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遼寧 > 沈陽市 > 荀子,荀子的資料

荀子,荀子的資料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8-14 05:05:31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荀子的資料

 荀子(xunzi)(前325年-前235年)名況,字卿,后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

荀子的資料

2,荀子生平簡介

荀子(發音為shund-zee,lc 310-c. 235 BCE)是中國戰國時期(約公元前 481-221 年)的儒家哲學家。又名荀光、荀子、荀子、荀光。荀熹譯為荀子,亦是書名(荀子),其名聲經久不衰。 荀子是繼孟子之后儒家思想最偉大的改革者,儒家五圣中的最后一位: 孔子(l. 551-479 BCE) 曾子 (l. 505-435 BCE) Tzu-Ssu(也稱為 Zisi,lc 481-402 BCE) 孟子 (l. 372-289 BCE) 荀子 (lc 310-c. 235 BCE) 儒學最初只是在戰國之前的春秋百家思想時代(約公元前772-476年)發展起來的眾多哲學之一。孔子從周朝(公元前1046-256年)的文化著作中發展了他的體系,周朝在他的一生中正在衰落。然后由他的學生子司和孫子子思開發,直到它被認為是孟子完全闡明的。 然而,荀子不同意孟子的一些基本概念,并進一步改革了制度。他開始被認為是他那個時代的主要哲學家,但后來由于與他的兩個學生韓非子(公元前 280-233 年)和李紹(也被稱為李斯,公元前 280-208 年)的交往而失去了地位)。韓非子發展了法家哲學,這為秦王朝(公元前221-206年)的 *** 提供了信息,秦國征服了其他國家并結束了戰國時期。其后,李少任該政權始皇始皇始皇的丞相。(r. 221-210 BCE)和他的繼任者。秦朝的統治是如此的壓迫、殘暴和毀滅性,以至于任何與它有關的人都享有它的壞名聲,荀子也是如此。 荀子對人類存在本質的實用主義觀點和他對超自然影響的否認不僅影響了儒家思想,而且預示了后來其他文化中的哲學運動。 他的觀點早在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就為人所知,漢朝繼承了秦,并將儒家思想作為國家哲學,但他的著作《荀子》卻失傳了,很可能被秦毀掉了,直到它由學者劉翔(公元前 79-8 年)重新發現,他是一位皇宮圖書管理員,他收集并整理了這些章節并寫了一篇評論。荀子對人類存在本質的實用主義觀點和他對超自然影響的否認不僅影響了儒家思想,而且預示了后來其他文化中的哲學運動。他因完成了儒家體系以及作為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而享有盛譽,在今天得到了認可。 歷史背景與生平 荀子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暴力、最混亂的時代之一。周朝在春秋時期衰落,曾經在其控制之下的國家現在都在尋求維護自己的優勢并獲得霸權。周朝制定了分權政策,在該政策下,忠于國王的各個國家幾乎自治。當王室開始失去對這些國家的控制時,強者開始吞并弱者,直到有七個國家——楚、漢、齊、秦、魏、燕、趙——在戰國時期,它們各自戰斗。其他幾乎不斷地進行控制。 荀子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他的日期只是一個近似值。大多數學者都同意c的出生日期。