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被稱作順德府和邢臺悠久的歷史有關系,邢臺已經(jīng)有3500年歷史。邢臺的清風樓是三層建筑,據(jù)說始建于唐宋年間,最初也不叫清風樓,后來因為朝代的更替,這座樓在戰(zhàn)亂中收到損壞,以后的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其中明朝成化年間,當時的順德府知府黎永明籌集資金進行一次重修,建成后樓高七丈有余(是不是得有20多米高啊)。
1、為什么邢臺稱順德府?
邢臺被稱作順德府和邢臺悠久的歷史有關系,邢臺已經(jīng)有3500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邢臺在元代到民國初被稱作順德府,這期間雖然經(jīng)過朝代的變遷和行政區(qū)域的變化但是順德府這個稱號卻沒有改變過。元代中統(tǒng)3年(1262年)當時邢臺被稱作邢州,由于地理位置要沖,被當時在位皇帝升格為順德府,并且賞賜金虎符,并且立安撫司,下屬洺,磁,威三個州,
一直到元二年(1265年)順德府改成了順德路,邢臺、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xiāng)、廣宗、巨鹿九縣都歸其管轄。明代順德府,當時隸屬于中書省,相當于地級市,在洪武元年再次把順德路改為順德府,繼續(xù)管轄九縣。所屬人口大約28萬人(含下屬縣),清代繼續(xù)沿用明代一部分制度,順德府得意保留,繼續(xù)讓順德府管轄九縣:邢臺、隆堯、內丘、平鄉(xiāng)、任縣、巨鹿、沙河、南和、廣宗。
2、邢臺的古建筑有哪些?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美麗的邢臺都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筑,1、內丘縣扁鵲廟。在1982年,鵲山祠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存的古建筑得到了非常妥善的保護,也逐漸恢復了廟會規(guī)模,1985年,經(jīng)過縣政府的批準,內丘縣文物保護部門以“內丘縣修復扁鵲廟籌備委員會”的名義,而發(fā)出籌集資金修復扁鵲廟的公開信,號召群眾自愿捐助、保護、維修鵲山祠,來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大家都非常熱情的捐款,終于通過四年努力,將后土前殿、白子殿、藥王廟和扁鵲殿臺基修復一新,也隨之擴大了廟會規(guī)模,
2、寧晉縣廣濟古橋。位置在寧晉縣鳳凰鎮(zhèn)的南關村,坐落于洨河之上,是古老的三聯(lián)拱石橋,據(jù)傳與趙州安濟橋建設的年代非常相近,其建造工藝也是借鑒了安濟橋的思路,廣濟橋是青石構建而成,設計科學,造型非常優(yōu)美,雖然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洗禮,但原來的樣貌保存的非常好,成為寧晉縣古橋遺留的典范,3、寧晉縣云臺寺。云臺寺的位置在寧晉縣北河莊鎮(zhèn)的柏房村南,原來有占地面積約15-16公頃,原來的名字叫普照庵,建立于東漢末年—建之開皇年間,人們又稱它為:云臺庵,唐朝開元年間被改為云臺寺,當時云臺寺氣勢恢宏,工程浩大,云臺寺為唐代名剎,最盛時期,僧尼達200余人,燕王歸北時被毀于戰(zhàn)亂中,1998年經(jīng)市主管有關部門批準,同意重修云臺寺,云臺寺大雄寶殿、天王殿于2005年和2007年11月8日落成并開放,陸續(xù)建起鐘鼓樓、藏經(jīng)樓等,寺院建筑陸續(xù)建完,
3、邢臺清風樓的門票多少錢?
現(xiàn)在登上清風樓是需要掏錢的,但是這個不叫門票,因為在清風樓一樓到二樓臺階處立有一個愛心捐助箱,大概意思就是要愛護文物,捐獻一元用于保護歷史文物的,你不需要把錢給工作人員,而是直接把錢投進捐助箱中,這樣就可以在二樓四處游覽下了。但是如果你還想在上三樓看看下的話,每人需要再掏五元錢,三樓上面是木質建筑了,每次不能上去太多人,
邢臺的清風樓是三層建筑,據(jù)說始建于唐宋年間,最初也不叫清風樓,后來因為朝代的更替,這座樓在戰(zhàn)亂中收到損壞,以后的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繕,其中明朝成化年間,當時的順德府知府黎永明籌集資金進行一次重修,建成后樓高七丈有余(是不是得有20多米高啊)。當時順德知府帶領著當?shù)氐拿耸考澋菢琴p景,曾經(jīng)說過:“皇風清穆,來自帝側,我先宣之,播于八極”,標榜執(zhí)政要清正廉潔,于是這座樓并被命名為清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