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稱李鴻章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19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表示“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當時是心血來潮,想把李鴻章評論一番《李鴻章,盡管李鴻章在清朝的外交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時候,“每當聚議時,一切辯駁均由李鴻章陳詞,所奏朝廷折電,概出李鴻章之手。
1、如何評價孫中山先生的人生?
孫.中.山.檔.案。姓名,名文,字德明,號日新、逸仙,生卒年,1866一1925。祖籍,廣東香山,(今中山市)性格,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百折不撓,身份,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出生于廣東香山翠亭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IO歲入村塾讀書,12歲隨母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廣州、香巷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一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無能、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何啟、鄭觀應等有所交往,1892年,孫中山畢業于香巷西醫書院,隨后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交反清秘密會社,準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誨去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是為中國資產階級第一政府團體,
1895年2月,在香港聯合當地愛國知識分子的組織輔仁文社,建立香港興中會。同年10月,興中會密謀在廣州起義,事泄失敗,孫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國倫敦曾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后,孫中山先生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并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獨具特色的民主主義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
1905年8月,孫中山先生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囯,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采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1911年10月IO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后,12月下旬回國,被17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溥儀)被迫宣布退位,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在多方面的壓力下,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讓位與袁世凱。
后來袁世凱獨裁專政,剌殺宋教仁,孫中山為捍衛共和,先后發動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1924年IO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系軍閥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后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并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孫中山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
2、大家對李鴻章忠奸的評價?
沒有人不知道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而這些條約的簽署者,就是遭萬人唾罵的清政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與這些條約在一起,李鴻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責他辦事不力,免去了他的顯赫職務,國人斥之為賣國賊,民間則傳說他拿了日本人的銀子,甚至有人公開聲明要不惜一切殺掉他以雪“心頭奇恥大辱”。而在這同時,關于李鴻章的很多與洋人有矣的逸事在不脛而走,比如:李鴻章可能是第一個到國外去看足球比賽的中國人,并且對這些人把一只球踢來踢去,跑得滿頭大汗感到匪夷所思,李鴻章在國外的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當客輪駛往美國的途中,來揭秘吧據悉李鴻章在船上對每一位他見到的美國人都問這樣的三個問題: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掙多少錢?你住得離紐約近嗎?李鴻章不顧禮儀用手撕烤雞吃,主隨客便的英國人從此翻開了吃雞時可以不用刀叉、直接動手的新篇章,李鴻章讓廚子用下腳料做的雜碎成了宴老外的一道名菜這些傳說,有的像是在恥笑李鴻章的不諳西洋風情,有的則像是贊揚李鴻章與洋人打交道時的雍容和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