公元前 310 年,但關于他生平的任何信息都很少,來自劉向的《荀熙》和司馬遷(公元前 145/135-86 年)的《史記》(約公元前 94 年),這些資料保存了他的聲譽. 荀子生于趙國渾光,在齊國學習哲學,最終成為吉夏書院的老師(如孟子一樣)。他接受了他進一步發展并教給學生的儒家哲學體系。他離開這個職位前往其他國家,將他對儒家的看法傳授給不同的國王和王子,希望他們將其作為他們的國家哲學。孔孟做過同樣的事情,取得了同樣的結果:沒有一個統治者對專注于修德和自強的哲學感興趣,他們只想要一種能使他們成為最強大的哲學。 荀子最終抵達秦國,可能是作為 *** 工作的準候選人,也可能只是作為一個訪客。與他的余生一樣,人們不知道他為什么在那里或他做了什么。人們認為,與其他國家一樣,他試圖說服秦人接受儒家思想,并且可能曾在學校(官方或非官方)任教。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可能會直接教導后來的法家創始人秦韓非子和未來的秦朝丞相李斯,這個協會后來玷污了他的聲譽。 只有擁有一個公正和有道德的 *** ,人們才能希望在一個國家的公民身上看到同樣的品質。 在秦朝遇到一些不明問題后,他前往楚國,被楚國丞相春申勛爵(公元前 238 年)任命為蘭陵縣令。公元前 238 年,春申君被暗殺,荀子的位置讓給了另一個對立的派系負責。他一直留在楚國直到他去世,這通常被稱為 c。公元前 235 年,盡管也有人聲稱他在世時見證了秦朝的崛起以及韓非子和李斯在 *** 政策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說法將他的死亡時間定為 c。219-218 BCE,這通常被學者們拒絕。 他所教授的儒學形式被認為與他的《荀子》一書中出現的形式相同。一種務實的,根據某些觀點,對儒家愿景的解釋遠比其創始人或早期圣賢所提供的要悲觀得多。 儒學 先荀子 儒家體系最初與其他許多體系一起發展于春秋時期,即被稱為百家的時代。隨著周朝的崩潰,曾擔任官職的教師和學者失業。這些知識分子到別處尋找工作,或建立自己的學校,教授他們特定的系統,這些系統或多或少是對當時持續不斷的戰爭和不穩定的直接反應。 幾乎所有的百家思想都提出了一種與自己和他人和諧相處的方法,主要的學派都強調這種和諧從 *** 開始的重要性。只有擁有一個公正和有德行的 *** ,人們才有希望看到一個國家的公民具有同樣的品質。 在此期間相互爭奪錄取的眾多學校中,有 14 所被認為是值得注意的: 儒 道教 律法主義 墨家 名校 陰陽派_ _ 小型會談學校 外交學院 農業主義 合一 陽主義(享樂主義學派) 相對主義 軍事學院 醫學院_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會或多或少地相互借鑒,但最終影響最大的三個是儒家、道家和法家。儒家認為人本質上是善良的,但需要指導、鼓勵和榜樣來表達這種善良。道教聲稱,人們行為不端是因為他們與自然脫節,只需要與宇宙的道(道)力量對齊,才能生活和行為良好。法家拒絕了這兩種觀點,并認為人們完全受自利和自私的驅使,因此需要嚴格的法律來控制他們的沖動并維持一個有序的社會。 儒家和道家有一個共同的觀念,那就是有一種神或更高的力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儒家,這是天(天)在道家是是道(道)。儒家似乎總是帶有強烈的法家元素,但在鼓勵良好行為時強調個人美德勝過法律。孔子工作的文本是: 易經 詩經 禮典 歷史經典 春秋之志 在吸收了這些文本的教訓和模式之后,人們通過定義為“五常四德”的道德準則,堅持個人誠信和社會責任的哲學: 仁——仁 義——義 禮——禮 智——知識 鑫——誠信 孝——孝順 忠——忠誠 杰——應急 義——正義/正義 這是孔子和他的前兩個繼承人開發的系統。