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文物數量上面來進行對比,自然這就需要去看到兩個省歷史博物館的數據了,陜西歷史博物館約有170萬件文物,64件禁止出境文物里面有3件,一級文物1709件,河南博物院文物14萬件,一級文物580件,64件禁止出境文物1件,加上洛陽博物館,46萬余件文物,一級文物508件,禁止出境的0件,一定程度上講,文物數量還是陜西要多一些。
1、作為中國第一文物大省的河南,共出土過多少頂級文物?
河南是當之無愧的文物大省,然而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現藏于河南省的有明確出土地點的文物只有四件,分別是:(文物名類型時代出土地點出土時間現藏地點)淅川出土銅禁青銅器春秋河南省淅川縣1978年河南博物院新鄭出土蓮鶴銅方壺青銅器春秋中期河南省新鄭1923年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北齊白釉綠彩長頸瓶陶瓷北齊河南安陽范粹墓出土1971年河南博物院夏七孔玉刀玉器夏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1975年洛陽博物館究其原因,河南之出土文物,相當一部分乃是國之重器,其所承載的歷史,已經遠遠超出其省界,更多是代表整個中國,所以會優(yōu)先收藏于國家博物館這樣的全國性博物館。
另外一些出土較早的重要文物,則因為種種原因流失于境外,甚為可惜,以下是國內其他省份所收藏的出土于河南的禁止出國展出文物: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陶器新石器時代河南省臨汝縣1978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青銅器商河南省安陽193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嵌綠松石象牙杯其它商河南省安陽市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戰(zhàn)國包金鑲玉嵌琉璃銀帶鉤雜項戰(zhàn)國河南輝縣固圍村5號戰(zhàn)國墓出土1951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禁止出國文物目錄中還有不少未標注出土地點的項目,比如傳世書畫、陶瓷等,其中很多也都有河南有關,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2、有哪些禁止出國展示的文物,它們?yōu)楹稳绱耸艿街匾暎?/strong>
我國于2002年印發(fā)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規(guī)定64件(組)一級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下面就挑幾件來簡單介紹一下。戰(zhàn)國水晶杯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在杭州市半山區(qū)石橋鄉(xiāng),發(fā)現編號為90-1戰(zhàn)國土墩墓一座,考古人員在發(fā)掘半山石塘戰(zhàn)國一號墓時,一只水晶素光杯從這座戰(zhàn)國土墩墓里現世。
杯身高15.4厘米,口徑7.8厘米、底徑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狀,底圓,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們使用的玻璃杯。杯身通體平素簡潔,透明無紋飾,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這件玻璃杯曾一度被懷疑為造假或是盜墓賊留下的,但經過現代科技的鑒定發(fā)現它確實是戰(zhàn)國時期文物。
按當時的技術能做出這樣一個杯子,簡直是巧奪天工啊!現在收藏于杭州博物館,西周晉侯蘇鐘又名晉侯穌(sū)鐘,因隨葬于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而得名。此鐘共16件,其中14件由上海博物館從境外收回入藏,其余兩件在清理發(fā)掘晉侯墓地8號墓時出土,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大小相次,排編成兩列音階與音律相諧和的編鐘。
有銘文355字,首尾相連刻鑿在16件鐘上,這種在鑄造好的青銅器上刻鑿銘文的方法,在西周十分罕見。銘文敘述了周王三十三年,周王親征東國、南國,晉侯穌鐘銘文記載的這場戰(zhàn)爭,在史籍中卻無從查考,而這套編鐘的出土對研究西周歷史和晉國歷史是極為重要的。此外銘文中多種記時歷日對西周的斷代研究也有非常重要價值,晉侯穌鐘14枚藏于上海博物館,2枚藏于山西博物院。
銅奔馬1969年,銅奔馬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一經問世便驚艷四座,它通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銅奔馬軀體壯實,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等馬種的優(yōu)點于一身,還特別表現出了河西特種良馬經過訓練后的“對側步”特征,1983年,銅奔馬的形象被確定為我國的旅游標志,是絲路開拓進取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