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提出幾個關系處理問題,作為探討改革拋磚引玉參考。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四所合一,事業),農業服務中心(和推廣站一個編制本,但是推廣站為縣鎮雙重領導)整合了農機站和水利站以及企業站,應將水體水務、水利設施、灌溉方式、資產運作等這個體系,實行全面改革創新與技術革新、設施裝備相結合,變革“一根腸子通水長流到底”為“長藤結瓜(大力改造擴大山塘)就近供水”。
1、水利系統怎么改革?
《水利系統怎么改革?》△△這是農業農村命脈的大盤棋。很復雜,“改革”棋子咋走?不是“篇紙文章”談得清楚。我在此提出幾個關系處理問題,作為探討改革拋磚引玉參考!〇〇一是把握政府水利行政職能職責與水利設施管理經營服務的關系處理,行使水利行政職能權力的,往往離不開水利設施運行的實體單位;但這些水利設施單位、如水庫、機埠等,不能視為與行政職能性質相似的“水利事業性質”單位,而應創造條件發展產業,走市場化經營路子,辦成經濟實體。
〇〇二是把握行政作用下的低嘗灌溉供水與市場作用下的有嘗灌溉水務承包的關系處理,水是關乎動植命脈的物體。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各類農業灌區,都是靠政府行政作用,組織勞動力投工水利設施建設,組織干部上灌區、守渠道,分水管水、接水供水到隊下田,年年艱辛極了,在市場經濟運作下,這種方式行不通了。應將水體水務、水利設施、灌溉方式、資產運作等這個體系,實行全面改革創新與技術革新、設施裝備相結合,變革“一根腸子通水長流到底”為“長藤結瓜(大力改造擴大山塘)就近供水”,
實行灌溉承包,既實施抗旱保險,又促進節約用水和科學灌溉。灌溉數千畝農田的小一型水庫,一般都有干渠、支渠、斗渠、毛渠數十公里,若干村組鏈條一線,包干承保后,水務主體單位就會長年累月就地就近蓄水取水、與用戶科學用水,調節季節,降低成本,大興綠水產業。〇〇三是把握水庫灌溉與防洪、發電的關系處理,南方中小型水庫星羅棋布,大型水庫也不少。
一般都是農業灌溉為主、兼滯洪防洪和發電,大暴雨多發地方,年年防洪度汛很壓頭,水庫蓄水調度很敏感,人命關天。這個防洪度汛、抗洪調度的權力要高度集中,按水庫型號落實責任到各級黨政一把手,灌溉用水、防洪泄洪調度與發電水位發生矛盾時,發電要讓位,舍得損失發電收入,確保農灌和抗洪需要。〇〇四是把握水利設施單位按不同規模分級管理與屬地主管的關系處理,
多年來水庫、河壩設施單位,一般都是“上一級管大、下一級管小”的體制,但工作艱辛、收入少、壓力大的灌溉體系都歸屬當地管理;發電收入大的收到上一級管;當下有的從水利行政部門收到了國資單位管;那些小一型水庫都歸口在鄉鎮水管站管。應本著“看得見的多屬地管、看不見的多下移放管”的原則,深入調研,統籌布局,進一步理順、完善縱橫體系體制方面的關系,
2、機構改革中鎮“七站八所”怎么改?
我們這邊鄉鎮根據各地情況設置不同縣直管單位:市場管理所,司法所,畜牧站,食藥監,森林公安,鄉鎮法庭,林場。其中司法和食藥監參公,法庭和森林公安行政,鎮直單位: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四所合一,事業),農業服務中心(和推廣站一個編制本,但是推廣站為縣鎮雙重領導)整合了農機站和水利站以及企業站。林業站、旅游站、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站、財政所(參公)、社會保險服務中心、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所、扶貧辦,
民政辦,為政府內設機構,由鎮政府公務員兼任。劃出救災職能到應急管理部門,有的地方民政所為鎮直事業單位,主任是鎮政府公務員,員工為事業編,國有企業:自來水廠、供電所、廣電網絡(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站的有線業務劃出成立,政企分離)、郵政。股份制:信用社、通訊公司縣直單位駐派:稅務、工商,派出所,交警支隊,有的只是在大的鄉鎮集中掛牌,有的小鄉鎮甚至不掛牌,設辦事點,有的設了辦事點其實連稅都交不了,只能查詢。
縣鎮雙重領導:中心校、衛生院、派出所,其中推廣站雖然編制在農服中心,但是工資是由縣里發放,但還是要做鄉鎮的扶貧工作,以及其他安排。司法所,有時候也要配合鎮政府工作,財政所雖然是鎮直單位,但是人事要聽縣財政局安排,鎮政府對中心校、衛生院、派出所的領導權很小,只能說是配合工作,有個別交通重要的鄉鎮有交警支隊,政府也就在圩日或者節假日堵車的時候請求支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