孟子簡化了儒家的愿景,在承認五常四德的同時,將它們歸結為基本的四個: 仁——仁慈/仁慈 義——義/善 智——知識/智慧 禮- 禮節/適當的儀式 這些被稱為孟子的四種子,因為他認為這些美德是人所固有的,只需要適當的鼓勵就可以發芽和開花,讓一個人充分發揮作為一個優秀的人的潛力,被稱為君喜,譯為“君子”。 孟子同意孔子的觀點,即人本是善的,注意到人有幫助他人困難的傾向,并通過他著名的男孩和井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如果一個人遇到了一個掉進井里的男孩,那個人的第一個傾向是提供幫助——即使他們與那個男孩或他的父母沒有任何關系,也沒有理由相信任何獎勵——而且,如果他們無法直接幫助男孩,他們會找到可以幫助的人。 孟子聲稱,通過這個例證,我們可以認識到人類的內在善良。人們之所以表現不好,是因為過度發展的自利意識會鼓勵自私和驕傲的行為。要想過上更好、更充實、更能與社會互動的存在,所要做的就是接受儒家理想,培養每個人內在的四顆種子。 孟子將歸于孔子的著作《禮記》 、《中庸之道》和《論語》等孔子的著作添加到了儒家課程中,并且在他去世后,還增加了《孟子著作》 。這四本,以及孔子之前的五本著作,被稱為“四書五經”,成為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的必讀書籍。 荀子變法 這是孟子改革后的儒家思想,但荀子會進一步推動改革。學者 Forrest E. Baird 評論: 儒家學派的第一道裂痕在孟子的右翼理想主義學派和荀子的左翼現實主義學派之間打開了。作為儒家同胞,他們有很多共同點,包括君子理想、重仁義、以教育為人生主要變革力量、崇尚古禮、正名、信德。人道 *** 。(294) 荀子在兩個最核心的概念上背離了儒家創始人和改革者的愿景。他堅持: 沒有更高的力量會影響人類的思想、性格或行為。 人性本質上不是善的;人天生邪惡,以自我為中心,本能低下。 荀子駁斥了天為影響的概念,并指出,無論一個人是否祈雨,雨會根據特定季節的天氣模式下落或不下落。如果一個人祈求下雨,下雨了,一個人感謝神力;如果一個人祈求下雨而沒有下雨,一個人會感到失望和沮喪。這兩種反應都同樣不合理,因為天堂與降雨毫無關系。荀子強調恒常的概念:自然總是按照固定的、可觀察的、規律的方式行事。在可能下雨的日子,預計下雨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事實并非如此。 孟子和荀子一致認為,人可以通過遵守禮節和自強不息的紀律來成為好人。 他還拒絕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善良的說法,理由是很明顯必須教人做好人,但沒有人必須教任何人自私自利。如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不需要發展百家思想來指導人們如何和諧相處。相反,荀子說,人們需要儒家鼓勵的那種儀式和教育計劃,正是因為他們遠非天生傾向于善良。 荀子會反駁孟子的井中男孩的例證,指出有人試圖拯救男孩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許男孩在大喊大叫,尖叫聲很煩人,也許這個人不想被男孩的尸體毒死,也許這個人期待著救孩子的回報,或者這個人把孩子誤認為是自己的孩子。沒有理由假設某人出于與生俱來的善良而無私地行事,那么,他們更有可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行事。 