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博士畢業越來越難,我認識一個山東大學的講師博士論文答辯了7年仍未過,最終取消博士報評資格重新再考。對于大多數高校而言都是博士津貼比碩士高,山東大學博士46碩士2800相當不存了,第三部分導師課題組的錢正常博士也比碩士高,我是2015-2019年在國內某985高校攻讀的經濟學博士(全日制的)。
1、讀博士一年要花多少錢?
我是2015-2019年在國內某985高校攻讀的經濟學博士(全日制的)。我可以簡單談一下我們學校讀博的相關費用,首先,我們經濟學院的博士生,4年的學費(每年大概13000左右)都是以預繳、隨后以獎學金的形式返還。此外,還有2000左右的住宿費,這個是必須自己出的,不會有返還,其次,每個月還會有相當數額的生活補貼(在李總理講話之后還有所提高)。
所以總體而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基本是不需要自己掏錢的,當然,如果4年內沒有順利畢業,生活補貼就停了,你就需要開始吃老本了。另外,我也可以結合其他學院博士生的反饋簡單說一下例外情況,除了學費獎學金之外,上述說到的生活補貼是由學校和你的指導老師共同承擔。所以,對于文史哲的一些專業,由于導師缺少課題、缺少經費,發放的生活補貼只能以自己一次性預繳、后續每月領取的方式,也就是自己領自己的錢,
2、從本科讀到博士,需要用多少錢?普通家庭能承擔得起嗎?
謝謝您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一、本科段:本科4年:學費;差不多每年6000-8000元;生活費,差不多每年1-1.5萬---4年共“八九萬”肯定有!二、碩士段:碩士3年:MBA、MPA、金融碩士、工程碩士、管理學碩士等“熱門碩士”學費差不多每年2萬左右;其它專業類研究生、在職研究生學費差不多每年8000-1萬左右;生活費差不多都是每年1-1.5萬---3年共“小十萬”肯定有!三、博士段:現在博士畢業越來越難,我認識一個山東大學的講師博士論文答辯了7年仍未過,最終取消博士報評資格重新再考!“學費 生活費”你按每年2萬算,平均畢業年限按5年算---這總共又差不多“10萬”!當然:這里面有地域、城市、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家庭經濟情況、個人消費習慣、個人節儉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但普遍而言的話,從“本”到“博”,基本上就是上面的費用!。
3、如何看待山東大學將博士助學金上漲為每月4600,碩士1400?
研究生的助學金應該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國家財政的錢,一部分是學校發的,一部分是導師課題組發的,第一部分的錢應該是固定的,各個學校差不多一樣!第二和第三部分可以動態變化!有的學校將所收的學費大部分返還給學生,這樣學校部分的助學金就會上漲。導師課題組每月發的錢是根據課題組經費的情況以及學生對課題組的貢獻決定,
導師課題組經費充足,自然而然會給學生多發津貼!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博士生的津貼都比碩士生的高!第三部分導師課題組的錢正常博士也比碩士高!其實對課題組而言,絕大多數情況下博士對課題組的貢獻都比碩士來得大,根據多勞多得的原則收入高些很正常。博士生的年齡相比都比較大,為了使他們安心科研,解決生存壓力,多出成果,提高生存津貼很重要!因為學校排名論文占得比重很大,而博士生比碩士生出得論文多,質量高!對于大多數高校而言都是博士津貼比碩士高,山東大學博士4600,碩士2800相當不存了!我讀博時才1600每月碩士時才900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