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要從深圳市開始推進“東進戰略”說起,也就是深圳東部中心的提法在之前是沒有,頂多就是深圳東部。說起來,華為和騰訊都誕生在南山,都在粵海街道科技園的一條路兩旁,五六年前,大家以為蘇州快趕上或者即將超過深圳了,殊不知,深圳這幾年轉型完成了,甩開蘇州一大截。
1、深圳東部的中心在哪里?
謝邀。深圳東部中心在哪里?這個要從深圳市開始推進“東進戰略”說起,也就是深圳東部中心的提法在之前是沒有,頂多就是深圳東部,而深圳的發展長期以來是沿著“西進-北擴”這個路線來的,也就是羅湖-福田-南山-寶安,然后北擴龍華。東部的發展始終遲滯于其他區域,也就是深圳東部發展始終慢一拍,而東進戰略的提出就是希望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以東部中心為據點,帶動廣東東部的發展,
深圳的東部到底在哪里?深圳東部一般來說是從羅湖說起,包括鹽田、龍崗(含大鵬新區)、坪山區等幾個部分,而此次東進戰略所指的東部主要是鹽田、龍崗、坪山。從目前的行政定位上來說,東部的中心是在龍崗,確切的說是在龍崗中心城片區,而坂田靠近福田、布吉靠近羅湖,似乎離原特區更近,龍崗中心城對它們的輻射能力十分有限,
換個角度來說,龍崗中心城也不具備輻射坂田、布吉的能力。從幾何中心來看,東部的中心應該是在坪山,隨著軌道交通的建設,似乎坪山也不比龍崗中心城差,而且由于坪山高鐵站的存在,坪山的對外交通還要比龍崗中心城更好,但是目前的坪山肯定無法堪此大任,經濟規模太小,城市發展的階段還不具備這個能力??紤]到實際,坪山現階段的發展口號是“合力打造東部中心”,龍崗的口號是“打造東部中心”,這是差距,
東部會不會趕上西部,甚至超越西部?我們先以數據說話。2015年整個東部區域的生產總值不到不如一個寶安區,與南山區接近,合計總值來說,東部只有西部的一半左右,如果東部區域扣除坂田(2016年,坂田GDP2200億元,占比超過70%,(2015月1500億元),特別依賴華為)的影響,也就是說,整個老龍崗龐大的范圍內只有1800億元左右。
這就是前文說到的,其實龍崗中心城片區對坂田、布吉的輻射能力是非常弱的,也可以說深圳整個東部是非常脆弱的,另外,從地均GDP產值來看,南山的地均GDP值已經是19.82億元/平方公里,全龍崗(包括大鵬和坪山)的地均GDP為3.96億元/平方公里,約為整個寶安區的60%。雖說這個值還存在統計上的爭議,比如不同區域建設用地的不同,會最終影響均值,
但從總的數值來說,這個值依然具有參考價值。龍崗區的地均GDP地的問題,表明龍崗或者說東部區域的經濟發展效率偏低,如果扣除坂田的影響更加明顯,其實,大概分離完以上部分,我覺得基本上是已經有答案了。東部要趕上西部,要邁過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認為,東部要超過西部幾乎是沒有機會的。這里我就不擺事實了,就說結論,
特別是從軌道交通等建設密度上來說,西部的密度要明顯強于東部,另外再加上南山區前海超級總部基地、后海總部基地和大灣區建設的加持,東部的發展驅動力是明顯不足的。在大灣區規劃、建設的背景下,西部則會被整個大灣區包圍,是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區域,而東部則是處在大灣區的尾端,你說,誰的發展機會更好?東部還有機會趕超西部嗎?我認為沒有,
2、同樣是經濟特區,廈門和深圳比,主要差距在哪里?
主要差距:某華事件后,廈門從中國第一彩電、手機產業基地,電子、石化進口第一港,工業機械第一廠、客車第二廠,國內影視第一城,變成了打醬油的安靜美少女,天天乖乖梳妝打扮,取悅蕓蕓眾生。當時國內第二、三手機廠聯想、夏新均出走,全國第一民企華信和閩南全體房企被斷糧遷往上海,石化工業按下暫停鍵,廈華重組,廈工、金龍資金全停,
而深圳在那個時期正相反,蛇口“進出口”走向人生巔峰(一臺水貨手機加價2000 的年代,單手機一項,蛇口地區一天產生幾十上百億的灰色凈收入),華強北迸發電子創新活力,基本耕地紅線撤銷,一步步發展成了國際化大都市。不過廈門現在也沒那么差,現在最強的是金控,有心的去看看市、區財政、國資下屬有多少控(參)股企業和大幾千億的產業基金。