即便如此,孟子和荀子一致認為,人可以通過遵守禮節和自強不息的紀律來成為好人。盡管荀子拒絕孟子關于人性的核心主張,但他贊同四種子的概念,因為通過遵守鼓勵這些美德的儀式,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優越的人。 盡管天影響人類行為的概念被拒絕,但荀子承認道的存在: 道非天道,非地道;是人所視之道,君子之所為。(荀子,8.3) 建立美德概念的早期圣人不是從某個神圣的來源“接受”它們,而是通過反復試驗來理解它們。荀子以先人渡河或溪流為例,為追隨者留下標記,哪些地方較深,應避而遠,哪些地方更穩固。他聲稱,自然之道確實存在,但它與自然有關,與人類命運無關;人類直接決定人類的命運。 如果一個人希望自己的莊稼生長,就應該遵守適當的種植程序,以便在適當的時候澆水;一個人不應該祈求豐收而就此罷休。荀子聲稱,來自天上的征兆和征兆應該被安全地忽略,因為它們不可能與一個人的生命有任何關系。 然而,荀子同意孟子和孔子的觀點,即準確的語言作為正確反映現實的重要性。在這方面,儒家很可能受到邏輯學家惠施(前 380-前 305 年)和公孫龍(前 380 年)創立的名校(上文提到的 100 個學校之一)的影響,重點是單詞與它們所代表的概念的對應程度——例如,“杯子”這個詞反映了被稱為“杯子”的物體的程度。荀子認為,人們應該謹慎而準確地使用語言,以防止自己歪曲客觀現實。語言的目的是交流,所以準確的詞匯是最重要的。 荀子也同意了成為君子的自我實現的目標,以及 *** 應該如何關心全體公民的進步。不僅僅是上層階級的奢華和舒適。在這一點以及許多其他方面,荀子的觀點與孟子的觀點相當接近。即使考慮到他們分歧的中心概念,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通過教育和自律來提高個人性格。 結論 荀子所保留的四書五經,是儒家理想通過禮儀和行為表現出來的基本體現。他的改革的重要性在于他對以前主要是理想主義的概念引入了一種完全實用的方法。秦掌權后,該政權受到儒家學者的批評,他們可能——也可能沒有——一直在遵守荀子的哲學版本。該政權的回應是譴責除法家之外的百家學派的所有著作,并在公元前 213 年至 210 年之間焚燒他們的書籍。荀子的作品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但與其他作品一起被反抗政權并藏書的人保存下來。 秦滅后,以荀子為師或受荀子影響的李斯和韓非子,說得委婉些,被人看不起,荀子的名聲也因此而受損。看來他們倆都只是真正回應了他對人性的看法,而忽略了其余的。韓非子的法家以人性的自私為基本觀念,但沒有辦法改善這種狀況,只能加以約束和懲罰;李斯完全實現了韓非子的設想。 漢朝在吳大帝(公元前 141-87 年在位)期間將儒學作為國家哲學,司馬遷在他的統治下生活和寫作。他的《史記》讓人們對荀子的看法有所了解,直到劉向在公元前 8 年去世之前的某個時候出版了《荀子》。此后荀子的名聲似乎有所提高,但他的哲學后來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孟子的觀點。 然而,荀子對生活環境的現實主義、實用主義方法的倡導仍然影響了儒家的思想和實踐,并預見了后來的哲學運動,如經驗主義和存在主義。他對儒家的貢獻當然是平衡的,但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孟子,因為他讓人們對世界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最好地生活在其中有了實際的理解。

