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延伸資料:王國維作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杰出學者和國際知名學者,從事文史哲學工作數十年,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對中國古典文學進行分析和評論的先驅,王國維抓住時代的機遇,找到自己的路,為學術界指出一條新路,王國維他一生忠于大清皇室。
王國維他一生忠于大清皇室。1924年底,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這并沒有改變他對皇帝的誠意。他在清華任教時也接受了溥儀的建議。到了清華之后,王還是拖著一條大辮子,可見他的忠心。1927年6月,北伐軍逼近北京,王見滿清皇族已是徹底覆滅,于是于6月2日雇了一輛黃包車前往頤和園,游覽頤和園后跳湖自殺。
陳寅恪對王國維的評價是:“唯有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千百年來被崇拜,歷久如天地,三光永光。”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哲學美學研究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進而抨擊詞學、戲劇,進而對待歷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延伸資料:王國維作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杰出學者和國際知名學者,從事文史哲學工作數十年,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對中國古典文學進行分析和評論的先驅。他也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先驅,建立了較為系統的現代標準和方法。王國維抓住時代的機遇,找到自己的路,為學術界指出一條新路。年輕時,他走了一條中西結合的道路,開創了一個新的學術境界。中年以后,他在甲骨文、簡牘、敦煌學五大發現中的三個方面進行了艱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
3、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這個問題的切入點是李漁在詞上的成就,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為什么王國維說他“把一個音樂家的字變成了一個士大夫的字”。詞在唐代開始出現,在宋代達到頂峰,在李漁之前,主要是以文為主的派,其描寫主要局限于男女關系和閨閣院落。李漁首先突破了詞的狹小空間,從描寫亭臺樓閣轉向抒發個人情懷,他把詞從艷情題材中解放出來,內容變得豐富起來。他或追憶往事,或抒寫離別之悲,或抒發國破家亡之痛,或抒發做階下囚之失意,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