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入川龐統守荊州會怎么樣。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鎮守荊州之人由關羽改為趙云會怎么樣,如果諸葛亮鎮守荊州,一定會處理好荊州的防務,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應派能文能武的兵將把守,孫吳與蜀漢聯姻友好,就沒有戰爭,如諸葛亮鎮守,只要聯姻破裂,也難免沒有戰爭,不過會延遲兵刃相見局面,不會失去荊州,因荊州的位置是東吳進出的重要門戶,遲早是必有戰事的。
1、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關羽換成趙云鎮守荊州會怎么樣?
諸葛亮入川時,如果把鎮守荊州之人由關羽改為趙云會怎么樣?絲語認為,這是一個既受當時的條件制約,又是讓諸葛亮感到很無奈的選擇,要搞清楚諸葛亮為什么最后決定由關羽駐守荊州,必須弄清楚在里面的前因與后果。話說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一路進軍到達涪城的時候,先有廣漢人彭羕獻計救了其數萬人性命,并對劉備說:罡星在西方,太白臨于此地,當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
后有諸葛亮特遣馬良奉書告劉備說: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于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值此惑疑之際,劉備原本是打算回荊州與諸葛亮從長計議征伐西川之事的。無奈龐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私自臆斷諸葛亮是害怕他取了西川,立了功,特意奉書阻攔他,于是,再三催促劉備進軍攻取西川,最后不僅偷雞不著蝕把米,自己也在落鳳坡遇險被張任亂箭射死,還讓劉備在涪城陷入了進退兩難,不得不修書搬諸葛亮前來解圍救困的境地。
其實,諸葛亮入川,留關羽駐守荊州是劉備的主意,諸葛亮本來是想要換人駐守荊州的,但無奈“上意”難違,最后,只好再三囑咐關羽:北拒曹操,東和孫吳!可以說,諸葛亮之所以最后將駐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也心有無奈,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后面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結局,關羽自己要承擔主要責任,劉備其次,諸葛亮最多只能是第三“責任”人,
如果當時荊州真的換了趙云駐守,情況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絲語認為,說小了荊州的歷史會改寫,說大了三國的歷史得改寫。第一,憑借趙云的成熟與穩重,他一定不會違背:“北拒曹操,東和孫吳”的原則及策略,所以,他不會給東吳偷襲荊州的機會,守住荊州也就不是問題,第二,如果由趙云駐守荊州,他一定會時刻把荊州的安穩當作自己的第一要務,更不會冒險進攻襄樊,確保荊州的防守固若金湯。
2、如果諸葛亮和劉備入川,龐統守荊州會怎樣?
謝謝邀請!如果諸葛亮入川龐統守荊州會怎么樣?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二十歲時司馬徽稱龐統是江南各州讀書人中最杰出的人物,龐統由此而出名,樣子較丑,但性子直善陽謀,不善吹牛拍馬,龐統為劉備設計了上,中,下三策,劉備采用了龐統的中策入西川是一路凱歌,沿途郡縣都被攻克,劉備在涪城大宴將士,對龐統說:聚會,真是快樂極了,龐統說:把征服別人的領土當成歡樂,這恐怕是不仁之兵吧!當時劉備醉了,怒沖沖地說,武王伐紂,軍隊前敢后舞,難道就是不仁之師了嗎?你話不對,快點退出宴會吧!龐統立即退了出去,不一會劉備酒醒后悔了,又把他請了回來,龐統坐回原位,并沒有向劉備致謙的意思,自斟自飲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生過,劉備問剛才我們的爭論究竟是誰的失誤,龐統回答說君臣都有失誤,
劉備大笑。從這一軍事行動及對話就能看出龐統性格及卓越的軍事才能,拿下西川龐統之功也,若說軍事才能諸葛亮比龐統那差得遠,諸葛亮的才能不在領兵打仗上,諸葛入川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難道還有誰比劉備更清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因劉備打仗是基本不帶諸葛,也就是說帶不帶他都一樣,夷陵之戰這么大的行動,也可以說關系到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都沒帶諸葛亮,可見諸葛的軍事才能很一般,劉備死后由諸葛領兵六出祁山的確是勞民傷財。
3、如果關羽在荊州牽制魏軍,諸葛亮領兵攻下長安,三國局勢會怎樣?
如果關羽能夠在荊州牽制魏軍,而蜀漢集團拿下長安,那么就會形成后三國的鼎力時代,而蜀漢也會成為三國最強存在,也就最具有勢力統一天下,只不過攻下長安的統帥不應該是諸葛亮,而應該是劉備。隆中戰略是蜀漢的奮斗目標在隆中戰略中,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規劃,那就是先占有荊州和益州,之后兩路出兵,一路攻取南陽洛陽,一路攻取長安關中地區,要知道當時劉備所占有的不過是新野一縣之地,而隆中戰略則是稱霸天下的大規劃,劉備有這個能力嗎?為此諸葛亮做了較為詳細的分析,那就是曹操打不得,但是要反對;孫權打不得但是要結盟;劉備的優勢在于帝王之后,有一塊大的招牌,而且劉表守不住荊州,劉備久在荊州,又和劉表同是宗室,因此,可以先拿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