荀子生平簡介

3,戰國時期荀子的資料

荀子 即荀況。 荀況(約前313-前238) 戰國后期思想家。又稱荀卿(漢時避宣帝諱,改稱孫卿),趙國人。在天道觀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觀點;在認識論上,提出“行貴于知”的觀點。 (_蒍噯メ鈊痛 2008-03-20 21:42 檢舉

戰國時期荀子的資料

4,荀子個人介紹與主要思想

荀子個人介紹與主要思想 荀子,名況,字卿,又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生卒年不詳,大約晚于孟子百年左右。荀子五十歲時,始游學齊國稷下。齊襄王時,荀卿三為祭酒,后遭齊人讒言,遂去齊適楚,楚相春申君任之為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蘭陵鎮)令。春申君被害后,荀卿廢居蘭陵,晚年“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的學生。 荀子是繼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學大師,精通《詩》、《禮》、《易》、《春秋》。荀子的思想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戰國末期,封建生產關系已經基本確立,經過長時間的兼并戰爭,結束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了時代的要求。此時,學術思想也由百家爭鳴趨向于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荀子適應時代的要求,批判吸收了各家之長,兼取儒、道、墨、法等諸家思想,成為戰國后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綜觀《荀子》一書,其思想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凡自然、社會、哲學、政治、經濟、軍事、文學等皆有涉獵,堪稱我國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 荀子是杰出的進步思想家,這突出地表現在他對宇宙自然觀的看法上。在先秦時代的哲學中,儒家認為“天”是有意志、有精神的宇宙萬物的主宰者,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決定的,孔、孟都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荀子在對這種“天人合一”的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尖銳批判的基礎上,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宇宙觀,但又摒棄了老莊消極無為的思想,大膽地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天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他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同上),天是無意志無目的的自然界,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社會的治亂和國家的興亡是政治造成的,與天沒有關系。因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口號,認為人們只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認識、掌握自然規律,就能改造自然界、利用自然界。他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同上)荀子的這種“人定勝天”的光輝命題在我國思想史上無疑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意義。 荀子的自然觀反映到人性論上,形成了他的“性惡說”,這是荀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基石。荀子批判了孟子天賦道德觀念的“性善說”,在“天人之分”基礎上提出了“性偽之分”。他認為人的本性“固無禮義”(《性惡》),不像孟子說的那樣天生是善的,而是惡的,充滿了對物質欲望的渴求。人們的善良行為是后天人為努力的結果,“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同上)。人性雖不可改變,但可以改造,荀子主張“化性起偽”,他說:“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要求人們不斷地學習、實踐來改造本“惡”的人性,實現“性偽合”(《禮論》)。基于此,荀子提出了“涂之人可以為禹”(《性惡》)的著名論點,認為人們只要不斷地“積偽”,都可以成為像禹一樣的人。荀子的性惡論從另一角度論證了人性問題,有其積極的進步意義,但他離開了人的社會屬性,僅僅從自然生物性來談論人性,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性的本質問題,而是一種抽象的人性論。 在性惡論的基礎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政治論。荀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四海之內若一家”(《王制》)、“天下為一”(《王霸》)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隆禮”、“重法”是其政治理論的核心內容。荀子認為,禮可以制約人們的情欲,自覺約束人們的行為,它不僅是一種使“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富國》)的倫理道德等級制度,更是治國之根本,是一種最高的政治綱領。