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只要有帶頭的,很多人就不會抵觸了。盡管現在大家都有社會保險,等到退休后每月也能領個兩三千元的養老金,但是萬一有意外大病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三,很多人批評我,買不起房,生兩個兒子干嘛,到最后很有可能會落得兒子們埋怨,老年人最好老了之后,有養老金不要拖累子女。
1、生二胎的人都有什么心理?
我就一個女兒,二胎開放了,不管是娘家還是婆家的親戚看到我們都會說,老大不小了,可以生個小二子了,但我們的回答只有一個,不打算生,我們有二套房子,其中一套有貸款,現在養個女兒沒啥壓力,但如果在生一個就不好說了,我不想因為二胎降低對女兒的生活水平,一個沒什么不好,想吃吃想玩的就玩,以后房子都是她的,我們老了就找個保姆照顧我們,她常回來看看我們就行了。
2、現在開放了二胎,有多少人愿意生嗎?你愿意生嗎?
俺已經生了二胎,兩個兒子!有的老人說我賺了,但是他們看我的眼光都是很同情的,傳統式中國父母中國人一直是以父母為子女準備各種生活必須條件為潛意識。除了孩子的基本必須衣食住行以外,還要輔導班、良好的教育環境、上大學、房子、車子,很多人批評我,買不起房,生兩個兒子干嘛?到最后很有可能會落得兒子們埋怨。似乎中國的父母一直不能求回報,老了之后要給子女看孩子,如果不看就會受到一致批評,
老年人最好老了之后,有養老金不要拖累子女。子女如果沒出息,根本無法給你養老金的,其實,這樣的思想讓我一直很納悶,我們這是生孩子嗎?這不是生了一個“爹”嗎?難道是上輩子的“討債鬼”?上面的思想,可能源自于我國長期以來的獨生子女思維模式,“四二一”的家庭生態模式讓家庭有充足的資源培養孩子,也就是為孩子們準備好一切。
但是,隨著我國放開二孩,以及未來放開三孩,慢慢的一切就會改變了,人們為什么生二孩?2016年國家全面放開二孩以后,其實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發現周圍的不少同事都生了二孩。雖然一開始都是不要不要,但是思來想去,再加上各種意外,我發現至少有一半以上家庭要了二孩了,當然山東省二孩生育意愿可能高一些。大家生二胎的原因有這樣幾個:第一,特別喜歡孩子,
不希望孩子孤單,希望讓孩子有個伴。第二,意外懷孕,多數人的思想是懷上了就要著吧,自然而然。第三,為了減輕未來的養老壓力,盡管現在大家都有社會保險,等到退休后每月也能領個兩三千元的養老金,但是萬一有意外大病呢?還是希望多個孩子多點照應。第四,家庭壓力,生二孩實際上是一個大家庭的事情,不僅僅是夫妻雙方,包括雙方的老人都會插言提意見,只要有個人說的多了,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第五,周圍大家的影響,周圍只要有帶頭的,很多人就不會抵觸了。尤其是周圍生二孩的多了,有些人甚至還會著急,第六,應對失獨風險。雖然很低,但是真的存在,按照正常情況,當自己老去孩子也要六七十歲了。可是長大過程中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風險,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意外,中國并沒有這樣的生命表,根據美國社會保障局公布的2013美國社保參保人員適用期間生命表,美國男性活到60歲的概率是86.112%,女性是91.526%,他們的預期壽命分別還剩下21.48歲和24.46歲。
如果兩個以上孩子,同時失去孩子的概率會低得多,其實,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大家都是第一次當別人的父母,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教育孩子的。我們家庭就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即使我們所學的各種育嬰、教育書籍,都是紙上談兵,該不會教育,照樣不會。生二胎還有“大號練廢了,練小號”的原因,把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給他壓力太大了,
放開二孩政策以后,確實也有不少家庭生育了二孩,比如說近兩年來二孩出生人數超過了一孩就是證明。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但二孩占比仍然高達57%,一孩占比僅有40.5%,三孩及以上約占2.5%,所以,放開生育政策對于二孩生育還是有刺激作用的,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傳統的育兒觀念也會改變,人們生育二孩、三孩,不會有現在這樣大的壓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