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真正喜歡足球、愿意搞足球的企業卻顯得有些囊中羞澀。畢竟現在國外相較于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更加成熟的青訓模式,像巴薩(拉瑪西亞青訓營)、皇馬(卡斯蒂利亞青訓營)、曼聯(卡靈頓基地)等已經培養出一波又一波的足球巨星,在這個意義上來青訓營就是一個足球人才的輸出站,就是為俱樂部一線隊這所“大學”培養人才的“高中”。
1、中國足球有哪些不錯的足球學校以及青訓營?
最極力推薦的還是恒大足校,這所足校創辦于2012年,是由廣州恒大和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聯合創辦,坐落于中國廣東省清遠市,文化教育由中國基礎教育名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全權負責,足球專業培養則由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派遣的教練全權負責。恒大足校中國足球青訓環境一直很惡劣,相信如今的小球員能在這么優異的環境與師資力量下成長,將來一定能夠成長出中國自己的梅西與C羅,
第二推薦的是魯能足校,魯能青訓一直是中國足球誕生的搖籃,在本賽季中超各球隊報名名單中,共有43名魯能青訓球員,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983年出生的鄧小飛,年齡最小的是2000年出生的藺國玉。今年在中超6場比賽進7球的韋世豪也曾就讀過魯能足校,魯能足校培養出來的現役國腳王彤魯能青訓不僅替自己的俱樂部山東魯能隊培養很多球員,還為其他中超隊伍提供了不少好的苗子,魯能青訓還為中國國家隊4梯隊貢獻了21名國腳,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拉瑪西亞了。
第三推薦的是根寶足校,徐根寶當年在甲A聯賽的執教崗位急流勇退,蟄伏崇明島建立起了根寶足校,然后十年磨一劍,辛苦訓練出了武磊那一批球員,他們中的好多人都成為了如今這批中國隊的國腳。徐根寶十年磨一劍時的孩子們比如說:武磊、顏駿凌、張琳芃、蔡慧康、王燊超、呂文君等現役國腳,如今的根寶足校設施更加完善,又有了武磊這樣的明星加持,絕對能夠成為中國的名牌青訓足校。
2、青訓對中國足球有多重要?
關于恒大青訓是不是很優秀這個問題,首先,什么是青訓?顧名思義就是培養青少年球技的訓練營。在青訓營中表現優秀的球員能直接進各大頂級聯賽的俱樂部,而表現一般的也能在其他聯賽俱樂部里踢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青訓營就是一個足球人才的輸出站,就是為俱樂部一線隊這所“大學”培養人才的“高中”。例如巴薩這些年收獲眾多榮譽的功臣梅西就是從拉瑪西亞青訓營中出來的,
可見,開展青訓對足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有兩個比較典型的青訓模式,分別是上海申花的“徐根寶模式”和恒大淘寶的“恒大模式”,前者主要是本土培養,后者更注重與國際接軌、引入國外優秀隊伍進行技術和經驗的學習。畢竟現在國外相較于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更加成熟的青訓模式,像巴薩(拉瑪西亞青訓營)、皇馬(卡斯蒂利亞青訓營)、曼聯(卡靈頓基地)等已經培養出一波又一波的足球巨星,
所以,我認為就現階段而言,遵循“恒大模式”學習國外的經驗和技術不失為一條正確的路徑。“恒大模式”之所以被很多人詬病,大致是因為他們認為恒大只是靠買而已,但我認為,這并不能成為詬病的理由。我們必須承認國外在足球人才培養上確實做得更好,而在我國足球培訓經驗還不豐富的現階段,先注重在引入國外隊伍上的投入比閉門造車來得更加有效,
3、大連,杭州,深圳足球青訓體系完善,為何沒有一支中超豪門?
不可否認這三座城市的足球后備力量在全國都能屬的上。然而在中國的城市中,能否有一支豪門甚至是中超球隊,經濟因素和投資者的意向是非常重要的,談到經濟因素,東北三省近些年經濟增速早已全國倒數,而大連作為遼寧省曾經的“門面擔當”,城市的經濟也是今不如昔,因此盡管青訓球員層出不窮,但是在梯隊中到了一定年齡,當地的球隊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為這些青訓苗子提供良好的訓練、比賽機會的,那么人才外流就是必然趨勢了。
試想青訓球員都在大幅外流,那么他的職業隊又能招引來多少有實力的球星呢,而杭州和深圳與大連不同,這兩個城市處于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說白了,不缺錢。但是這兩個地方沒有豪門球隊的原因我覺得是一樣的,即當地政府沒有給予該地足球職業隊發展以足夠的重視,并沒有專門給出“優惠政策”來吸引有實力的大企業投資入主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