“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議兵》)“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強國》),禮的作用重大,關系到國家的存亡,只有隆禮,才能治國。“禮義生而制法度”(《性惡》),禮是治國治民之本,而法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隆禮至法而國有常”(《君道》),荀子主張治理國家必須禮法并重,要做到“尚賢任能”、“賞功罰過”,嚴刑重罰。在治理國家的方法上,荀子不像孟子那樣重王道賤霸道,而是王霸并重,“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天論》),認為二者只是層次不一樣。與此同時,荀子批評了孟子的“法先王”,言必稱“三王”的復古思想,明確提出要“法后王”,“百王之道,后王是也”(《不茍》)、“法后王,一制度”(《儒效》),強調要從現實生活中去考察過去的歷史,而不要盲目崇古。在經濟上荀子提倡以農為本、開源節流、節用裕民、上下俱富的富國論思想。 荀子的認識論是建立在進步的自然觀基礎之上的,在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反對孟子的“良知”、“良能”、“萬物皆備于我”的說法,而繼承了孔子“學而知之”的認識論思想。荀子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客觀事物是可以被認識的,“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他認為人們經過不斷地努力學習、實踐,依靠外界客觀條件就能獲得豐富的認識。那么人是如何認識事物的呢?荀子認為人的認識過程要經過“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正名》)兩個階段,即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天官)首先同外界事物進行廣泛的接觸,再經過心的“征知”,即把獲得的各種現象分析、綜合,才能得到全面的認識。他告誡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要防止各種片面性,克服那種“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的毛病。荀子特別重視“行”的作用,強調人的認識僅得到“知”是遠遠不夠的,“行”才是認識的歸宿和終點,“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儒效》),荀子的這種知行統一觀在哲學史上具有深刻的意義。 與荀子的認識論相聯系的是他的以正名為目的的邏輯思想。戰國末期,社會上形成了一股名辯思潮,各家各派紛紛加入了這場大討論中,荀子也積極參加了這場名辯爭論。針對當時“圣王沒,名實慢,奇辭起,名實亂”(《正名》)和“擅作名以亂正名”(同上)的情況,荀子在孔子“名不正則言不順”的正名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正名主張:“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慎率民而一焉。”(同上)他認為,統治者通過“制名”,使名實相符,就可以統一人民的思想,使人民遵守法度。荀子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制定名稱的原因是“制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同上),制名是關系到國家治與亂的大事,“此所為有名也”(同上);不同名稱制定的根據是“緣天官”,天官必須與各自的對象相接觸,然后心再加以驗證,“此所緣而以同異也”(同上);名稱的命名是“約定俗成”的,但要做到“稽實定數”,“此制名之樞要也”(同上)。荀子建立的一套完整的邏輯學說,對我國古代邏輯思想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在文學藝術方面,荀子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荀子首先是一個出色的散文家。他主張文章要有文采,講究語言的錘煉,“語言之類,穆穆皇皇”(《大略》),注重文質并茂,“文理情用,相為內外表里”(《禮論》)。荀子強調“言必當理”(《儒效》),語言文字一定要符合禮義,開后世文學批評“文以明道”的濫觴。荀子的散文不但繼承了《墨子》論說文邏輯性強、結構嚴密的特點,還在體制上、技巧上作了新的探索,把孔孟的語錄體散文發展成了獨立的長篇巨制式的專題議論文,對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荀子的散文脈絡分明,長于議論,論證嚴密,氣勢磅礴,善用譬喻,言辭優美。善于用比,是其散文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如《勸學》一篇,開頭便一連用了五個比喻展開論證,說明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形象生動而又富于邏輯。后面論述學習專心一致的重要性,連用八個比喻,并與對比相結合,從正反兩面反復論證,層層剖析,極富感染力。像這樣的取譬設喻,引物連類,在荀文中比比皆是。此外,荀子還經常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氣勢磅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對于荀子文章的特色,郭沫若作了較高的評論:“荀子的文章頗為宏富……他以思想家而兼長于文藝,在先秦諸子中與孟軻、莊周可以鼎足而三,加上相傳是他的弟子的韓非,也可以稱之為四大臺柱。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是各有千秋。”(《十批判書·荀子的批判》) 荀子又是一位優秀的辭賦家。