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答了兩句話,直白,老實,卻給人頗多啟迪關于公儀休的成語,大公無私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公儀休是一個怎樣的人,出處:《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休者,砥節勵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公儀休資料,公儀休,戰國初期魯國人,由于才學優異做了魯國國相,公儀子不受。
公儀休,戰國初期魯國人,由于才學優異做了魯國國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則行事,絲毫不改變規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為官者不許和百姓爭奪利益,做大官的不許占小便宜。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魚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免于相,則雖嗜魚,此必不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不受魚,我能常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持也;明于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公儀休喜歡吃魚,有人就送魚給他,他拒而不受
大公無私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南陽縣令合適,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問他怎么推薦仇人,他說任人唯賢,解狐不負眾望。朝廷缺一個軍中尉,祁黃羊推薦兒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當出色。孔子說祁黃羊推薦人才真是大公無私砥節勵行解釋:指磨礪操守和品行。砥,磨練。勵,振奮;振作。出處:《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休者,砥節勵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3、公儀休是一個怎樣的人?公儀休是一個清正廉潔的人。公儀休,春秋時期魯國人,官至魯國宰相,因為清正廉潔而不收禮物、遵紀守法被流傳后世。且教導的學生都很有名,其事跡載于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第五十九》、《淮南子·道應訓》、《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初潭集·廉勤相》。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擴展資料:人物影響拒魚公儀休是魯國的宰相。據說,其在執國理政、肅清吏治方面頗有卓識,然而,讓他名垂青史的卻是他嗜魚而不收魚的典故。公儀休嗜魚,于是有人給他送魚,一條魚,算不上賄賂吧?但送魚給相,即便別無企圖,也難逃行賄的嫌疑。因為權重位尊的人,很難得到純粹的感情,去送魚的人至少都懷著一個甚至一個以上的目的,更何況,送魚的人還是別有用心的,畢竟公儀休好這一口,投其所好,這是策略。但,沒想到公儀休會拒絕,于是問,你嗜魚,何故不受?公儀休答了兩句話,直白,老實,卻給人頗多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