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小麥抽穗期間溫度驟然降低或溫度忽高忽低,那么就會導致小麥不抽穗的現象出現。小麥到了抽穗期卻不抽穗著實令人發愁,記得2018年北方地區受“倒春寒”天氣影響,小麥齊穗后也不揚花、不授粉、不灌漿,后期小麥白穗,小麥減產30%以上,嚴重地塊絕收,當時農民認為小麥齊穗后期會揚花授粉,沒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到小麥灌漿期才發現小麥受“倒春寒”天氣影響,但為時已晚,無法采取措施了,減產以成定局。
1、河南新鄉、周口等地小麥不抽穗是因為天氣原因嗎?
專家你接著編,誰扶我上去讓磚家看看!我來給你算下賬,一畝小麥成本,犁地80元,耙地50元,肥料120元,種子50,播種20元,最少澆兩次地(過冬水生根,開春水拔節,不下雨還要在澆第三次灌漿水,我家最多交過五次)我老家每次要60元左右計120元,開春追肥50元,各種病蟲害,、除草劑等費用40元,不說小麥從種到收八個月的管理人工費,最基本投資530向上,少那項都不行。
拿我家來說,家里九畝地十口人收成好一萬斤,留2000斤口糧,買掉8000斤,去掉成本,小麥這季可以收入3000元不到,小孩上學,家里看病,逢年過節買買衣服什么的,交交各種合作醫療、保險,還要費流量說說你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專家,這些錢肯定不夠,只有靠秋季玉米填補,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沒了全年口糧,菜可以自己種,口糧呢?你這個專家知道什么叫民以食為天嗎?看看你這種肥頭大腦農業專家的樣了,在看看袁隆平樣的農業專家那個不是黑瘦黑瘦的,他們才是真正的專家。
2、小麥抽穗有15天了,還不揚花是怎么了?
多謝邀請!這可能麻煩了,記得農歷三月三我用問答、視頻、圖文提醒過農民,防小麥倒伏和“倒春寒”天氣,如果齊穗15天,還沒有揚花,現在最大的原因還是“三月三”“倒春寒”的天氣影響。記得2018年北方地區受“倒春寒”天氣影響,小麥齊穗后也不揚花、不授粉、不灌漿,后期小麥白穗,小麥減產30%以上,嚴重地塊絕收,當時農民認為小麥齊穗后期會揚花授粉,沒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到小麥灌漿期才發現小麥受“倒春寒”天氣影響,但為時已晚,無法采取措施了,減產以成定局,
目前,我們當小麥還在揚花后期,尚未開始灌漿,如果北方小麥還沒有揚花可能還有得救,要立即采取措施,促進小麥雄花生長發育,分裂傳粉。那么,該怎么采取措施呢?(1)立即用98%磷酸二氫鉀300克 0.04%蕓苔素內脂20克兌水30——50公斤噴霧;(2)10%硫酸鋅、10%硫酸鉀、10%硫酸銅各10克,兌水30——50公斤噴霧麥穗,現在噴霧一次,灌漿期一再噴霧一次;(3)用硼酸1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麥穗,
齊穗15天了沒有揚花,說實在的,有點晚了。所以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才能挽回損失,這個時間段的小麥,南方要防倒伏、防治赤霉病,北方小麥仍然要防止“百倒春寒”天氣,俗話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北方仍然有寒潮天氣出現。這個時候小麥不揚花,不會是病蟲害危害的,也不是小麥缺肥,即使缺素,小麥不可能不揚花的,病蟲害危害后也會揚花的,
因此,很有可能是“倒春寒”天氣影響的原因,農民千萬不可疏忽,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把“倒春寒”天氣影響降到最低。近期南方小麥對赤霉病要重點防治,用三唑酮、戊唑醇、乙唑醇各25克,或單獨兌水噴霧,或混合制劑噴霧,兌水要多,每畝50公斤藥液,噴霧麥穗,每隔7天防治一次,對草地貪夜蛾也要及時防治一下。小麥揚花授粉只需要3——5天時間就基本完成,近期氣溫回升,天氣晴好,有利于小麥雌雄花生長發育,揚花授粉,農民要抓緊時機,特別是北方小麥產區農民,要及時噴霧中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
3、小麥到了抽穗期不抽穗,是什么原因?還能補救嗎?
小麥到了抽穗期卻不抽穗著實令人發愁。許多農戶都想知道是啥原因造成的,看看怎么補救,下面,我們就說說這個問題,先說造成不抽穗的原因,一、品種問題任何小麥品種都有地區適應性。因為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氣候條件,有的小麥品種適合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有的小麥品種卻適合在另一種氣候環境中生長,如果將不同的小麥品種和不同的氣候條件進行錯配,那么小麥就“生物鐘”紊亂,不能正常生長,從而導致抽穗期出現不抽穗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