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習好文言文,有幾點需要注意。最近初二的一次開學考,孩子的現代文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環節,幾乎沒有失分,古文閱讀由于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孩子的文言文閱讀積累,詞匯量都遠遠不夠,所以我開始采用的是我帶孩子導讀的方式,一篇文言文,一定要多讀幾遍,讀出它的語言節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文言文的語感。
1、初中生如何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文言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點,不但是初中學生,即使是高中學生,也不輕松。這是因為文言文在語言習慣,句子結構,詞義,語法等方面與現代社會離得比較遠,幾乎可以說是學生的“第二語言”,要學習好文言文,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要有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新華字典沒用,二是要出聲地朗讀,就像小學生高聲朗讀課文那樣。
一篇文言文至少要讀兩遍,只讀一遍沒用,讀的時候要慢一點,不能讀得太快。古本的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但句子的節奏很清晰,它就是靠節奏來斷句的,否則,連古人自己都讀不懂,所以,一篇文言文,一定要多讀幾遍,讀出它的語言節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文言文的語感。三是動手,一篇文言文讀得大致上懂了,就要動手,嘗試著翻譯,把它翻譯成現代漢語。
這時,用得上一個“啃”字,一字一字地“啃”,一句一句地“啃”,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項基本功。翻譯文言文可以從已經學過的文段開始,老師講過的文言文,你可能以為已經懂了,只要你拿起筆來翻譯,你就一定會發現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可沒那么簡單呢。四是閱讀文言文時心思要細,如果說讀現代文是“吃大餅”,那么,讀文言文就像“啃鴨脖子”,它的思維密度比讀現代文大得多。
2、孩子上初一了,語文成績很弱,才考60多分,文言文閱讀基本答不到得分點,怎么辦?
我孩子目前初二,去年剛上初一的時候語文曾考過幾次60分 ,這里結合我的經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如果孩子今年剛上初一,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沒有正式月考,期中考,可能孩子經歷的只是開學摸底考,或者分班考。依照我的經驗,這兩次考試是屬于“下馬威”性質的:直接用了類中考的題型,好多題型孩子們小學根本沒接觸過,
這樣考試的目的是給孩子們先潑點冷水,挫挫孩子們的浮躁和輕浮氣。我們孩子去年這兩次摸底考都是60分 ,他班里孩子們普遍都是60、70分,而孩子們小學語文基本都是80、90分 ,這天懸地隔的成績難免會讓父母焦慮,基于此,剛升初一的語文考試成績低的話家長需要正確對待,孩子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初中語文考核的重點,思路和題型都不同于小學,家長和孩子們需要適應的過程,
其次,談一下語文學習方法。我在孩子經歷了初一語文剛開學時成績的“”滑鐵盧”之后,通過對他試卷的分析,主要從三大塊加強了訓練和引導,第一、閱讀理解環節。分為現代文閱讀和古文閱讀,這兩個環節采用的練習題型都是中考真題(開始主要用的參考書是53,后來就用了中考專項。)具體路徑為:周末或寒暑假,采用固定頻率讓孩子定期練習,
現代文閱讀每周2-3篇,古文一周4-5篇。現代文閱讀先讓孩子自己做在一張空白紙上,做完后對照答案自己琢磨錯點在哪里,然后再完整抄寫正確答案,古文閱讀由于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孩子的文言文閱讀積累,詞匯量都遠遠不夠,所以我開始采用的是我帶孩子導讀的方式:先讓孩子答題閱讀一下,然后不懂的我和他一起查閱字典,直到弄懂全部意思和重點詞匯。
這樣堅持了一年的結果:孩子的現代文閱讀和古文閱讀都有了實質性的進步,孩子的踩分點技能在不斷提高,最近初二的一次開學考,孩子的現代文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環節,幾乎沒有失分。第二、基礎知識環節,這個我是從兩方面幫助孩子強化的。第一方面是告誡孩子緊跟老師步伐,聽好課堂內每一節課,對老師強調的基礎知識,做到100%無盲點,
第二方面是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讓孩子做一些中考基礎知識真題,比如修改病句,選詞填空,標點符號等,對孩子錯的地方及時講解,重點標注,以便以后重點復習。第三、作文環節,我現在對孩子作文環節的指導是,平時讓孩子盡可能地多練習,認真對待學校老師布置的每一篇作文,孩子寫完初稿后,我會給孩子在遣詞造句上進一步完善潤色,力爭把孩子的每一篇作文都打造成范文模板,然后到考試場上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