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童蒙國學讀本《幼學瓊林》上說:“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一般認為,...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就是這個意思,這里面也有些辯證的道理冬至和夏至一晝夜一樣長嗎,對于同一個地點來說,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晝夜長短肯定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說不同日期的一個晝夜是否等長,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一個晝夜都是24小時。如果你想問不同日期的白晝和黑夜長短是否一樣,答案是否定的。對于同一個地點來說,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晝夜長短肯定是不一樣的。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例如40°N夏至日晝長為14小時51分,夜長就是9小時9分。從理論上來講,如果不考慮大氣的折光作用,同一個地點的最長晝一應該等于最長夜。但是實際上一個地點一年的最長晝大于最長夜,因為有大氣層的影響
《幼學瓊林》最初叫《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一般認為,...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夏至天熱陽盛,但此后白天漸短,稱“一陰生”;相反,冬至天寒陰盛,但白天漸長,稱“一陽生”。過去的童蒙國學讀本《幼學瓊林》上說:“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就是這個意思,這里面也有些辯證的道理
3、關于夏至的古詩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一句“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仿佛讓人已經聞到夏至日的池塘里那些漸漸綻放的荷花開始散發的陣陣清香,也可知,夏至避暑對韋應物來說可真是一件大事情,而《全唐詩》中權德輿的雖是一首描述夏至,簡單的五絕,卻暗藏著古人對于時空的智慧,反映了他們對于夏至節氣乃至季節更替時空流轉的深刻理解。“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雖是炎夏,卻終將被秋冬取代,斗轉星移,四時流轉,時光將永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