其創作的《成相》和《賦》篇,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純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成相》是荀子以民間通俗文學的形式,表達其政治思想的韻文,是抒寫其內心憤懣的政治抒情詩。所謂“相”,是指古時一種擊打樂器,“成相”就是一邊擊樂、一邊演唱的一種文學樣式。其句式整齊而富有變化,以三字句、四字句和七字句為主,每節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有人認為它是后世彈詞之祖(盧文弨說)。《成相》一文直接影響了后來七言詩的出現,其長短句式對后代散文的發展也有重要影響。荀子的《賦》篇是最早以“賦”名篇的文章,在賦體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全文以《禮》、《知》、《云》、《蠶》、《箴》五篇賦和一首佹詩、一首小歌的形式,表達了荀子的政治理想和對社會的不滿情緒。這五篇賦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前面是對事物的描述,類似于謎面,后面以反問排比的句式,對這種事物的功效和事理作了陳述,最后揭出謎底。《賦》語言質樸、平實雅正,描寫生動形象,開后代詠物小賦之先河。其體物言志、托物以諷的寫法,對后代賦家有很大的啟發。 荀子作為一位杰出的哲學家,其思想對后代進步思想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東漢王充的“天地合氣”、“萬物自生”(《論衡·自然》)的思想,唐代柳宗元的“功者自功,禍者自禍”(《天說》)的思想,劉禹錫“天與人交相勝”(《天論》)的思想和清初王夫之的“圣人之志在勝天”(《張子正蒙注·太和》)的思想等等,都能看到荀子“天人之分”、“人定勝天”自然觀的影子。此外,后世一大批文學家也從荀子散文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漢初政論家賈誼、晁錯的政論散文明顯受到了荀文的影響,唐代的柳宗元、劉禹錫和宋代的王安石等人的文章,也都帶有荀子散文的風格。 然而,歷史上的荀子卻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本來荀子站在時代的高度,對各家各派的觀點進行了批判和總結,其思想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雖然以儒為宗,但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富有時代特色的發揮和改造,具有明顯的進步性。但是荀子在當時卻“名聲不白、徒與不眾、光輝不博”(《堯問》),不為人們重視。其對思孟學派的批判以及性惡說,也引起了后儒的不滿,有人甚至把他歸為法家一派。所以荀子雖與孟子同為大儒,但遠沒有得到孟子那樣的禮遇,后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西漢時期,荀子影響不及孟子,但地位和孟子不相上下,大體上是荀、孟并尊。司馬遷在《史記》中把荀子和孟子并為《孟子荀卿列傳》,認為二人都繼承了孔子的事業。劉向在《孫卿新書敘錄》中說董仲舒曾“作書美荀卿”,還認為與二人同時代的諸子中,只有荀、孟是尊孔的。司馬遷和劉向對荀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到了東漢,荀子的地位就不及孟子了。揚雄尤尊孟子,對荀子只以“同門異戶”(《法言·君子》)作一輕描淡寫,雖未作貶斥,然而對待荀子和孟子的態度已經有了不同。到了王充作《論衡》時,荀子的地位就低于孟子了。唐代以降,荀學受到了世人的重視。韓愈在《讀荀子》中認為荀子“大醇而小疵”,“與孔子異者鮮矣”,雖然不及“醇乎醇者也”的孟子,但基本上對荀子進行了肯定。楊倞則第一次為《荀子》作注,認為它“羽翼六經,增光孔氏”,給予它很高的評價。同時期的柳宗元、劉禹錫、杜牧等人對荀學的弘揚都作出了貢獻。宋明時期,由于荀子的思想與理學家們的理論格格不入,理學家們便對之大加排斥,認為他“大本已失”(程頤語)、“全是申韓”(朱熹語),荀子遂被打入了冷宮。明中葉后期,隨著思想的解放,才有人把荀子從冷宮中解禁出來,為之翻案。比如歸有光就對荀子進行了充分肯定,他說:“當戰國時,諸子紛紛著書,惑亂天下,荀卿獨能明仲尼之道,與孟子并馳。顧其為書者之體,務富于文辭,引物聯類,蔓衍夸多,故其間不能無疵,至其精造,則孟子不能過也。”(《荀子敘錄》)思想大師李贄也對荀子大加褒揚:“荀與孟同時,其才俱美,其文更雄杰,其用之更通達而不迂。”(《荀卿傳贊》)二人都認為荀子的成就不在孟子之下,甚至有些地方超過了孟子,評價甚高。在他們的努力下,荀子漸漸引起了世人的注意。有清一代,理學式微,荀子逐漸為世人重視,特別是乾、嘉時期,對荀子的校注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荀學步入了一個繁榮時期。清末由于政治的原因,有人對荀子大加非議,甚至有“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譚嗣同《仁學》)的說法,但荀學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 對于《荀子》一書的作者,世人爭議不大,一般認為《荀子》的大部分章節出自荀子之手,只有極少數篇章是荀子的學生或門人記錄荀子的言行編纂而成。梁啟超、郭沫若認為《荀子》中的《君子》、《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仲尼》等八篇,皆非荀子自著,是荀子的門人雜錄或后人附益所為。至于《荀子》的篇數,今無可考,西漢劉向校讎《孫卿書》時有三百二十二篇,去其重復,定為三十二篇,取名《孫卿新書》。唐楊倞則把三十二篇分為二十卷,次序略作調整,并為之作注,取名《荀卿子》,從此楊倞的《荀子》注本便作為通行本流傳于世,遂成定本。清人對荀子的研究成果頗多,以盧文弨的《荀子校》、謝墉的《荀子箋釋》、汪中的《荀子通論》、郝懿行的《荀子補注》和王念孫的《讀荀子雜志》最有代表性。清末王先謙的《荀子集解》則采集眾家之說,是清儒中最完善、最精詳的注本。近人梁啟雄的《荀子簡釋》、章詩同的《荀子簡注》和張覺的《荀子譯注》等都各具特色,是了解荀子思想的較好注本。

