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湯文化起因那話說回來了,洛陽為什么這么喜歡喝湯呢。下面就說說洛陽水席這個湯文化,在盛唐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洛陽,并且定居洛陽,自然而然受到湯文化的影響,在盛唐時期物質比較豐富,所以湯文化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經(jīng)過宮廷御廚高手的制作成就了洛陽水席。
1、洛陽有什么文化歷史?
洛陽地處天下不之中,挾崤,澠之阻,當秦隴之噤喉。通匯南北東西,史歷九朝,古往今來名人走集,大家薈翠,中華文華大支脈,河洛文化始興盛處,人類文明發(fā)祥地,洛陽歷史悠久,文華繁盛,千頭萬緒,實難詳說。周公制禮作樂于洛陽,孔子問禮老子在洛陽,易:系辭“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太昊伏羲氏據(jù)其“畫八卦,走書契”。
2、洛陽為什么湯文化比較盛行?
洛陽湯館非常多湯文化為什么這么流行在洛陽,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也問過,在洛陽大街小巷,都有湯館,并且有各種的湯,具體有多少種,我都說不清,不過常見的有,羊肉湯牛肉湯驢肉湯,胡辣湯,豆腐湯,小碗湯,涼粉湯,粉絲湯,不翻湯,丸子湯,當然了,還有個大菜叫水席,也是湯湯水水的,在其他的地方基本上沒有這么多的湯館,大城市也好,小鄉(xiāng)鎮(zhèn)也罷,沒有一個地方如此對湯的熱愛。
在洛陽甚至有一句老話:早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是不是感覺到洛陽人喝湯已經(jīng)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洛陽湯文化影響對于很多地方來說,早晨一般吃,清淡一點的食物,特別是在南方,注重養(yǎng)生這一類的,吃的都比較清淡,而在洛陽卻不是這樣,大清早的懟一碗湯,喜歡吃辣椒的里面再多放點辣椒,滿碗都是油和辣椒,對于剛來洛陽的人來說,真的難以下去嘴。
我在洛陽上的學,剛來被同學帶去喝湯也是不適應,首先還是從飲食習慣來說,雖然我們豫東流行的是胡辣湯,已經(jīng)屬于重口味兒了,但還是感覺口味沒有這個重,讓人一時無法適應。其次從整體價位上來說,湯喝下來比胡辣湯要貴那么一點點,學生時代經(jīng)濟比較緊張這個大家要理解,不過后來就慢慢習慣了,因為同學們一起吃飯,大多數(shù)人選擇去喝湯,生拉硬拽拖也要給拖走一齊去喝湯,時間久了,慢慢的就跟著小伙伴一起去了,并且還發(fā)現(xiàn)了喝湯的好處,最起碼管飽。
外地的朋友可能不理解,這管飽是什么意思?我想洛陽的朋友都知道,洛陽的湯是免費續(xù)加,也就是你出一份錢,你喝多少碗湯都可以,如果你可以,給你來個18碗,清楚的記得在洛陽上學那陣子,有一次南陽的一個表弟來洛陽找我玩兒,中午的時候,請他去喝湯,湯還沒有喝到嘴里,老表就向我抱怨了:洛陽就沒有正飯嗎?我當時不知道啥意思,我就問他:啥是正飯呀?表弟說饅頭米飯面條之類的東西能填飽肚子,湯這玩意兒喝多少也不飽啊,我說這的湯里面還加的有餅絲,并不純粹是湯。
后來我老表說了,洛陽啊,還是窮,你看你們學校周圍到處都是湯館,正飯倒不多,我心想去球吧,洛陽的湯有的地方50塊錢一碗,好多人開車跑幾十公里去喝,用喝湯來論證洛陽人窮,我想洛陽人絕對惱火,十三朝古都,破船三千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洛陽再不濟,也不會窮到人人沒錢吃肉的地步。洛陽湯文化起因那話說回來了,洛陽為什么這么喜歡喝湯呢?在洛陽生活10多年,終于明白了點,給大家分享一下,但凡有不足之處,請大家補充,錯誤之處請大家指出,
首先與其生活環(huán)境有關。洛陽四面環(huán)山,是一個盆地,雖然有洛河伊河瀍河澗河穿灌而出,但因少雨而氣候干燥,所以喝湯比較流行,其次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大禹劃九州鑄九鼎,鼎是古代烹盛食用的器物,也就是炊具,這樣的炊具不具備煎炸烹炒功能,只能燉湯,所以洛陽人湯文化盛行,再次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從古至今作為兵家必爭之地。
每當遇到改朝換代時,必定是戰(zhàn)火紛起,城池被毀人民流離失所,生活自然苦不堪言,飲食上來說湯做起來比較方便,想吃啥里面加點啥就行。這也是湯流傳下來的原因,下面就說說洛陽水席這個湯文化,在盛唐時期一代女皇武則天,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洛陽,并且定居洛陽,自然而然受到湯文化的影響,在盛唐時期物質比較豐富,所以湯文化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經(jīng)過宮廷御廚高手的制作成就了洛陽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