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來人口規模來青島外來人口比濟南多近50萬,但濟南外來主體基本上都是省內,青島的省外人口更多,其中包括近30萬外籍人口。濟南雖然沒有青島經濟發達,但是可以充分發揮省會和區位優勢,至少對周邊城市和鄰省較近城市的吸引力比較強,所以省內外來人口吸引力并不比青島差,雙方唯一差別也就是省外務工人口規模。
1、青島和濟南哪個更受歡迎?
受歡迎主要是針對外地人來說,那這就要看從哪個方面來講。對于外地人而言,去其他城市的原因要么辦事、要么旅游、要么走親戚,辦事出差是比較有局限性的,走到看到的比較有限,受第一印象的影響很大。比如我遇到過一個客戶,每年青島出差一次,每次都是去城陽區,最早一次是2009年,他在城陽的郊區位置辦事,然后所謂的“去城里”就是到城陽的中心區域,于是他對青島的概念就是“城里”也跟三四線城市建設差不多,
而他在濟南的辦公地點離泉城廣場很近,這是濟南最中心的區域,于是他對兩城的概念就是濟南市中心PK青島遠郊,自然是更喜歡濟南。直到他在濟南的長期派駐工作改至青島,而且地點變成了市北和市南交界處,他才有空到主城區逛一逛,去年更是第一次到五四廣場,這才改變了之前的看法,從旅游角度來說,看旅游業收入就知道了,青島2017年旅游業收入1653億,位列全國第8位,濟南去年旅游收入為920億,未能進入30強榜單。
2、濟南和青島,誰能更吸引外來人才?
青島比濟南薪資待遇略高,環境和氣候好很多,目前是新一線城市,自然吸引力更強,但濟南也有自身優勢,濟南是省會,鄰城遠多于青島,而且自身作為陸路樞紐,對于人口規模更大的魯中魯西地區的外出務工者有著便捷的交通和距離優勢。所以事實上濟南的外來人口當中,來自濟南鄰城的占比超過6成,目前從外來人口規模來說,青島外來人口比濟南多近50萬,但濟南外來主體基本上都是省內,青島的省外人口更多,其中包括近30萬外籍人口。
未來吸引力來說,濟南在合并萊蕪之后,城市定位升格的決心已然顯現,這對于吸引力的提升必然有幫助,但是相比于連年入圍宜居城市十強的青島而言,濟南的環境、氣候以及市區交通都不及青島,工資不比青島高,但房價可不比青島低多少,尤其租金方面幾乎持平,所以在收支比和居住環境競爭力方面,青島優勢很明顯。當然濟南吸引力在提升,青島也沒閑著,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景點都很多。濟南與青島是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城市,濟南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而青島在歷史上痕跡很淺,近代之后迅速發展,放眼整個山東的歷史,最輝煌的時代反而是遙遠的春秋戰國時代,隨著歷史的演進,自齊國以后再無一個影響中國的大朝代建都于齊魯,究其原因與地形有關。而濟南,因為坐落于五岳之首泰山腳下,雖然歷經千年的朝代更替,本地文化一直延續至今,
理解到這個層面,你就能曉得濟南的旅游看點是什么了。沒錯,是歷史,是齊魯的文化淵源史,而近代以來,中國的國力貧弱,洋買辦生意大好,中國的東部沿海紛紛成為洋人們的通商天堂,在這個趨勢下,青島,作為北方的港口,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或作為殖民地,或作為民族資本發展的樂園,城市建設從無到有,規模迅速成長,而因為通商與多元文化的交流,塑造了這座城市的性格。
你在青島旅游,看的近現代,風景與近代中西方世界碰撞時期的歷史建筑,兩個城市各具特色,構成了山東的古往與如今。山東的這兩個窗口,就像一個微縮版的當代中國,你既能看到穩重厚實的一面,也能看到張揚自信的一面,走過了全國,我仍然自豪的推薦每一個游客來山東深度游,不僅僅濟南與青島,還有圣人的曲阜與帝王封禪的泰山,蓬萊的仙島與中日甲午海戰的劉公島,這里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精神的歷史。
4、青島、濟南、濰坊哪個城市外來人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