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我還是希望江門好,還是支持江門的,也還是對江門有信心的。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大市的轉變,江門學習的對象有周邊的順德和中山,但江門的基因有決定了它無法完全復制順德中山的工業化之類,只能走半農半工的產業化路子。
1、你覺得江門未來會怎么樣?
謝邀。作為土生土長的江門人,筆者現居廣州創業生活,基本保持每月1次回江門探親走訪的節奏,近年來的確見證著江門的不斷發展??梢哉f,作為三線不足四線有余的城市,江門依靠著珠三角粵西大門的地理位置,近年來承載了很多產業轉移的利好,但又變得有點后勁不足,說未來之前,先說說現在以及過去的江門。說說江門的產業發展,
首先不以GDP論英雄,我們看城市的產業。江門在過去應該是農業大市,2000年后慢慢轉型成工業,其中最大的莫過于高新區的成立,從稅收優惠、土地補貼等方面,江門市在高新區可以說鼓足了勁頭招商引資,從農業大市向工業大市的轉變,江門學習的對象有周邊的順德和中山,但江門的基因有決定了它無法完全復制順德中山的工業化之類,只能走半農半工的產業化路子。
因此從2000年前后到2015年這段時間,江門基本都是以承接中山順德的產業專業以及吸收一些外資投資為主,例如勞力士、西門子等工廠就在江門高新區落戶,2015年后,國家去庫存的口號起來了,貨幣化安置的棚改,讓很多江門的城鄉結合部擁有了購房的資格,從而大量農民進城,也拉動了城市的消費水平。這是一把雙刃劍,在拉動消費同時,也拉動了房價,
當然,這情況也不是只有江門才有。2016年拉動江門發展還有一個大事,就是“江門大道”的開通,或者說,路通才財來。江門大道可以說是近10多年來,對江門影響最大的一條路,這不是一條高速,而是一條連接江門、新會、珠海、佛山、廣州的快速路。這條路不僅大大縮減了江門“五邑”之間的路程,還把與佛山、珠海等地的實現了“一路同城”的效果,
過去,從順德到江門需要40分鐘,而走江門大道,只需要20分鐘!這幾乎是同個城市的距離!江門大道的作用,類似于廣州的環城高速,也類似北京幾環路,大大提高了城市運作速度?,F在說說未來,從2017年開始,因為大灣區戰略的提出,江門也是其中受益者,當地政府也隨之推出了核“5 1”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即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范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臺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產業園拓展區等五大萬畝園區和江門人才島。
2、江門有上升到全國50強城市的潛力嗎?
全國50強城市?如果指的是綜合實力的話,那就不好說了,因為一座城市的綜合實力是難以評估的,涉及到經濟、科教、文化、交通、城建等多個領域,所以目前為止,全國50強城市到底是哪些誰也說不清楚,如果指的是GDP的話,那還好,因為有具體數據,根據各城市的GDP數據進行排名就好。以下是2018年中國城市GDP前100強,其中2018年江門GDP為2900.41億元,位居全國第85;而排名第50的是東營,其2018年的GDP為4152.47億元,是江門的1.43倍,
那么江門有上升到全國城市GDP50強的可能沒有?說不可能那也太絕對,不過綜合江門近些年的經濟發展,江門GDP確實很難擠進全國前50強。江門是廣東下轄的一個地級市,雖然位于珠三角地區,但經濟發展水平在珠三角地區比較靠后,人均GDP剛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江門的民營經濟發展較好,機電、摩托車、電子信息、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等是江門的主要支柱產業,但近年來江門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其GDP紛紛被省內的茂名、湛江、珠海等城市超越,想要挺進全國50強,可能性確實不大。
3、江門發展如何?
這個問答由我來回答,應該比較有代表性,因為我們家族在江門建城就從開平搬到江門高第里,形成了一條李家村,到我6代人了,可以說見證了江門由一個小墟鎮發展成地級市的興衰。江門,真正開始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在北街設立海關后,特別是在民國初期,江門迎來了大發展,很多華僑回來投資,大力建城建鐵路,當時成為廣東的特區,也在1912年成為廣東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