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南位于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在這塊地界就形成了“山東地里有河南縣,河南縣里有山東鎮”的獨特現象,下面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河南與眾不同的神奇飛地,河南因為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復雜,所以很多飛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1、河南永城在地圖上看被安徽包圍了,怎么屬于河南?
首先,縣級永城市屬河南省直管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處于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從地圖上來看,永城市北面和商丘市夏邑接壤,東、西、南三個方面被安徽三面包圍,永城歷史悠久,其名字取意“永固之城”。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永城這個名字的來源,歷史上存在多種觀點,一種說法是:據傳隋朝時期,淮河、汴河流域連遭大水,多數城池被水淹了。
隋煬帝乘龍舟順汴河(通濟渠)南下,順口說道:“五年水災毀多城,唯有馬甫是永城”,由此,因為皇帝的一句話,馬甫城改為永城。另一種說法是永城之名沿用了甲骨文中的原地名“永”,即永城市境內原有“永”地,到了隋朝這一歷史階段,沿襲了古老的原地名而稱“永城”。按照《永城縣志》等史料記載“紂王于十年(前1605年)九月率軍一萬余人征人方(位于今蘇北、魯南一帶)”,往返途經芒、酇及攸地之永,
追溯到商朝時期,永城境內出現了棘國、攸侯國兩個小國家,有永,酇和芒諸地。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該地區大部分屬宋國,西南部先后屬焦、陳、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剿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永城境內設置碭縣(今芒山鎮),屬碭郡,芒縣(今陳集鎮劉寨村南),酇縣(今酇城鎮)屬泗水郡,公元610年,隋煬帝楊廣彭城、睢陽二郡之地屬永城縣,治所在馬甫城(今西城區)東北3里。
芒碭山以北屬梁郡碭山縣,北宋這一歷史階段,永城境內所轄僅包含永城、酇二縣,永城,酇縣屬淮南東亳州。公元1265年,也即元朝建立后,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屬河南江北行省歸德府,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永城屬于河南省開封府歸德州。公元1545年,升歸德為府,公元1911年,永城縣改屬河南省開歸陳許鄭道歸德府。
2、河南發達的縣級市有哪幾個?
河南省的經濟總體實力還是不可小覷的,經濟總量每年也是穩居全國第五位,而地級市的經濟總量在全國位居中游水平,和東南沿海一些地級市沒有辦法比,而和一些西部和中部地區相比,河南的地級市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全國百強縣市榜,其中河南省共6市上榜,分別有河南新鄭市、許昌禹州市、鄭州鞏義市、鄭州滎陽市、商丘永城市、許昌長葛市這6個縣市,這幾個城市的經濟實力還是相當的不錯,其中3個縣市都是隸屬于河南省會鄭州市,而2018年鄭州市的經濟總量也突破了萬億。
3、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飛地?
大到省級小到村級,在中國很多都存在著飛地,而在國外甚至國家級的飛地也都存在,故不同級別、不同地區形成飛地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河南因為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復雜,所以很多飛地形成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下面我們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下河南與眾不同的神奇飛地,一、范縣——“插入敵人心臟的飛地”在河南范縣縣城有一條由南街和北街組成的大街,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哭笑啼非的事情。
比如住在南街的王婆去北街的娘家卻需要“出省”,再比如住在南街的一個人非要給北街的鄰居寫信,結果這封信先由鎮郵政所寄出,再經過莘縣、濟南、鄭州,最后到范縣送到那個鄰居的手中足足花了15天時間。而如果南街的這位朋友直接把信送到鄰居家,只需花五分鐘,這就是發生在范縣這塊飛地上的魔幻現實。在范縣有一大片櫻桃園,范縣整個縣城就被這個巨大的櫻桃園包圍著,
但令人尷尬的是,這個櫻桃園在行政關系上卻隸屬于山東莘縣的櫻桃園鎮。所以在這塊地界就形成了“山東地里有河南縣,河南縣里有山東鎮”的獨特現象,而如此混亂的行政規劃背后的故事還得從1952年講起,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1948年中共曾在豫冀魯三省交界地帶成立過一個平原省,但3年后這個曇花一現的平原省就被撤銷了,而其下轄的縣市就又劃歸回原有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