5,荀子是身摸時期的人

荀子(約公元前325——238)名況是戰國末期趙國人(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后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藉也有相當的貢獻

6,荀子是什么時期什么人

荀子(戰國末期趙國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位于今山東蘭陵縣)令。 著名弟子有李斯,韓非
姓名:荀子職業:思想家別名:荀子 荀卿 孫卿國籍:中國出生地:趙國郇出生日期:約公元前313逝世日期:約公元前238

7,歷史 荀子

民貴君輕
仁義謙施.是最好的治國方針
以德服人
你可以參考,荀子的思想: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并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文章TAG:資料荀子荀子的資料

最近更新

  • 蝙蝠俠圖片,蝙蝠xia:黑暗騎士(2005年)

    Nolan蝙蝠Xia三部曲蝙蝠Xia:俠影之謎(2005年6月15日上映,全球票房3.52億美元)蝙蝠Xia:黑暗騎士(2005)擴展信息:蝙蝠黑暗騎士三部曲_百度百科《黑暗騎士三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6

  • 負隅頑抗的負是什么意思,負隅頑抗的負是什么意思負隅頑抗是什

    負隅頑抗的負是什么意思負隅頑抗是什負隅頑抗(fùyúwánkàng)【解釋】憑借險要地勢,頑固抵抗。(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0}2,負隅頑抗的負隅是什么意思負隅頑抗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6

  • 詩經伐檀,詩經伐檀的翻譯

    詩經伐檀的翻譯2,伐檀出自詩經中的3,關于詩經中的伐檀4,詩經伐檀原文和譯文1,詩經伐檀的翻譯砍伐檀樹叮叮當當,把它放在河岸上,河水清清泛起皺紋。你們既不播種田又不收割,為什么拿走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 張養浩,元代散文詩人張養郝丟錢還給人

    史張養郝(1270-1329),漢族,字錫盟,又名,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冉浩跟在他后面,把錢還給了那個人,張養郝發現的時候,丟錢的人已經走遠了,張養郝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 美女性感頭像,性感頭像

    性感頭像旳是吧用QQ拼音打di然后找。。{0}2,找幾個性感點的頭像真無聊、{1}3,好看的女生頭像舒暢非常漂亮哦她演的寶蓮燈里的華山小妖火影里的日向雛田{2}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 蓬蓽生輝的意思,蓬筆生輝的意思是什么

    蓬筆生輝的意思是什么解釋】蓬:用蓬草編的門;蓽:用荊條、竹木之類編成的籬笆;以“蓬蓽”借指窮苦人家。“蓬蓽生輝”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 怎么破解wifi密碼,怎么破解無線密碼了

    怎么破解無線密碼了一般簡單的數字密碼,用wifi萬能鑰匙可以的,復雜的密碼,是很難破解的,能破解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密碼。網上應該有教程的2,破解wifi密碼有什么辦法破解wifi密碼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 豬粉腸怎么清洗,豬粉腸的清洗方法

    豬粉腸的清洗方法用少量的減擦洗2次,再有醋洗1次,再用清水洗2-3次用蔥和姜絲和少量鹽揉擦此方法去異增香。做湯時先將水燒開放醋1調味勺放鹽,雞精,胡椒粉,加入主料溝米湯芡即可豬小腸 ......

    沈陽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五寨县| 蒙阴县| 高清| 颍上县| 化隆| 山阴县| 林甸县| 寿宁县| 奈曼旗| 宜春市| 娱乐| 湄潭县| 什邡市| 青浦区| 沅陵县| 彭山县| 翁牛特旗| 阿拉善盟| 察隅县| 闸北区| 云南省| 措美县| 英吉沙县| 乌兰察布市| 临颍县| 屏南县| 长沙市| 眉山市| 电白县| 攀枝花市| 丰县| 延长县| 贺州市| 通城县| 南阳市| 白水县| 漳州市| 田东县| 益阳市|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