強的省份,在全國來看基本只有江蘇的發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能夠和湖北相比,湖北省的GDP情況湖北地理位置不錯,尤其是省會武漢,交通便利,是中部的核心區域,在經濟規模上也不錯,2018年湖北省的GDP是3.94萬億,全國排名第7位,除去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樣的省份是無法超越的,湖北省的經濟總量的排名是比較不錯了,僅低于河南和四川,河南和四川都是人口大省。
1、湖北是一個怎樣的省份?
湖北?是一個大熔爐的省份。一群人自稱老鄉卻說普通話,基本就是湖北人,襄陽地區講河南話,十堰地區講陜西話,恩施地區講四川話,荊州地區講湖南話,黃石地區講江西話,黃岡地區甚至就有英山縣來自安徽,基本安徽話。湖北有代表性的方言也就是武漢話、黃岡話,湖北教育很發達,武漢的大學數量應該說僅次于北京、上海,與南京相比毫不遜色,力壓西安、成都、杭州、廣州等地。
但湖北的大學生卻留不住,涌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發達地區,湖北的教育名揚全國,問題是湖北優秀師資從大學老師到中學老師都在外流。湖北四季分明,既是千湖之省也是長江與漢水灌溉之地,農業發達,湖北工業經過晚清民國以來的發展,僅次于幾個發達省份,武漢鋼鐵公司、光谷,也是赫赫有名。湖北的發展有些郁悶,那就是武漢市越來越大越來越發達,省內“高處不勝寒”,沒有可堪匹配的其他城市,
2、湖北發展怎么樣?
1、省一級來說,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說,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3、湖北黃岡在湖北內是最落后的嗎?
湖北被認為是“最窮”的四個縣,不在黃岡,也不在孝感其中第一個地方就是咸豐縣,咸豐縣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轄,湖北西大門,為荊南之要地,距州府所在地恩施98公里,距重慶市黔江區53公里,從地理位置來看還是很有優勢的。咸豐縣國土總面積255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6.4萬人,總耕地面積4.4萬公頃,境內分布著很多少數民族,縣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支柱主要以農業為主,
第二個地方就是竹溪縣。竹溪縣為十堰市下轄縣,位于大巴山脈東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鄂西北的邊陲,鄂、渝、陜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該地區是是連接華中地區、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區位優勢明顯,竹溪縣國土面積3310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36.8萬人,縣經濟主要以:農、林、牧、漁業等農業發展為支柱,該地區生產總值約為5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